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学前教育法定了!来重点学习这十大亮点!

学前教育法定了!来重点学习这十大亮点!

 

202411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该法将于202561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共985条,全面覆盖了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总则、学前儿童、幼儿园、教职工、保育教育、投入保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其核心宗旨是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规范学前教育的实施过程,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素质。

 

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本期我们重点学习并解读该法律的内容,深入理解其在保障儿童教育权益、提升教育质量以及推动教育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这一法律精神,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01/

维护学前儿童权利

第十三条   学前儿童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尊重和保护照料、依法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等权利。学前教育应当坚持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给予学前儿童特殊、优先保护。
第十七条   普惠性幼儿园应当接收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入园,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 
《学前教育法》的一大亮点是专设了一章专门针对学前儿童的权益保障。法律明确规定,学前儿童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尊重和保护照料、依法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等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适龄儿童在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方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这样的规定不仅提升了儿童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指明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保障儿童权利方面的具体职责。其实,在实践中,一些幼儿园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已经采取一定的特殊照顾措施。江西省芦溪县源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刘玉丹介绍,该园教师在幼儿入园前,会向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做详细记录,纳入幼儿健康档案;制定菜谱时根据过敏体质幼儿需求替换菜品;对于有特殊需求儿童的班级尽量增加教师数量。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表示:长期以来,可能我们没有更多从权利角度去看儿童的教育问题,实际上受教育权利是儿童权利一个重要的内涵。发展学前教育,也是建立和完善儿童保护体系一个重要环节。儿童权利应该是儿童工作的核心价值,应该作为儿童工作的出发点和中心目标,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建立在儿童权利的基础之上。我们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是从市场的需要出发、事业发展的目标出发,还是从儿童的根本利益出发,这是很重要的。

 


02/实施“就近入园”原则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动适龄儿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工作或者居住的地区方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就近入园不仅能够减轻家庭负担,还有助于促进社区融合。当孩子们在同一地区接受教育时,他们更容易建立起友谊和社交网络。家长们不再需要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四处奔波,孩子们也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再者,就近入园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所指出的那样,部分幼儿园的规模仍然过大,孩子居住地离幼儿园的距离比较远。这种情况下,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可能会加大,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而通过合理规划幼儿园的布点工作,减小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可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此外,适度控制幼儿园的规模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和发展特点。 


03/坚持公益普惠基调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将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并按照非营利性教育用地性质依法以划拨等方式供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第二十六条  新建居住区等应当按照幼儿园布局规划等相关规划和标准配套建设幼儿园。配套幼儿园应当与首期建设的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移交地方人民政府,用于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过去,制约学前教育立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众对于学前教育的定位监管存在不同的想法。学前教育究竟由谁来主导,经费投入和财政保障如何办?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从学前教育的性质定位来看,由于它并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无法要求政府承担全部保障责任;但如果政府完全不承担财政投入等责任,则与学前教育的公共性相违背。因为社会普遍认为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不仅有利于保障儿童权利,还能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准备优质的人力资源。为了回应上述问题,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普惠性的制度设计被认为是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此前,学前教育法草案一审稿就明确展现出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态度,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 

04/
开展融合教育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区域内残疾儿童的数量、分布状况和残疾类别,统筹实施多种形式的学前特殊教育,推进融合教育,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增设学前部或者附设幼儿园。这一规定强调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融合教育是指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让所有孩子,无论是否有残疾,都能在同一个学习环境中共同成长。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与歧视,还能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让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入园,不仅保障了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而且体现了“融合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帮助残疾儿童融入之后的义务教育学习,进而更好融入社会。


0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职工权益

第四十条  幼儿园教师职务(职称)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第四十五条  幼儿园应当关注教职工的身体、心理状况。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应当在入职前和入职后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第四十六条  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保障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实行同工同酬。实现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解决学前教师的福利待遇与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过去幼儿园水平参差不齐,学前教师也存在工作难、待遇低、流动性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学前教育立法,必须要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学前教育法着力提高幼儿园教师地位,强调全社会应当尊重幼儿园教师,确保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严格幼教队伍资质要求,强调遵守师德师风,明确相应任职条件,进一步提升幼教队伍整体素质水平。

06/筑牢安全防范屏障
第五十一条  幼儿园应当把保护学前儿童安全放在首位,对学前儿童在园期间的人身安全负有保护责任。 
第五十二条  幼儿园发现学前儿童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向公安、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是健康的前提,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自由地探索世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安全教育不仅关注幼儿的身体安全,还涉及心理安全,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必然会涉及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必须建立完善可靠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幼儿园应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学前教育法,始终牢牢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把保护学前儿童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明确幼儿园必须设置在安全区域内,强调幼儿园应当落实安全责任制,优先保护学前儿童人身安全。同时,明确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做好安全保卫、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监管。


07/保育与教育相结合
第五十条  幼儿园应当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良好习惯养成,创造适宜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有益于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第五十六条  幼儿园应当以学前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展素质教育,最大限度支持学前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探索学习,促进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安全和劳动意识,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法律规定,幼儿园要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游戏和多元化活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与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理念不谋而合,更加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与心理需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还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幼儿园应当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良好习惯养成。具体来说,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要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其中自由探索、快乐成长。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园不仅能促进儿童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08/入学准备不得小学化
第五十九条  幼儿园与小学应当互相衔接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

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小学坚持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学前期的教育应该按照“课程标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不应随意拔高。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违反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过于急功近利,在入学准备上没有处理好短期适应和长期发展的关系。如“语言”领域,《纲要》《指南》都没有提出识字写字的要求,特别是识字写字“量”方面的要求,但也强调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为入学后的识字写字做好准备。 去小学化最重要的不是内容的小学化,而是方法的小学化!学前教育跟学校教育有本质区别,前者主要是让孩子去体验、去感知,调动他们的抽象思维。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做适合他年龄特点和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事,多让他们体验成功,对学习永远充满乐趣。



09/家园共育
第二十条   家庭和幼儿园应当教育学前儿童正确合理使用网络和电子产品,控制其使用时间。第五十八条  幼儿园应当主动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交流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指导家庭科学育儿。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积极配合、支持幼儿园开展保育和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将来能否立足社会的根本。从人生的教育总量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80%的比重。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家庭教育,会给孩子强调家风、家训和家教,因为孩子的生长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一个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其实他的认知风格、行为习惯和个性特征都已经基本形成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在对家庭教育的成果进行加工。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要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家庭教育则更注重品德的教育和情感的培养。通过家园共育,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10/全社会参与
第十八条   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当提供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公益性教育服务,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学前儿童免费开放。
第六十条   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负担保育教育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 

孩子是社会中的个体,他们与周边的人、事、物等有着天然联系。这种联系有些比较疏离,有些比较紧密。而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应该是可以和孩子发生连接的,可以让孩子从自身,延伸到周边、到社会、到更多,并与之紧密联系。博物馆不仅有一些“高大上”的维度,也有许多接地气的、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可以说,社会的脉动是博物馆展示和教育的方向,而社会的脉动,正好涵盖了孩子们需要接触和了解的一些东西。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前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学前教育管理工作。国家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社会参与是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