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好文推荐 | 刘焱:儿童如何“玩出”游戏水平?教师又该如何把握“介入时机”?

好文推荐 | 刘焱:儿童如何“玩出”游戏水平?教师又该如何把握“介入时机”?



   刘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前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游戏的生成性让教育实践者为之着迷,课程的系统性让理论研究者为之倾倒,以游戏视角审视课程,以课程审视游戏,都是以一种逻辑对另外一种逻辑的窥探。游戏对幼儿活动生成部分充满尊重和支持,甚至是全部期待,而课程则对预期目标达成的全部关注,充满审视和反思。虽然我们不断在强调课程游戏化,也在提倡游戏即课程,但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分歧。如果非要说二者的关联性,我认为是教师在游戏中、课程中的角色转变与反思,而非这二者本身的转化。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如何处理课程与游戏的关系,有机融合课程与游戏?融合课程与游戏的实践,可以分别从课程和游戏这两个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和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游戏的课程视角

游戏的课程视角,是从课程的角度审视幼儿园游戏内在的课程价值与课程生成的可能性,丰富和增强游戏活动的育人价值。幼儿园游戏活动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不同于幼儿园之外的自然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要勿忘育人初心,牢记教育目标。优秀教师所做的一切,包括创设环境、设计课程、符合儿童的个体需要、规划学习经验,以及与儿童和家庭的互动,都承载着深思熟虑的教育目的。课程视角下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实践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为幼儿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学习环境、关注幼儿并对游戏加以适宜的指导、重视“计划-工作-回顾”等游戏活动的基本环节。

二、关注幼儿,适宜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说:“儿童的游戏水平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儿童自己玩出来的。同样的游戏,玩的机会越多,游戏的水平越高。”当前,在活动区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过分强调

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不要随便干预幼儿的游戏,导致把儿童观察技术化、神秘化,教师因不会观察、读不懂孩子而产生普遍焦虑;教师忽视与幼儿积极主动的交往,导致师幼互动缺乏应有的频度与温度。幼儿的游戏时间是教师与幼儿个别交往与互动的时间。

 2.教师应当

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通过交往传达教师对幼儿的爱与关注,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在交往过程中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所思所想,适时适当对幼儿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加以适宜的指导,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 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教师要把游戏时间当作亲近孩子的时间,不要把自己当作只看不说的“观察者”或“巡视员”,不要把注意力仅仅放在“哇时刻”的寻找上。

教师要眼勤、嘴勤、脚勤,多与幼儿开展个别化的交往,做师幼互动的主动发起者和积极回应者,在互动中敏感地觉察孩子的需要、情绪情感和兴趣。

交谈和倾听,既传递教师的关注,也是在影响幼儿的思维和言语发展。

教师主动发起的与幼儿的交往互动,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教师的关注与爱。幼儿喜欢和老师说话、交谈。我们的老师事实上不是和孩子说话多了,而是很少。我们的老师普遍习惯于对集体说话而不会和孩子聊天。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个星期,老师都没有单独和他说过话,他的心里会是什么感觉?

对于把孩子移交给幼儿园这件事,大部分家长都会非常焦虑。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较多的关注和照顾,能够在幼儿园里度过愉快而有意义的一天。让家长安心、放心,是我们的责任与承诺。

教师是儿童世界中的“重要他人”,应当成为儿童安全感的来源。教师对幼儿的爱不能只放在心里,要见之于教师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要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到。一个充满爱的眼神、一句走心的话、一个温暖的拥抱…… 可以让幼小的孩子体验到老师的关爱、信任,获得安全感。

在幼儿的游戏中,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积极主动与每个孩子交往。

教师要眼勤,看到每一个孩子;嘴勤,蹲下来,和孩子说说话,聊聊天,即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脚勤,走到每一个孩子身边。聊天本身传达的是温度和态度。老师再忙,也要每天和每个孩子说上几句话!

●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所思所想,适时适当对幼儿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加以适宜的指导。

教师适宜的“支架”和指导可以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好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可以分为即时的指导(游戏活动现场的指导)和扩展的指导(游戏活动现场之外的指导)两种方式。

 

✔ 即时的指导:游戏活动现场的指导

好游戏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适宜的“支架”或指导能够引发、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想一想,再干预”,把握好干预的必要性、适时性、适宜性和适度性。

❖ 干预的必要性

是指如果教师不干预,幼儿自己不能发现或意识到问题(如在美工区活动中,幼儿自己没有意识到新颜色的产生。经过教师的提醒,幼儿的行动变成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索,进入到深度学习活动),或自己不能独立解决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可能会让幼儿产生挫折。

❖ 干预的适时性

是指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要合适,如老师可以在幼儿因不能解决问题,导致游戏停顿、情绪焦虑的情况下介入。

❖ 干预的适宜性

是指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法的适当性。如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幼儿是否需要帮助,在获得幼儿肯定的答复后再介入。或者通过提示帮助幼儿缩小选择范围,来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 干预的适度性

是指教师对幼儿提供的帮助,有助于幼儿自己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幼儿去解决问题。干预的必要性、适时性、适宜性和适度性,取决于教师对于每个幼儿特点的了解,因人而异。

✔ 扩展的指导:游戏现场之外的指导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能会产生新的游戏兴趣但缺乏相关生活经验,或者因缺乏相关生活经验而导致游戏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追随幼儿的兴趣,在游戏现场之外,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实地参观访问、找资料、讲故事等)来丰富和扩展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支持游戏活动的发展,通过活动场域的改变进而改变活动的性质。这种扩展的指导已经超越了游戏领域,进入了课程领域,生成了新的“课程”。本文内容摘自:《幼儿教育导读》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