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打开我们的乔哈里窗——浅谈园本教研促进教师团队共同成长

 

摘要:园本教研中教师的共同成长是通过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互动来达成的,那么打开我们的乔哈里窗就格外地重要。乔哈里窗理论提出只有在公开区进行的沟通交流才是真正而有效的沟通,因为在此区域内,双方交流的资讯是可以共享的,沟通的效果是会令双方满意的。

关键词:乔哈里窗  园本教研   共同成长

  

何谓乔哈里窗?乔哈里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这个概念最初是由乔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故就以他俩的名字合并为这个概念的名称。根据这个理论,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公开区、隐藏区、盲区、封闭区。公开区代表公众的我,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隐藏区代表隐蔽的我,我知你不知的;盲区代表盲目的我,你知我不知的;封闭区代表未被发现的我,你不知我也不知的。

自第一次从上海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洁老师的讲座中听到乔哈里窗之后,我就不断反思我们的园本教研。园本教研作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已经为幼儿园普遍认可,但反观我们的园本教研总有一些不足,如:在教研活动中,有部分老师只是在笔记本上记录别人的发言,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有部分老师你讲你的,我说我的,感觉氛围热烈,实则无效;有部分老师照本宣科,把查到的资料读一遍,缺少自己的见解;还有部分老师没有交流与互动,没有质疑和争辩……如果在我们的园本教研中,打开每个人的乔哈里窗,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我们教研团队的公开区不断扩大,那么我们园本教研的有效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团队成员整体的专业成长也将获得跨越式发展。

如何打开我们的乔哈里窗,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促进教师团队共同成长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打开我们的乔哈里窗——浅谈园本教研促进教师团队共同成长

一、让读书成为习惯,在分享中丰富公开区,促进团队共同成长

我园70%以上都是年轻教师,在我们的教研活动中她们经常很少发言,在活动之后曾听她们说到,其实她们仍有许多质疑和想法,可就是说不出来,因为她想说的找不到理论来支撑,不知道该怎样说,如何说。这是我们很多年轻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实践经验,但一上升到理论就显得比较薄弱,理论匮乏,所以为了让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有底气,只有多学习多读书,而且要让读书成为习惯,还要在交流分享中共同成长。

1、理论知识的交流分享

我们反对“走过场”式的理论学习,照本宣科读完一遍了事,理解与否不知道,质量低、效果差。那么在关于理论知识的交流分享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们用自己理解之后的话讲自己理解后的想法,不生搬硬套专家术语;要求教师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质疑,比谁想得更多、更深、更好;要求教师们不能光有“理”,还要有具体事例,让大家把理解了的东西做出来,做得好的东西说出来。

这种理论分享教研学习,充分挖掘了教师们的自我能动性,她们都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都能运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向其他教师介绍,我们枯燥的理论学习就成了教师们自我表达、自我提高的练习平台,让我们的理论学习更具时效性,更具指导意义,而教师们不仅在理论层次上有所提高,还进一步提高了她们的自信心,做到敢于在集体面前开口说,大胆说。

2、宽松氛围的自主学习

一名合格的现代幼儿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足以智慧应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让我们的常态活动也能精彩。

记得我刚到幼儿园没多久组织的一次音乐活动“好听的声音”中,有个孩子突然提到鲸鱼的声音很好听,让我一下子懵了,我不确定鲸鱼到底有没有声音,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回应孩子,于是当时我是模糊带过。但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如果我有足够的知识,给予孩子回应,并顺带让其他的孩子都能了解鲸鱼的声音是超声波,以我们平常人的耳力是听不见的,而在动物世界里听到的声音是被放大了很多倍的效果。那么我相信这个内容将会伴随那孩子一生也不会忘掉。

由此可见,教师要有足够多的知识才能随时取出来回应孩子,常说的“要给别人一滴水,自己得装一桶水”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博览群书,不仅是专业需要的,也可以是其他喜欢的书籍,因为这些说不定哪天就会是我们应对孩子的智慧。在读书沙龙里大家可以互相推荐好书,分享美文,如《不生病的智慧》、《细节决定成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在这样愉悦的交流分享氛围中不断丰富着彼此的公开区,让教师们喜欢上读书,把读书潜移默化为一种习惯,从而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打开我们的乔哈里窗——浅谈园本教研促进教师团队共同成长

 

二、让课例研究多样化,在磨课中缩小隐藏区,促进团队共同成长

1、一课多研

不论是对外公开活动还是园内观摩活动,都要经历多次的推敲、反思、打磨。有人说“公开课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确实,每一个对外公开活动都凝聚着相关教师们集体的智慧,在反复推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时为了一个环节的设计争论不已,有时为了怎样有效的提问去拓展孩子们的思维而苦思冥想,有时为了如何体现孩子的主体性而绞尽脑汁……就这样,在整个完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相关的教师们都在不断地学习着身边同伴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打磨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们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过程。承担过公开活动的教师共同的体会就是:苦并快乐着,快乐着活动之后丰硕的收获。所以说,公开观摩活动就是我们教师成长的磨炼石!

如我们6月对外观摩活动大班音乐创编“橙子变变变”,承担活动的王老师在课后反思中就谈到活动的结果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她在打磨这个活动中收获了很多:从先进的理念到课件准备,从环节的设计到教师的有效设问等等。而我们当天观摩的教师们也纷纷反思到:从这个活动中她们了解了在以孩子为本的前提下音乐活动的设计可以怎样与其他领域有机整合。

2、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个活动,不同教师不同设计,不同组织方法,大家可以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展示了每一个教师对教材不同的理解把握、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资源准备,呈现同一活动的多样化教学。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从最初的选材,到设计活动方案,研讨方案再到活动实践,互动评析,教师们都能分组合作,交流互助,通过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

不论是一课多研、同题异构,还是日常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都能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将每一次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作为常态化的教研活动,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教师们通过互动讨论的形式进行理念经验的互助传递,情感的积极交流,思维的有效碰撞,不断缩小着彼此的隐藏区,扩大着公开区,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把握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打开我们的乔哈里窗——浅谈园本教研促进教师团队共同成长

 

三、让主题教研活动专业化,在研讨中开发封闭区,促进团队共同成长

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我们的主题教研其主题的确立就来自一线教师们的集中问题,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研。为了保证在主题教研活动中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一次的主题教研我们都必须提前做出该主题教研的研究方案,并通知到人,让每个参研教师都能有所准备。教研活动中,主持人抛出研讨主题后,每个人都须围绕主题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们有所准备才会敢于开口,由于主题来源于一线,教师们联系实际可以充分交流互动,讲出自己的经验,吸纳别人的意见,在宽松和谐的教研氛围中,广开言路,有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表达什么,让每个人真正互动起来。只有在积极的交流分享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只有在积极的互动研讨中才能不断有效地开发彼此的封闭区,拓宽公开区,从而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如我们曾组织的主题研讨“语言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对于教师在“逃家小兔”绘本活动中的提问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甚至在某个环节那里该不该用追问还争论起来,最后在主持人点拨下大家明了:不论是怎样的提问,前提必须要以孩子为主,如果孩子的能力允许完全可以追问,让孩子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如果孩子能力达不到,那就可暂不追问。当时参与研讨的教师们通过这样的争一争,辩一辩,对于语言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就有了更明确的理解。

 

打开我们的乔哈里窗——浅谈园本教研促进教师团队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在园本教研中打开我们的乔哈里窗,就是需要我们公开自我,直言不讳,将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说出来,将你知道我不知道的讲出来,互为补充、互为丰富,这样不断缩小隐藏区和盲区,开发封闭区,丰富公开区,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研团队中教师的共同成长!

 

来源:幼儿教师网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