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为什么这样的鼓励没有用

为什么这样的鼓励没有用


六七岁的女孩开始学游泳,但她害怕下水,她的爸爸妈妈和教练在一旁既耐心又热情地鼓励着。妈妈说:“你可以的,你是最棒的!”爸爸说:“再试试,这没什么好怕的!”教练说:“很简单的,你看别人都能做到的!”然而,女孩不但没有鼓起勇气,反而恼怒起来,哭闹不止。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家长们也都知道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耐心地对待孩子,并给予鼓励。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的鼓励好像并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像这个害怕下水的女孩,在爸爸妈妈和教练的鼓励下,非但没有“勇敢下水”,反而哭闹不止,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的鼓励没有用            

01      空洞的夸赞     

 

“你真聪明!”“你好棒呀!”“你最勇敢了!”……我们经常会这样“鼓励”孩子,但孩子听了这样的夸赞后,可能会有怎样的感受? 就拿上述案例中害怕下水的女孩来说,她会觉得“因为我是最棒的,所以我不能害怕,也不应该害怕”。然而事实上,女孩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依旧对下水产生了害怕的情绪反应。因此,妈妈的夸赞非但不能帮助女孩缓解害怕下水的心理,可能还会让小女孩觉得“我并不棒,我害怕下水,妈妈说我棒是在骗我”。        

02      否定困难的鼓励    

每个人面对问题时都会不由自主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考虑,所以,对于孩子遇到的困难,家长有时可能无法拥有真切的体会,会要求孩子像自己所想的那样去面对困难,并且认为这是对孩子的鼓励。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小女孩的爸爸就是从自己的认知和角度进行解读的,告诉孩子“再试试,这没什么好怕的”。但当小女孩听爸爸说下水不可怕时,她真的就觉得这不可怕了吗?不会的。也许小女孩还会想:明明很难,我试了好几次了,我好害怕,爸爸还说没什么好怕的,是我太差劲了吗?        

03      不当的比较型鼓励    

榜样的激励要用在适当的情境下,不恰当的运用榜样激励,一不小心便会成为不合适的“比较”,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当小女孩因为下水感到害怕时,她的教练告诉她:“很简单的,你看别人都能做到的!”教练的本意是希望小女孩听了她的话以后能认为:别人都能做到,她也能做到。但是,当下,小女孩已经感到害怕了,这时候教练的话就成了一种“比较”,也许小女孩还会想:别人都能做到,我却做不到,肯定是我太笨了。我不要尝试了。        

                                                     这样的鼓励更有用            

鼓励是给予对方帮助或鼓舞,使其增强信心、勇气和毅力,以达到特定目标或标准的一种行为。鼓励的底层逻辑是让被鼓励者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来增长自己的能力和智力,从而愿意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索新事物,勇敢应对挑战。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这样鼓励孩子。    


01      接纳感受    

感受没有对错。孩子害怕下水,不管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还是其他原因,她的感受都是真实的,家长不能忽略甚至否定孩子的感受,否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不理解自己,即使被迫接受了家长的建议,也不能心悦诚服。 因此,我们的鼓励可从共情孩子的感受开始。 上述案例中,妈妈可以尝试这样鼓励孩子:“你是不是有点害怕?刚刚开始学游泳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有点害怕。你主要怕什么呢?你能不能和妈妈说说,看妈妈能不能帮你。”这样的接纳型鼓励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理解和接受的,自己的害怕是正常的,从而可以说出自己的害怕,一点一点地克服害怕情绪。        

02      关注过程    

我们有时会过于关注事情的结果而忽略过程。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品质比结果更重要。像案例中的女孩在学游泳的过程中,可以试水了,这就表示她前面部分的学习已经符合要求了。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鼓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比如:“你的划水动作做得很标准!你感觉怎么样?”“你是怎么做到的?”“你用了什么好方法?”孩子在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会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学会很多新的东西,还能学得很好,就会更有信心去应对新的挑战。        

03      描述努力    

一般来说,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孩子往往会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这一方面是因为开始时,学习内容的难度相对较低,且孩子有新鲜感,另一方面是因为开始时,孩子对于目标的达成充满信心,但一旦遭遇困难,尤其是在几经努力仍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孩子容易望而却步。 因此,家长在鼓励孩子时,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并进行具体描述。比如,案例中的爸爸可以这样说:“我看到你很认真地尝试过好几次了,没关系的,我们一点一点来,爸爸为你的坚持和努力感到骄傲,我们再来试一试。” 这样,孩子就会产生“努力尝试,一点一点来就可以获得成功”的信念,不会认为自己“学不会”“学不好”,而是相信,学好这件事的确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我可以慢慢努力,学会它。        

04      表达支持    

孩子在困难面前退缩,往往是因为害怕失败,缺少信心;或者觉得自己的力量不够,缺少勇气;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困难,缺少应对的方法。这个时候,孩子需要支持的力量。就像案例中,女孩因为害怕而不敢下水时,教练可以试试这样鼓励女孩:“我们可以想一想,什么办法比较好。要不,一会儿你下水之后,我用手托着你,这样你就不会怕了。或者,我们先看看别人用什么办法,我们也来试试?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一起来找一个好方法。”有了这样包含具体方法的支持,孩子对于眼前困难的恐惧就会减少,也更愿意尝试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