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学习,具有如下三个特征:注重知识学习的批判性理解,而不是毫不思考地接受;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重视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即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以解决问题。
不难发现,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面对周围环境和遇到的困难时,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解决。换句话说,当出现问题时,学习者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思考模式来应对,则体现着其深度学习的能力。出现困难了,教师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推动儿童的深度学习?
案例中,圆圆的游戏想法是做一个头盔支持其铠甲勇士角色扮演意图的实现,然而头盔材料的选择和制作都出现了困难,此时正是儿童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深度学习的恰当时机。捕捉到这一特殊时刻,老师及时介入,有效支持,适时推动了儿童学习和发展。
不难发现,如果要支持儿童进行深度学习,并不是老师刻意创造困难的机会,按照老师的节奏进行思考和探索,它需要自由探索的氛围和环境,需要允许自主操作、变化多样的低结构材料,需要教师观察等待、敏锐捕捉恰当的时机,需要教师结合儿童的经验给予有效的支持
不管是自主游戏的开展,还是推动儿童深度游戏,都有一个核心词“儿童”,儿童的意图想法,儿童的观察发现,儿童的探索尝试······所以环境中需要多提供高开放性的环境和材料支持儿童更多“自我”的实现。
就像案例中,圆圆想要当铠甲勇士,需要一个头盔,可是教室中没有现成的头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圆圆需要自己在教室中寻找合适的材料进行替代,后来圆圆找到鞋盒这个替代性高的材料——鞋盒,戴在头上,当作头盔,解决了本次遇到的困难,也有了观察、发现、探索、尝试等深度学习能力的体现。
而这个机会的获得正是由于班级中没有太多固定的游戏场景和游戏材料,儿童要达成自我游戏意图的实现,需要自己在环境中寻找,制作,充分调动观察、分析、想象、创造等多方面能力才可以。
相较于高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具有高开放性、无固定规则和玩法的特点,且不因为儿童年龄段特点、儿童过往认知经验、儿童操作能力、儿童性格特点等受限,支持更多儿童游戏意图达成。
比如轨道小车,或者在纸箱上挖大小合适的孔,让小朋友投球,这样的材料,儿童在游戏时需按照预先设计的规则和玩法进行,可变性和支持儿童更多探索的可能性低,当然深度学习的机会也变少了。
相反,类似于积木这样的低结构材料,在儿童游戏中能支持其多个场景,不同游戏需求的实现。比如儿童在游戏中想要搭一条轨道,积木可以实现儿童当前的游戏意图;再比如儿童在游戏中扮演妈妈,妈妈需要打电话,积木可以拿积木当电话支持儿童当前游戏意图实现。
由于低结构材料的应用场景多,替代性强,当儿童遇到问题时,能更大程度上支持儿童解决当前遇到的困难,帮助儿童更多游戏想法的满足,班级中应多提供相关材料,比如大小不同的积木、粗细不同的笔、不同颜色、硬度的纸等。
当出现儿童游戏无法顺利进行时,教师何时介入更合适呢?如果介入过早,可能切断了儿童自我探索、主动思考的机会。如果介入过晚,儿童已经放弃了当前的游戏,或者已经错失了儿童处于想要主动探索尝试的积极情绪的时机。所以,并不是儿童一出现困难,教师就马上介入,也不是完全放任,让儿童自己探索。
案例中,圆圆在寻找合适的材料当头盔和将鞋盒稳稳戴在头上时都出现了困难,老师发现圆圆遇到困难时,并没有马上介入,儿童静静观察,等待合适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当出现以下情景,教师需立马介入:
✦ 出现求助/邀请信号时
遇到困难时,会因为难度不同、情绪状态不同、过往经验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探索状态。
比如案例中的圆圆,在寻找合适材料当头盔时,老师在观察过程中,给了儿童自己探索和解决的空间,圆圆通过观察,找到了鞋盒,解决了材料问题。
可是后来,圆圆在游戏的过程中,将鞋盒戴在头上当头盔时,发现戴不上,又遇到了新的困难,这时圆圆发起了疑问“怎么能戴上去呢?”这个疑问代表着儿童在游戏可能不知道如何解决当下问题了,于是老师及时介入,和圆圆对话,支持其解决了当前问题。
儿童游戏中出现困难,是触发儿童深度学习非常合适的时机,但教师不能因为这一时机的价值,只要困难时刻出现,就推着儿童自己探索、尝试,教师需要根据儿童当下的状态,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是否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
✦ 出现激烈的情绪时
有研究表明,当人们情绪波动很大时,理性思考会有可能被忽略,或者人们会选择暂时关闭理性思考的大脑,游戏中,当儿童的大脑被情绪波大量占领时,其理性思考的能力也会随之暂时减弱。
换句话说,儿童的情绪处于较平稳状态时,他的想法更多,创造性更强,也就会表现出“越聪明”;反之,儿童的情绪处于烦躁、焦虑、愤怒、生气、难过、极度兴奋的状态时,往往想不到更优的解决方案,或者做出一些由情绪引发的冲动行为。
而深度学习的核心是儿童自我探索、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也就是儿童充分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观察、发现、分析、操作触发更多学习。这个机会的获得,需要儿童当下有一个平稳的情绪。
因此,当儿童出现较激烈的情绪,比如大声哭泣、声音高亢、气得满脸通红,垂头丧气时,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帮助儿童舒缓情绪,恢复其理性思考的能力。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安福海,2014)
因此,儿童在进行深度学习时,实际上是通过新情境、新材料、新经验带入丰富和拓展其原有图式的过程,从而在实际游戏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儿童当下情况,结合其已有经验,连接最近发展区,推动学习和发展。
前面案例中,圆圆在制作头盔的过程中,发现鞋盒戴在头上容易掉下来,面临这个问题,圆圆发出了疑问,教师知道圆圆有解决类似问题的已有经验,抓住了促进儿童深度学习的恰当时机,结合儿童当前的能力经验,采用合适方法,提醒了儿童之前给娃娃戴帽子一直掉的经历,启发儿童自己思考,因为教师的提及,圆圆借着之前的经验顺利解决本次遇到的困难,帮助儿童积累新经验,丰富了其相关的认知,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圆圆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的学习过程,在老师的支持下儿童整合自己已有知识,并运用解决新问题,这正是儿童进行深度学习的典型表现。
深度学习的获得需要自由探索的氛围和环境,需要允许自主操作、变化多样的低结构材料,需要教师观察等待、敏锐捕捉恰当的时机,需要教师结合儿童的经验给予有效的支持,以上要素缺一不可。
来源:读懂儿童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