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活动,短期突击儿童阅读可行吗?幼儿园可以做哪些改变?
01
热闹的阅读活动、缺少沉浸的深度
一颗糖,是三分钟的幸福;一个玩具,是三天的幸福;阅读,是一生的幸福。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到了4月,各大园所都争相组织“阅读月”“书香节”“阅读打卡”等活动。
对于平时不太开展阅读活动的园所来说,突如其来的“阅读打卡”、“书香家庭拉票”变成了一种家长不得不配合的任务。
阅读是浸润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时热闹的事情。刻意制造“谁读的书更多”“谁得的票更多”的竞争氛围,为了赢得比赛而读书,可能误导孩子,失去对阅读本身的热情。
“短时间、高强度、集中消耗阅读热情的做法,可能让孩子丧失长期阅读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小马君工作室创始人马喆超老师说道。
什么样的活动是真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什么样的活动是能引发孩子、家长的阅读兴趣的?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我们分享一些有趣的做法。
02
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创造阅读环境——自由坐姿改革
马喆超老师分享了一个很棒的做法。美国前几年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开始流行一种教室环境改革叫做“Flexible Seating”(自由坐姿改革),老师会为孩子提供各种新奇、有创意的阅读空间,让孩子享受惬意和松弛,自然而然爱上阅读。
1.为孩子们准备大型储物箱,他们可以蜷缩其中阅读。
2.在教室里放洗衣篓,孩子倚靠着阅读。
3.把轮胎加上地垫再配上靠垫,让孩子享受在户外阅读的惬意。
4.把瑜伽球压扁,孩子们可以一边挪动屁股一边阅读(很适合坐不定的孩子)。
5.轮胎即使不改造,孩子们也喜欢待在里面阅读。
6.把大型储物箱挖个洞,孩子不止能躲在里面阅读,方便书写的小桌板也一并配齐。
7.呼啦圈+瑜伽球,方便孩子们随时“圈地式”阅读。
■诗歌也是阅读材料:春日童诗会
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中心幼儿园,去年开办过一场“春日童诗会”。孩子们用他们敏锐的感知力,捕捉春天的每一个细节,用诗意的语言诉说着内心的世界。他们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温暖与希望,童诗便成了春天最美的诠释。
这些美好的诗句被老师们装点在了幼儿园春日的角落里。
■阅读需要分享:闲置图书交换市集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盛世康城幼儿园去年开展了“以书换蔬”——用闲置的图书换取新鲜的蔬菜的园级活动。一本好书,可以是一段动人的故事,成为人们精神的食粮;一捆时蔬,也可以成为兑换好书的媒介,邂逅更多的知识;一份蔬菜,一本图书,以达到双倍的快乐,别样的交流。
除此之外,还有套圈游戏。一本图书可以换取2个圈圈。
闲置书籍跳蚤市场也很热闹。在一个个摊位面前,孩子们手持换书卡,细细翻阅一本本好书,挑选出最喜欢的那本。闲置的图书,将遇到新的主人,继续将故事传递。
■建立阅读习惯:流动小书包
读书日的意义不在于举办一场热闹的活动,而是将阅读的习惯带到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生命叙事里。
北京市朝阳区朝花幼儿园华贸城分园,曾给每个班级准备了两个“流动小书包”,里面有一本孩子们喜欢的图书、一本亲子阅读手册,一份阅读记录表,记录下阅读时的收获和感悟,以及 “幼儿园推荐书目”表和“家长推荐书目”表。
孩子在离园时将小书包带回家,家长在导读手册的指导下,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做好阅读记录,还在“家长推荐书目”中推荐有意义、有趣的图书。看完后孩子再把书包背回班级,分享给下一个小朋友,这样小书包就在班级里流动起来了。
这个活动推行了2个月,就在班级里已流动176次,给一些家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下班以后回到家陪伴孩子阅读,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阅读家长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孩子交流。让家长对阅读产生兴趣,发现孩子与书的连接,才是亲子阅读的可持续之道。
03
结语
阅读,不应当仅是一个短暂的热潮,而是要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培养终身的学习兴趣。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