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学前教育法》出台,家长、小学不要逼幼儿园违法了!

《学前教育法》出台,家长、小学不要逼幼儿园违法了!

 

01

禁止小学化办学

引起轩然大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于202561日起施行,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将被列入违法行为之一。第七十九条法律条例出台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其中规定:幼儿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

(一)组织入园考试或者测试;

(四)使用未经审定的课程教学类资源;

(五)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或者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

(六)开展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不符的活动,或者组织学前儿童参与商业性活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继续深入开展清理整治,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等不规范办园行为。

 

小学化教学,即组织幼儿园幼儿以小学课堂的形式和教授方法上课,即《指南》中所说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法。这不仅存在于广袤的农村地区,在城市的民办幼儿园的大大班/幼小衔接班也普遍存在。



幼儿被安排在一间布置着小学桌椅、黑板的教室里,作息时间表上安排着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老师采用的也是讲授的方式,幼儿需要练习题目和做家庭作业。这种生活要在幼儿园持续半年到一年。

某幼儿园在开展写字比赛

禁止小学化教学的条例出台以后,正在实行小学化教学的幼儿园开始头疼,不知道在遵守法律与保住生源之间如何抉择,幼师对这项条例的落实并不太看好,家长们也纷纷提出了意见:

 

国家政策早就明令禁止小学化教学——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援引自《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小学化教学之所以如此兴盛,在反复打压之下依然生生不息,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学应试教育压力的向下传递,小学低年级快速、高难度的教学内容让家长感到非常焦虑,不得不在幼儿园阶段安排孩子超前学习。

现在的小学对孩子要求过高、逼得太紧了!以至于要他们在1个月,甚至3周、2周的时间内就掌握一群专家学者花了23年才制定出来的拼音。如果不是为了激烈的竞争,学校怎么会把学习任务安排得如此之重,家长怎么又会让孩子接受这种学习方式?

很多家长没办法承担充分的家庭教育责任,仅以实用主义的尺度去评价孩子的发展,又把自己仅限于知识教学的期望施加到幼儿园身上。

过去,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育要求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

 

但是小学做的工作较少,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不与幼儿园老师咨询、交接,更不会放慢教学进度等待孩子发展。这种现状使幼儿园老师十分灰心丧气。

 

02

未来小学必须

零起点教学

值得庆幸的是,《学前教育法》的第五十九条明确提出:小学坚持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至少在教学方面,小学需要按照法律的要求放慢教学进度,而非一味抢跑。

当前,零起点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教研的热词。所谓零起点教学,是指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校外学科类辅导学习,一年级从零起点接受学校正规教育,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据一项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小学低龄段的老师普遍认为,幼升小阶段的孩子很难适应小学学习,主要是表现在不会认真倾听老师讲课,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也有很多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等。

因此,突击学习小学知识并不代表做好了入学准备,而是需要儿童在学习品质、社交、生活自理等多方面的成长。

而幼儿园也需要将小学化教学回归到幼小衔接的本质。真正的幼小衔接其实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在做了,其实就是为未来的生活储备能力。北师大学前教育系教授冯晓霞认为,评价一个孩子是不是做好了幼小衔接有三个关键:

第一个是对学习感兴趣,对学习、对新事物要有好奇心、有兴趣,喜欢探究,喜欢问问题;

第二个是活动能合群,能学会和其他孩子相处,能很快融入到班级这个群体中;

第三个是生活有条理,具备基本的自我照顾能力。

 

03

结语

小学化教学在无形中和高压童年划上等号,孩子过早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和对未知的好奇;而注重小学化知识培训的幼儿园其实也丧失了自己作为过渡的角色,更违背了幼儿园教育的初衷,反而更像是小学的前身。

但是小学化教学不是一个单纯的学前教育界的问题,也不是幼儿园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它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是个社会问题。它正是内卷时代的一个缩影,激烈的社会竞争正在加诸童年,让教育环境变得浮躁、攀比、盲目。

未来,关于《学前教育法》的普法工作还应在家长、小学进行,让儿童的教育者都明白,孩子的发展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