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之思,“自主”之获
在幼儿教育的广袤天地里,一日生活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个环节都是这幅画卷中不可或缺的笔触,蕴含着无尽的成长密码与教育契机。而生活活动中的自主取餐环节,宛如画卷中一颗隐匿的明珠,正等待着我们去用心发掘、悉心雕琢,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足以照亮幼儿成长的漫漫征途。
这一周生活活动自主取餐的实践探索,这一放手的过程,恰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奇妙旅程,一路的跌跌撞撞却又收获满满,感悟良多。
从教育理念的宏大视角来看,放手能让老师认识到幼儿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个体。他们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如同充满好奇心的探险家,渴望在广阔的世界中探索未知。
传统的一味包办代替,不仅剥夺了幼儿自主成长的机会,也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就像试图用模具塑造花朵,最终只能得到千篇一律的残次品。而自主取餐的实践,正是对“以幼儿为本”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教育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付出和给予,而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共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的选择,相信幼儿的能力,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索、去尝试,让幼儿在自主体验中实现自我发展。
环节调整的初期,孩子们就像一群好奇的小探险家,充满了新鲜感和探索欲,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有的幼儿面对餐具,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食物像调皮的小精灵,洒得到处都是;有的幼儿挑食的毛病暴露无遗,只盯着自己喜欢的食物,对其他食物不屑一顾,导致食物浪费现象严重等等。老师要看见,与孩子讨论,与班级老师讨论,想办法解决,千万不可逃避。
教育是一门充满艺术性的科学。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在自主取餐的引导中,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提高要求,鼓励他们尝试更多的挑战;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帮助,让他们在逐步的进步中建立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将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比如,在幼儿取餐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食物的颜色、形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幼儿分享食物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和分享,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
教育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教师需要把握好每一个节奏和动作,才能让幼儿在教育的舞台上绽放出最美丽的光彩。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