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创新与实践
摘要: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的目标是发展高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全面整合知识及其相关内容,主动进行学习,批判吸收新知识与新理念,并将其融入到原有知识体系中,并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丰富知识储备和提升认知的学习方式。在幼儿教学中通常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师可以将深度学习融入到游戏活动中,通过创设含有问题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自由的空间中和充足的时间中进行相互合作与自主探究,结合已学知识和已有经验进行思考与创造,从而进行深度学习。创新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需要结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理解、尊重与欣赏幼儿游戏,在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学;深度学习;游戏样态;创新与实践;认知能力
原文引用请下载:黄爱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创新与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20,No.396(12):81-82.
游戏能够更好展现幼儿的天性,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力和独立性。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与小伙伴一同交流、合作与竞争,在表达想法、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中促进语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该在认识到游戏对于教育幼儿的重要性基础上,将深度学习与幼儿游戏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并将幼儿游戏教学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联系起来探究,认识到幼儿能够通过游戏进行深度学习。以此为基础,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幼儿游戏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实践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
一、创新与实践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的基础
首先应该理解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的意义。幼儿游戏与深度学习相互结合形成新的游戏样态,很多教师对此不够理解,认为深度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抽象性学习,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与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进行深度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摒弃这种理解,认识到幼儿的认知能力只会影响深度学习的复杂程度与学习深度,不会影响深度学习中的分析、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留下更多的时间、引入丰富游戏素材、创设良好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进行深度学习。
其次是尊重幼儿的想法、选择与行为举止,不要过度干预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幼儿游戏教学中,需要更好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凸显幼儿的真实想法,引导幼儿自主进行知识迁移,让幼儿通过游戏实践进行思考与探究,以此进行深度学习。这样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或者自由组合游戏材料,组建游戏小组,并根据游戏情况进行交流与探讨,寻求同伴和老师的帮助等。
最后是欣赏幼儿在参与游戏中的想法与行为。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成年人的想法与行为,教师不应该以成年人的眼光评判这些想法与行为,而应该学会欣赏相关内容,鼓励、支持和引导幼儿更好地在游戏中学习与创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创新与创造能力,促进幼儿进行深度学习。
二、创新与实践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的策略
幼儿教师应该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内容,根据幼儿游戏的主要内涵与幼儿的认知能力,注重培养幼儿参与游戏互动的兴趣,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与参与等,发现相关问题和进行分析探究,进而解决问题和获得知识,积累相关经验,指引幼儿将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迁移,运用到其他方面。
(一)观察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创新与实践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教师首先应该创设和引入相关幼儿游戏,并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主要行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还应该适时地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这样才能为幼儿在游戏中深度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在关于“建设理想家园”的建构类游戏中,主要游戏目标是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园的教师利用卡片、视频和照片等展示一些之前幼儿创造的各类“理想家园”,主要是运用积木、树叶与花草等建造的各类“住宅”、“大厦”、“商场”等建筑及其绿化。在此之后,再为幼儿提供一些创作的基础材料,然后鼓励幼儿根据这些展示和内心的想法去创造自己心目中的家园。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当建设一座跨度大的桥梁时,无法用原有的积木作为支撑,因此先让幼儿认真观察与思考,应该用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支撑大的跨度,接着在区角提供了一些硬卡纸,此时幼儿直接想到了用硬卡纸铺垫就可以提高桥梁的跨度,从而达成了建设目标。对于其他幼儿在参与建构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我们教师同样可以运用此法鼓励学生。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幼儿探究游戏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到各项游戏中,以及通过游戏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幼儿通过参与游戏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帮助幼儿更好地探究游戏,从而促进幼儿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先引入一些游戏主题,并运用多媒体展示与之相关的图片与视频等,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先让幼儿根据展示的内容进行模仿,之后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造。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进行探究和实践,在让幼儿展示之后再通过多媒体进行讲解,帮助幼儿更好地探究游戏,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魔幻手影”的游戏中,主要是利用光源与变换手部的动作演示各种动物的造型,比如像老鹰、小狗、小羊、长颈鹿等都可以通过变换各种手势演示出来。在教学中开展这个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手部灵活性,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时对于启发学生科学思维,让幼儿探究光影基础知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变化手势演示各种小动物形象的视频,比如:通过交叉双手和对准大拇指演示老鹰的形象,通过做出“yes”的手势演示兔子的形象等。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模仿这些动作做手影游戏,然后让幼儿探究手势动作、影子方向与大小、清晰程度与演示形象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些内容运用多媒体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幼儿更好探究游戏,实现深度学习。
(三)多措并举发展幼儿的综合素养
创新与实践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幼儿的综合素养。所以,为了更好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游戏,多措并举地指导幼儿,让幼儿更好地参与相关游戏,在这些游戏中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探讨、创新与创造、发现问题和解决等,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在“我要去购物”的游戏中,主要是将游戏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发展幼儿的倾听、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与实际展现的方式呈现这个游戏,展现顾客去超市里挑选东西,与售货员交流,与收银员交易等情境。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这个游戏,用身边的操作材料、玩具、自制的手工作品、绘本、积木等作为商品,画出一些纸币,共同展示购物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与人交流、挑选商品和付款等,教师应该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让幼儿可以更好地参与游戏。同时还应该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幼儿思考与探究,比如:如果钱不够了应该怎么办?以此更好地促进幼儿进行深度学习。
(四)总结游戏结果和进行综合评价
在幼儿参与完成游戏之后,教师还应该让相关小组代表与个别幼儿说一说从游戏中学到了什么,并根据不同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以此更好地提升深度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建设理想家园”的建构类游戏,可以总结为只有让家园充满绿色,才能让家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魔幻手影”的游戏中,可以总结为在手离投影面一定的情况下,手离光源越近手影越大,反之越小;在“我要去购物”的游戏中,可以总结为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选择物品,在与人交往时应该礼貌,不大声喧哗和追逐打闹等。
在开展幼儿游戏教学的最后,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表现的好的小组或者幼儿进行特别地表扬和奖励,对于表现的一般的小组或者幼儿应该加强引导,同时也应该给与鼓励等,以此更好地培养幼儿参与游戏的自信心,促进幼儿以后更加积极地参与游戏。
综上所述,关于创新与实践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样态,教师应该结合幼儿深度学习游戏样态的意义,尊重幼儿的想法、选择与行为举止,欣赏幼儿在参与游戏中的想法与行为,通过观察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运用多媒体帮助幼儿探究游戏、多措并举发展幼儿的综合素养、总结游戏结果和进行综合评价等,更好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互动中,更好地结合游戏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这个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呢?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根据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验研究发现:学习过程不一样,结果是不一样的。注重教育过程不等于不要结果,只是说我们要的结果可能与过去不一样。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根据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以及过程与结果之间关系的研究,于1976年发表了《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最早提出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两个相对应的概念。
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不仅仅是针对结果,更主要的是针对学习过程的特点提出来的。例如,浅层学习的特点是被动、机械;以记忆而非理解为主,学习过程缺乏深入探究与思考;学习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与以往的经验缺乏关联;学不致用。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不同,它是一种主动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学习。深度学习具有如下三个特征:理解与批判———注重知识学习的批判性理解,而不是毫不思考地接受;联系与建构———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迁移与应用———重视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即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以解决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深度学习不等于超越儿童理解能力的高难度内容的学习。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过程。
究竟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安福海,2014)从这段话中,我们能看出深度学习描述的是学习过程。
很多人会有一个疑惑: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可能进行深度学习,可是,幼儿在游戏特别是自主游戏中能否进行深度学习呢?孩子在自主游戏中是否会产生深度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给孩子留下问题的空间,激发他真正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我觉得这对深度学习非常重要。不管是在游戏中,还是在教师主导的教学中,如果不以问题为中心,深度学习都不可能发生。(参考文献略)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