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知识的学习循环:经验、反思、理论、行动

知识的学习循环:经验、反思、理论、行动


学习就是一个从激活具体的经验开始,经历反思观察,达到抽象概念化。再通过主动实践回到具体经验的循环往复的学习圈——库伯

1984年,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库伯提出的一种关于经验学习的理论模型——库伯学习圈,他认为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

这一模型强调了学习的动态性、持续性和循环性,通过不断地在实践中体验、反思、概念化实践,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首先,学习过程包含两个基本结构维度。第一个是领悟维度——理论,包括两个对立的掌握经验的模式:

·       一是通过直接领悟具体经验。

·       二是通过间接理解符号代表的经验。

第二个是改造维度——实践,包括两个对立的经验改造模式:

·       一是通过内在的反思。

·       二是通过外在的行动。

这两个维度共同构成了学习的循环圈,推动学习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螺旋上升式闭环系统。



体验——具体经验

一切的学习都从经验开始,我们所获得的或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对我们而言首先都只是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直接经验——即人们亲身参加某事获得某种感知,也可以是间接经验——即从他人或书本上学来的知识。

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没有直接经验,将无法获得间接经验。但每个人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将世界的每一件事都经验过一遍。所以,获取间接经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无限的,每个人通过自身直接经验而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个人以自身直接经验为主而达到全面深刻的认识客观世界是不可能的。

如果每一代都要从钻木取火开始去获得关于火的知识,人类的认识就不可能有发展。


反思——反思性观察

有了经验,学习的下一步逻辑过程便是对已获经验进行反思即人们对经验过程中的知识碎片进行回忆、筛选、整合、分享等等。把有限的经验进行归类、条理化和记忆

反思是理解的过程,而理解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利用已有知识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一种逻辑联系,从而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换言之,学习始于人们已经了解的东西,通过已知去认识未知,如果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眼前这件事。



理论——抽象概念化

知识的获取源于对经验的升华和理论化。反思获得的是有价值的经验,这种经验有助于我们理解自身在实践阶段的经历,但它还缺乏系统化和理论化。

所以,学习者必须对反思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或原则,从而将经验转化为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知识体系

经验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知识是经验的系统固化知识能指导行动,但经验不能指导行动。因为经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同样的事情重复做一遍,哪怕是他自己也不一定能再次成功。例如,幸存者偏差。

所以经验必须升华为知识、规律,才能指导人们的行动。


行动——主动实践

获取知识的目的在于指导行动,知识来源于实践,必须回到实践中,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德鲁克曾说:任何一种知识,本身毫无用处,只有当它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才会有价值。

换言之,知识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抽象符号,它是有实践的、有温度的。只有切身感受到的、体验到的知识,才是完整的知识。


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的、可感知的活动中,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学习者所理解

一方面,人们的认识没有超出主观思想范围,不能确认自身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所以只有在实践行动中才能检验知识的真伪。

另一方面,语言本身是一种并不完全的标准化工具,人们在实践中所学到的东西,总是比他们能用语言表达出的知识要透彻和复杂得多。

所以,行动不仅是检验知识真伪、巩固学习成果的试金石,而且是丰富和发展知识的必需过程。通过行动——经验——反思——知识——行动,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地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概言之,我们在实践中接触现实对象,获得具体经验,通过反思,总结成知识,将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变为行动,进而再回到实践中,使知识在实现自身的过程中经受检验并获得发展,而我们的能力也在这种不断的学习循环中获得增长,这是一个不断迭代的学习过程,也是人类知识与智慧持续增长的过程。


另外,由于每个人的内在性格、气质的差异性,以及生活、工作阅历、教育知识背景的差异性,从而导致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一致

据学习圈理论,可以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大致的分为四类:经验型学习者、反思型学习者、理论型学习者和应用型学习者

·       经验型:这类学习者偏好体验和实践,其特点是行动果断、说干就干,喜欢依靠直觉、摸着石头过河。

·       反思型:这类学习者充满想象力,富有创意、灵动、思维发散,在头脑风暴中常能提出好的点子。

·       理论型:这类学习者喜欢三思而后行为,谋定而后动,深入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机理是什么,优点是能进行深度思考,缺点是缺乏行动与实践。

·       应用型:这类学习者偏好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收集信息,他们非常享受解题的过程,行动也比较迅速。


这四种类型的学习风格不存在优劣的价值判别,不同的学习风格适应不同的场景,有时学习吃力不过是因为场景与学习风格不适应而已。

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自我察觉的机会,帮助自己创造出一种以该学习风格为基础的策略,从而让自己适应不同的学习场景。 


总而言之,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它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

这个过程由体验、反思、理论、行动四个维度构成,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循环,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因此每一次的学习都是新的学习。

·       体验:通过亲身参与或观察他人获得直接/间接经验。

·       反思:对已有经验进行回顾、分析,识别规律与问题。

·       理论:将反思成果提炼为普适性理论或规律。

·       行动:应用理论到新情境中验证并修正。

学习存在于每一次生活体验中,我们身在其中,只要生命在继续,学习就在继续。

学习的本质是通过领会和掌握知识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