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念丽:观察分析六步法——区角游戏支持的核心策略
周念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01/
“聚光镜”项目实施的缘起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涉及教师“专业知识”并关联“幼儿 保育和教育知识”部分明确指出,教师应“掌握
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该 标准还明确指出教师应具有对幼儿“游戏活动 的支持与引导”的能力,这说明观察及支持幼 儿的游戏活动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之一。
据调查,一线幼儿教师虽对幼儿游戏观察的意义十
分明了,但由于对各区角游戏的定义不甚了解、 对观察的核心要点不甚了然、对观察的主要方法不甚熟悉,所以出现了教师到了各游戏区角不知 将观察点聚焦何处、对幼儿在游戏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了解不透、对游戏观察结果的解读感到力不从心等现状,较难将观察结果与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等结合
起来,难以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聚光镜”项目诞生了。
何谓“区角游戏聚光镜”?“区角”指目前在幼儿园中设置的游戏区域,本项目中特指室内的 “ 装扮区 ”“ 建构区 ”和“表演区 ”以及户外“ 体能区”。“游戏”是幼儿运用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游戏材料,通过身体和心智作用,反映和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聚光镜”则是一种比喻,借用聚 光器的“不仅可以弥补光量的不足和适当改变从光源射来的光的性质,而且将光线聚焦于被检物体上,以得到最好的照明效果”之原理,让教师利用每月两整天的时间,对某一区角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和分析。
02/
“聚光镜”项目的具体内容
“聚光镜”项目具体包含的6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观察要点
每个区角游戏都有其特色和个性特点,为了让教师既能 对准各区角游戏的核心特色进行聚焦观察,又能通过这种聚 焦观察对幼儿在该类游戏的关联维度有所了解,在本项目中, 对所涉及的“装扮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和“体能 游戏”都根据游戏理论和国内外对这4类游戏的描述进行文 献归纳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观察要点。如图所示:
确立4类区角游戏的观察要点
以装扮游戏为例,聚焦式观察的要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表一装扮区游戏观察去要点
表1的划线部分,是幼儿在装扮游戏中的核心经验,其他部分职责为装扮游戏的关联经验。当幼师有了这些观察要点,就形成了“事先观察脚本”。
第二步:进行现场观察
教室拿着“观察要点”进入指定的游戏区角,分别对小、中、大班幼儿园进行30分钟的观察,并用手机登设备拍着幼儿游戏的全过程。由于教师在心中已形成事先观察脚本,所以到了观察一线,就能将镜头对准那些能体现幼儿在该游戏区角中呈现的核心经验和关联经验的行为,场景以及游戏材料上,不至于茫然无措。
第三步:书写白描观察记录
所谓“白描式观察”,是指从现场观察所拍摄的30分钟视频中,拣选出最具观察价值的10分钟,用最 精炼的、不加渲染的文字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对视频核心部分进行白描式观察,旨在让教师梳理出幼儿在游戏中表现的总体脉络,厘清聚焦式观察的总体思路。下面以某教师的观察笔记为例,说明教师是如何根据观察要点来撰写白描观察记录的。
合作 :
1.小绿拿起圆柱形的积木放在桥的拐弯处,小黄说:“拿一块小的。”小绿拿一块正方形的积木放到刚才的圆柱体积木之上,桥合拢。小黄面带微笑地 说:“Yes。”(合作和计划)小黄用手比出3并对小 绿说:“给我拿3块圆柱形的积木就可以了。”小绿说 “好的”并转身离开,小黄又说:“3块就好了。”
2.小黄接着用双手示意小绿过来,提醒“小心脚 底下,别碰倒了。”小绿左边抱着两块圆柱形积木,
右边抱着一块圆柱形积木,从搭好的“桥”中走到小 黄的身边。小黄接过积木,两人在搭好的桥的外缘将3块圆柱形积木按照同等的距离排列开,对小绿说:“再给我拿3块积木”小绿微笑着迅速从搭好的“桥”上跨跳过去。
3.第三次取积木:小黄回头取了一小小的拱形积木放置在排列好的两个圆柱形积木上方,拱形积木掉落在地上,同时抬头对小绿说:“我说的是3个!”小绿沿着搭好的桥和教室的墙边走过来,说:“这次我拿了4 个。”
冲突:观察时间内没有
解决问题:自行解决 积木倒了,小绿放下圆柱形积木,积木滚到了桥边上,碰倒了搭好的一部分的桥,小黄低声:“啊......” 小绿笑了一下,然后动手搭倒掉的桥,笑着用手指做出 “嘘”的动作,嘴巴里也说着“嘘、嘘、嘘”,小绿修复了倒塌的“桥”。
其他:小绿修复了倒塌的“桥”,接着将拿来的圆 柱形积木进行排列,小黄对小绿说:“我去那面了,你搭这面吧。”带走了一块长方体的积木。到了桥的对面后,小黄修复了一下歪了的桥面,然后抱回了4块圆柱形 积木和小绿一起搭,小绿又取回了3块长方体积木。
教师的介入(时间、事件、行为、语言) 教师的介入属于回应性的介入。小黄叫“小王老师”,并用手指了指自己搭的桥,
老师走过来蹲下说:“需要我吗?”小绿搭积木,小黄微笑地指一指自己搭好的积木,老师说:“可以,很好,很好。”老师看着孩子们搭积木:“这个需要我帮助吗?”小黄说:“我们马上就需要了。”老师说:
“你们先玩,等你们需要我了,就来喊我啊。”老师站起来转身离开。
从这份记录中可以看出,一旦有了前述的“观察要点”,教师就能有条不紊地聚焦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教师的介入行为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第四步:实施数理统计
此处的“数理统计”,是指教师在白描的基础上, 聚焦某关键点,或计算出某行为、表情的时间长度;或 统计出某行为、表情、语言及使用材料的有无,最后计 算出发生率或发生频次。表2呈现的是教师对幼儿在装扮 游戏中使用高结构仿真材料和“以物代物”材料的发生比例的比较结果。
表二对幼儿在装扮游戏中材料使用统计
通过数理统计后发现,在被观察的9个班级中,幼儿在装扮区域材料中使用仿真性材料高达96%,而“以物代 物”的创造想象材料只占4%。这样的统计数字能让老师 们直观地认识到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为后期材料投放提供参考
第五步:分析幼儿发展
为便于教师能通过对各区角的游戏观察,进而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以下简称《指南》),选取与各区角游戏联系密切的领域,作为核心经验关联领域观察要点,来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表3是以装扮游戏为例的说明。
表三 装扮核心经验相关要点观察维度
在《指南》中,虽然一些领域的与该区角的游戏行 为没有直接关系,但也将其作为间接经验关联领域的观察要点。仍以装扮游戏为例。
表四 装扮游戏中间接经验关联的领域观察要点
让教师根据《指南》中对3~4岁、4~5岁和5~6 岁各领域发展的典型目标描述,来对应观察幼儿的年龄,具体深入地分条解析,能使教师真正地解读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年龄发展特征,为他们进一步支
持和引导幼儿进行区角游戏打下坚实基础。
第六步:反思教育行为
让教师进行聚焦式的游戏观察,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教师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游戏材料的适宜性,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因此,在“聚光镜”项目中, 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观察、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推测及教师的教育行为三位一体,相互融合。如图3所示。
图3 聚焦式观察的三位一体构思
将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区角游戏的观察以及对幼 儿心理发展的推测关联起来,便于教师在观察和推测
基础上对四个区角的材料投放、游戏空间、游戏时间 的设置以及教师的介入等教育行为进行综合性反思, 使个别化教育最大化、最优化。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