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孩子将来自律的关键,在于父母牢记“三个放手”和“两个抓紧”

孩子将来自律的关键,在于父母牢记“三个放手”和“两个抓紧”

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会使用吼叫的教育方式。

对于家长而言,吼叫或许只是1分钟的事情,但对孩子来说,所带来的伤害有可能贯穿一生。

大声呵斥、粗暴命令,是在教育孩子吗?其实,这只是在对孩子发泄情绪而已。

通过“吼叫”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虽然在某个特定时段,比轻声细语更管用;

但是“吼叫”的教育法方法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从心理学上来看,“吼叫”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暴力,会对孩子的精神带来严重伤害。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任何一种心理疾病,如果追根溯源,都可以在童年时期找到所受创伤的阴影。

孩子将来自律的关键,在于父母牢记“三个放手”和“两个抓紧”。

 

一、三个放手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与节奏,错误的教育方向与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要做到三个放手”,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将来才能更优秀!

 

1、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如果你爱孩子,就要学会慢慢退出他的人生。

龙应台曾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从在怀中须臾不离,到蹒跚着挣脱母亲怀抱;

从哭闹着不去幼儿园,到青春期对外面世界无比憧憬;

从独自一人赴外地求学,到组建小家、生儿育女……

孩子终有离开父母的那一天,你终将要目送他闯荡世界的背影。

你是想让孩子有能力从容应对外面的风霜,还是要让他做一辈子温室里的花朵?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地生存下去。若要孩子独立,父母必须舍得适时退出。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过一个60分妈妈”的概念,很有指导意义。

 

根据温尼科特的理论,孩子的心理发展经历了绝对依赖、相对依赖和朝向独立三个阶段。 

绝对依赖阶段是0-6个月;

相对依赖阶段是6-24个月,可能会延长一些;

朝向独立是2岁之后,从相对依赖到朝向独立是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时期,不同的儿童显现出不同的差异。

 

从孩子成长发育阶段性特点来看,孩子2岁之后,可以独立行走,学会了抓握和运用自己的双手,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

孩子2岁之后,母亲就要逐渐减少对孩子的照顾,做一个“60分妈妈”而不是继续做一个凡事替代孩子做的“完美妈妈”。

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学会适当放手,把空间留给孩子去探索。

家长需要相信孩子,该放手就放手,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变得独立。

 

2、放手让孩子大胆试错 

孩子的错误对家长来说意味着什么?不听话、不懂事、笨、坏、无能、没出息……

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时,父母的压力与烦恼倍增,瞬间失去理智。

习惯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希望他们能吸取教训,下次主动变好。

可是,我们却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孩子可能会犯错,但他本身并不是个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孩子在犯错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不许孩子犯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罗曼罗兰说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才能长见识

蒙台梭利博士说: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孩子的“犯错”,很多时候是在不断尝试了解世界的规则,犯错了并不可怕,教孩子正确面对并处理错误,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蒙台梭利教学更是鼓励孩子“犯错”,老师也不会积极地去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为何?

很多蒙氏教具都具有错误控制的功能,即孩子通过教具的不断试错,能“修正”自己的错误。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原著《有吸收性的心灵》书中提到:错误控制是一种方向指针,它能够告诉我们所走的方向是正确的,还是偏离目标

爱孩子,就给他试错的机会,那些被原谅过,被理解过的孩子,才能认真地回头审视自己的行为,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3、放手让孩子自由选择 

孩子到了5、6岁,有的家长会发现孩子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即做任何事情都要先问一下父母的意见,很没有主见。

不光在家如此,在外面玩耍也是这样,总是爱跟着别的孩子,别人做啥他做啥。

大量实践证明,孩子缺乏主见的原因,正是长期由父母帮忙做决定造成的。

一个从小就被安排、被掌控的孩子,最为可怜。

即使长大了,被“安排”成功了,也是一个没有主见、任人摆布的“优秀绵羊”。

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而不是替孩子做决定。

倘若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孩子自2岁开始,乃至1.5岁左右就喜欢说“我自己来”。

孩子是在向成人表明,我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在“工作”中才能成长,才能更好地发展其心智。

教育就应该打造一个以孩子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作为成人,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思考,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当你发现孩子有点“独立特行”,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的时候,就大胆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探索。

除开“放手”之外,还应“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二、两个抓紧


父母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是造成一个孩子变成熊孩子的根本原因。

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错过了有效期,你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教育好孩子。

三等父母,放任孩子;二等父母,让孩子负重前行;一等父母,做好两个抓紧,做孩子的榜样。

 

1、抓紧培养好习惯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指出,3-6岁是孩子规则意识和早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哈佛大学有研究指出:3-6岁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培养最关键的时期,可以用“潮湿的水泥期”来形容。

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为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6岁前若不给孩子养成好习惯,再好的教育都是无用的。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忽视了对这些良好习惯的培养,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孩子长大后再要求也不迟。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小养成,一旦错过了黄金好习惯的养成期,让孩子养成了坏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

一年养习惯,十年改习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很难纠正,这些不良的习惯甚至会伴随孩子一生。

 

2、抓紧养成自律 

自律的孩子往往都很优秀。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那些学习成绩不错、有着巨大潜力的孩子,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自律能力。

这种能力,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孩子的自律也并不是天生就会形成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 

 

如何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呢?

 

1)制定规则是孩子培养自律能力的基石。

一个建立了规则的孩子,并不仅仅是“乖”,“听话”和“好调教”;

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生活保证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自发地建立良好秩序。

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们制定计划、委派任务,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被威胁、被强迫、被控制着做这些事情的。

孩子们很可能就会用“非暴力不合作”的蒙混战术,来进行他们自己的消极抵抗。 


2)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成人眼里,孩子经常有一种主观拖延现象,总是推迟应该完成的事情,显得拖拉磨蹭,一点都不自律。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导孩子养成有效地管理时间、高效地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教孩子认识时间,家长就要想办法把抽象的“时间”具体化、事件化。

如果孩子能够“看到”时间,将时间可视化,可以被孩子观察到,那么孩子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就相对容易一些。

孩子能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是解放孩子,也是解放自己。


 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睿智的父母,牢记这“三个放手”和“两个抓紧”,育儿省力100倍。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