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研案例的学与思
《聚焦高质量倾听——基于前期倾听微案例的问题教研》整场教研不光让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撰写教研案例,更重要的是如何开展问题式教研。
具体观点呈现如下:
一、关于教研的问题
首先,解决的问题要明确。
要明确问题是老师提交上来的?还是教研组长想出来的问题?还是园长想解决的问题?一定是教师实践中的问题。
其次,要思考问题的数量能不能一次讨论解决,是本次教研亟待解决的问题吗?
二、关于教研的目标
要思考教研目标是达到园长想要达到的目标,还是教师要达到的目标?是部分老师要达到的目标还是全部教师要达到的目标?还要思考,这几个问题能否提升一对一倾听质量?目标的定位要聚焦,要有针对性,不要太大。
三、关于教研过程
第一,倾听游戏体验,这种形式是否适合老中青所有教师都参与的教研活动?对近几年在做的老师也就是有经验的老教师,其更具有冲击力的意义在哪里?或许倾听游戏体验更适用于新教师,对倾听还不了解或对倾听价值还有质疑的老师。
如果这个环节必要的话,那就要把内涵挖掘出来,针对倾听游戏中每个人的感受要得到回应,对出现的问题展开研讨。这个环节也要凸显主持人对感受度追问与复盘。
第二、问题研讨环节,这是整个教研的核心环节,要把教研中的冲突点呈现出来,教师是如何研讨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每个人的观点是什么?有什么争议?谁同意这个策略,谁不同意,为什么?要有研的味道。
如果在教研中的问题教师自己又解决了,后来又有老师提出来新的问题,说明还没解决真问题。
所以,教研过程要有逻辑自洽,教师存在的问题要在整场教研中体现并解决。教研要有主线,并围绕主线进行研讨。
在教研现场是4个问题同时展开研讨的,但在案例中因为字数的限制无法一一具体呈现研讨的细节,这时候要重点追某一个问题(聚焦一个组),教师研讨的冲突点说清楚,怎么进行分析、梳理、优化的,让他人感觉教研很有意义。
体现专业人士高质量的对话。其他组的教研过程和共识可用图表的形式呈现。
对于研讨后形成的教研策略,要思考这些策略是否能解决老师们的问题?为什么达成这些共识?
第三、世界咖啡教研,世界咖啡教研是形式还是一个很好的过程?是凸显形式?还是注重问题的深度讨论?如果希望把形式做出来的话,也要鲜活的写出来,写实。不要形式大于内容。
每组研讨的这个问题达成共识后,老师们在换组交流的时候,以某位教师为例,进行跟踪,记录她听了之后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追问了什么?真实鲜活地呈现出来。对于延伸出来的问题,可以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不东拉西扯。
第四,园长或教研组织者的反思总结教研过程要加上园长和教研组长对这场教研的反思,把反思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本次教研活动要有一个效能感的复盘。
四、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徐老师说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每一个大环节的发起者、总结者,要适时提出问题,并能有“抛接球”的能力。
五、下一步计划
对教研本身的反思很重要,要把教研中新生的问题作为下一步的教研话题。教师的困惑和组长发现的问题,不是非此即彼的,是同步的。
六、反思点
1.教研重在研,有的问题不经过教研也能明白,就不需要拿出来教研。
2.通过教研很容易达成的共识,这些共识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吗?能成就一个优秀教师吗?
3.教研的价值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让有问题的教师知道策略,更知道接下来该怎样做!
4.找到老师的真问题进行教研。以后教研的问题不能同时抛下去,无法深入下去,对主持人的挑战比较大。不能深深的问题,浅浅的过。
5.如何教研才是“浅浅遇,深深藏”?怎么成为深入的话题?两场教研案例的指导有很多共性的地方,还需要再提取,再梳理,找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升。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