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周念丽:融合保教对正常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周念丽:融合保教对正常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为了让2~6岁的特殊儿童也能真正享受正常化教育理念的成果,我们针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托幼机构工作的特点,在两年前提出了“融合保教”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得到了部分幼教工作者的响应,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初步成功。有好多听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弱智儿童在融合保教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有同伴的友情,有对同伴的模仿,他们的认知,包括社会认知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

 

但是我们在看到教师和特殊儿童家长发自内心的微笑,听到他们欢声笑语的同时,也看到了两年来在托幼机构的融合保教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实际问题。

 

1. 融合保教实践中的困惑与难题

 

对实施融合保教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实践中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保证绝大多数正常儿童不因班上有一个特殊儿童而受到太多干扰。

 

如果班上有一个整天到处乱跑的自闭症儿童或特别好动的儿童,或者有一个具有很强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带班教师就会感到招架不住,特别是她要面对三十多个儿童的时候。因此,有的教师会认为,因为一个特殊儿童而牺牲了大多数正常儿童的利益。我们也听到不少特殊儿童家长的哀叹。在有些托幼机构中,一旦幼儿园教师或园长知道了某一孩子有发展障碍或有较严重的问题行为时,她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请家长马上带着孩子回家,因为带一个特殊儿童所花的力气要远远大于带10个正常儿童,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况且,慑于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的压力,有些园长和教师也不得不做出拒绝之举。

 

实践中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家长的不理解和拒绝。特别重视孩子智力开发的家长,很难接受在自己孩子所在的幼儿园里有自闭症、弱智或有问题行为的儿童存在,更不用说在自己孩子的班上。在他们看来,班上有自闭症和弱智的儿童,就会影响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而那些有问题行为的孩子还会使自己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严重干扰。

 

有一个幼儿园园长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该园在没有开设特殊班之前,生源很好,后来园里设了弱智和听障特殊儿童班,好多正常儿童的家长都不愿带孩子来报名了,即使孩子入了园,不多久也转园了。在生源已是幼儿园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的今天,这所幼儿园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这些教师和家长的心态和做法自有其道理。其实,在这些心态和做法的背后,蕴藏着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融合保教是一种只使特殊儿童受益,而使正常儿童受损的保教形式。

 

事实果真如此吗?融合保教只能给大多数正常儿童带来负面影响,而没有任何益处吗?

 

下面,笔者结合一些幼儿园的融合保教实践,对这个问题进行剖析。

 

2. 融合保教对正常儿童所具有的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融合保教对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积极意义。

 

首先,可以激发儿童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实现自己目标的感知。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能够在学习或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的人,往往都有着很高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感知大多源自幼年经验。在幼年期,体验到的成功越多,或感到自己有能力为别人做些什么时,这种自我效能感就会发展得越好。

 

正常儿童与班上或园内的特殊儿童在一起时,特别是需要他们当特殊儿童的小老师或去帮助特殊儿童时,这些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就会被激发出来。

 

例如,当一位5岁的自闭症儿童在教室里乱跑时,教师让班上的一个女孩拉起了手风琴。那个特别喜欢音乐的自闭症儿童听到手风琴声马上安静下来,并久久地注视着拉手风琴的女孩。这时,那位女孩的脸上荡起了自豪的微笑。因为此时她感觉到了自己的能力。

 

其次,可以增强儿童的移情能力。

 

所谓移情能力,是指在情感上能与他人引起共鸣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引发人的同情心,继而诱发援助行为。在情感智商中,将移情能力列为第一要素,足见其重要性。4~5岁的儿童已进入去自我中心阶段,所以移情能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融合保教中,正常儿童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移情能力的培养。不少特殊儿童,特别是自闭症或弱智儿童,他们的实际年龄与心理年龄有一定的差距,5岁儿童的心理年龄往往只有2岁多。因此,正常儿童看到特殊儿童行为怪异或认知方面滞后,他们会容忍他或去帮助他。

 

例如,当一个4岁的自闭症儿童因为跟妈妈分离,在教室里躺在地上大哭时,其他小朋友就去安慰他,劝他不要哭。再如,当一个5岁的弱智儿童在不停地咳嗽时,一个平时经常帮助他的女孩就主动跑过去,不停地拍他的背,还抱他一下,以示安慰。

 

第三,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初步具有推测他人的期待、愿望、好恶等内心活动的能力。心理学家把这种能力称为心理理论。这种能力的发展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人社会化发展良好与否的重要标志。因为只有善于洞察他人内心的人,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融合保教中,正常儿童会对班上与自己在很多方面有很大不同的同伴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也会触发他们去探索那个特殊同伴的内心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有一次,当笔者硬要把玩具小汽车给一位自闭症儿童时,在场的几个正常儿童就说:“他不喜欢这些玩具的,他只要玩一种东西。”当他们跑过去递上那个自闭症儿童最喜欢的圆形玩具时,自闭症儿童就高兴地笑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融合保教不仅对特殊儿童有很大益处,对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园长,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如果能对这些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可以相信,对融合保教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促进。我们期待着园长、教师和正常儿童的家长对融合保教作出正确、全面的诠释。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