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希望“厌童症”“恕不接待儿童”不要成为一股社会风潮

 

01“厌童症”在网络盛行


近年网络上曝出了很多“熊孩子”破坏美术展、在公共交通上吵闹、在餐厅乱跑搞破坏等事件。网友对“熊孩子”的讨伐声此起彼伏,在今年暑假达到了高潮,以至于让“厌童症”一词登上了热搜。

“厌童症”,这个原本用以指代人在接近儿童后产生头晕、呼吸急促等病理性症状的罕见焦虑症,如今被用来形容一些人对于公共空间里的孩童所带有的偏见、厌恶与排斥。针对“熊孩子”“熊家长”的讨厌,已经泛化到了儿童群体,甚至包括0-3岁的婴幼儿。

网络上极端的“厌童症”无差别地讨厌、排斥所有孩子,不希望与他们同处一个空间,听说哪里是儿童友好空间就急忙劝退,甚至说要禁止孩子上飞机高铁。他们希望孩子在公共场合永远安静如鸡,仿佛生下来就是18岁,没有儿童期。 

除了“厌童症”,如今,对于儿童群体无意识的歧视越来越显露,比如前段时间作家苏小懒控诉高铁乘务员提醒所有家长“管好小孩”的事件。

在苏小懒的微博评论区,不少家长反映,仅仅因为孩子有点哭闹,他们就会被乘务员特殊关照。面对周遭的沉默、凝视和咋舌,仿佛带孩子出行就是给他人带来不便的“原罪”。

不加分辨地将儿童视为吵闹的、麻烦的,成了一些人的潜在心理。美国教育心理学教授詹姆斯·考夫曼曾说:“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纵容到了荒谬的地步,有些孩子非常亢奋、令人讨厌。但现在人们看到带着孩子上飞机的父母时,在他们被证明清白之前一直假定他们有罪。

在注重个人边界,人与人之间陌生化、孤岛化的社会,公众场合中成人与儿童的矛盾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去年,新加坡一家餐厅宣布,将对带有吵闹孩子的顾客收取附加费。在韩国,越来越多的餐馆、咖啡厅等公共场所设定了“无儿童区”,国内也有店家开始不接待儿童。

这些举措得到了不少喜欢安静、讨厌吵闹的成年人的支持,也有人认为商家虽然有权规避熊孩子进门的风险,但是这归根结底是对儿童群体的歧视。



 

 

02“厌童”情绪蔓延的背后


“厌童”的导火索是儿童的吵闹和家长的不作为,很多人直言缺乏教养的家长其实更讨厌。“熊家长”会理直气壮地纵容“熊孩子”破坏公共秩序,为了自己的快乐去侵扰他人。但这只是个例。

更多的父母在无意识中给孩子制造了一个“儿童不友好”的环境,刺激儿童出现打扰他人的行为。很多地方其实不适合孩子进入,对孩子充满束缚,孩子不一定喜欢,只是家长喜欢。家长做了不合适的决定,然后社会把过错推给了孩子。

比如有的父母会带孩子去看他们喜欢的悬疑、暴力的电影,孩子可能会看不懂、害怕血腥的场面,表现出吵闹、踢椅子等行为,影响其他观众的观影体验。

有的父母会带孩子去吃他们喜欢的火锅、刺身,而让一个两岁的孩子看到陌生的人走来走去,环境中充满了刺激,面对父母的无视,只能通过哭闹尖叫来表达。

有的父母会带活泼好动的小孩子去咖啡馆消磨时光,咖啡本来就不是给小孩喝的,而咖啡馆是人们寻求清净的地方,不适合儿童在里面玩。

一方面是父母不理解、不关怀孩子的感受;另一方面,社会大众也缺乏对儿童的理解。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了解儿童的基本身心特点。比如婴儿害怕陌生、嘈杂的环境,会用哭声来表达需要;2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发展,但又无法准确表达自我,会频繁地发脾气、哭闹;而几乎所有的小孩都会用动手操作和游戏来探索世界。在没有大人的提醒和照顾时,他们容易做出逾矩的行为。这些常常不被理解。

正如南非作家夏安·弗格森所说:“在一个越来越关注性别歧视、恐同和种族主义等问题的世界,大多数正派的人都会觉得,说出他讨厌边缘化的人是不可接受的。但一个人说他讨厌孩子,却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很酷。被孩子的哭声弄得心烦意乱是可以理解的,对孩子缺乏同情心则不然。通常,缺乏对孩子的同理心提醒我们,许多人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在东亚国家的传统教育中,儿童需要学习克己自制,压抑活泼的天性,缺乏爱孩子、尊重孩子的文化氛围。成人在规训的环境中长大,可能会“缺乏同情心”“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厌童”氛围背后还折射出一种共性的社会情绪。生活在不安全感和社会资源焦虑中,一部分年轻人保全自己就已经用尽了力气,没有余力再往外给出善意,不再忍耐被打扰,不会共情幼童和带娃的父母。甚至有人只敢把戾气向更弱的人发泄,在斥责婴儿哭闹时,却不敢斥责那些外放抖音、脱袜子翘脚的人。

而网络媒体将对儿童的戾气、对生育的厌恶视为流量热点,推波助澜。如评论者沈彬所说,“通过扩大舆论场的撕裂和冲突,制造了一种‘仇童的狂欢’”,这进一步加深了厌童的社会情绪。

 

03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


包容性,是现代公共社会的一个特征。儿童群体的行为较难控制,有的父母尽管做了努力,依然不能改善打扰别人的局面,这需要公众对婴幼儿在公共空间的吵闹给予适度的容忍。

一些国家的公共政策认为孩子有制造噪音的权利。德国政府在2011年批准了一项议案,将儿童吵闹声归入“自然声”一类,认定6岁以下儿童在幼儿园、游乐场、球场等公共场所发出的喧哗声“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适用工业和商业噪声的管控法律,因而周围居民不得驱赶儿童或对儿童发出的玩闹声进行投诉。

这种容忍和允许是有条件的,当忍耐儿童的成本超出公共利益承受能力时,需要做出必要的限制,比如限制婴幼儿进入一场舞剧或音乐会,限制儿童进入图书馆的成人阅读区。

“厌童”的矛盾更多发生在成人和儿童不得不同处一室的情况下,比如乘坐地铁、高铁、飞机。这些环境都提倡保持安静,如果孩子在这里嬉闹,就会在狭窄的空间中激化矛盾。

如果必然会有冲突,就需要建立一个儿童友好的社会空间,考虑到多种人群的需求,而并不单纯依靠人与人的忍让和约束。在飞机上划分儿童区域,在高铁上划分儿童车厢,不失为一种减少冲突的可行办法。

在瑞士的城际高速列车上,就设置了儿童友好的“家庭车厢”。这种“家庭车厢”门口有个蓝色玩具熊的标志,专门为带小孩的家庭准备。

车厢专门为儿童做了粉刷装饰,在二层还设置了车上游乐场,有滑梯、攀爬架、小船和山洞,地面是防摔面板。孩子还能向乘务员领取游戏棋,玩着玩着就到站了,不会打扰到别人。这种列车里还有一截安静车厢,专门给格外需要安静的乘客付费使用。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强调,“国家与社会有必要支援参与儿童成长的人们”。成人与儿童在公共空间的冲突应当是由公共服务兜底的社会性育儿问题,不应该转移到个人和家庭内部。

中国刚刚经历了大规模的快速城市化,过去可供孩子玩耍的空地、野地,被水泥和建筑覆盖,城市里极度缺乏孩子嬉闹玩乐、释放天性的场所。丧失了游戏空间的孩子,不得不在公共场所寻找他们的“乐园”。

1996年,联合国提出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旨在提供给儿童玩乐的地方、儿童发展适宜性的公共设施,在公共场合和消费场所设置儿童区等。支持儿童参与公共生活、在游戏中娱乐发展的同时,也让不同需求的社会群体能融洽相处。


04幼儿园可以做什么?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教养,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机构,幼儿园可以承担一些教育孩子遵守公共规范与礼仪的工作。

以前,幼儿园每个学期都会带孩子们出门春/秋游、社会实践,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共教育机会。孩子跟随集体出游时,更听老师的建议,在不知不觉中就习得了公共场合的言行举止规范。

现在这样的外出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是幼儿园也可以尽量创造机会外出实践,将幼儿园课程与社区公共生活进行连接。

老师还可以尝试与孩子讨论:“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公共场合的小孩子?”“我们去博物馆、美术馆之类的地方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要注意什么?”等等问题。接下来也可以组织相关的外出活动,深化孩子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增进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

在家长会与家长沙龙活动中,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讨论、辩论“厌童”的议题,唤醒一部分家长的意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父母尤其要更多地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孩子创造一个“儿童友好”的环境。在这方面,幼儿园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