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他不跟我玩”一场关于社交启蒙的小探索
今天带孩子们出去玩,蒂蒂突然从滑梯那边冲过来,抱着我就开始哭:“老师!乐乐说我不是她的好朋友,不让我玩秋千!”小脸蛋皱成一团,委屈得不行。这让我想起上周若若哭着说“没人选我当公主”的样子。其实这都是孩子们学交朋友时必经的“小关卡”之一。
为什么孩子总在交朋友上“卡壳”?
1.听不懂“潜台词”:小班孩子还没学会解读别人的真实想法。豆豆说“恐龙太丑”,其实是想独占玩具区,可轩轩却以为自己真的被嫌弃了。就像上周朵朵被拒绝时,根本没听懂对方那句“你跑得太慢”,其实是怕她抢球。
2.情绪管理“失灵”:对孩子来说,被拒绝的瞬间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大脑被委屈、生气的情绪“占领”,根本顾不上思考解决办法。就像阳阳被拒绝后,直接把手里的玩具摔在地上,其实他只是太着急了。
3.不知道怎么开口:很多孩子想交朋友,却不知道怎么开口。比如:明明想加入到大家一起玩积木玩具的行列,但是一上来就推道了别人的玩具,结果大家都哭着来告状了。其实他不是故意捣乱,只是还没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
怎么做?
1.老师这样做:别光哄,要“翻译”
当场解决:这时候蹲下来跟孩子说:“乐乐这么说,其实是怕你把秋千抢走啦,就像你昨天护着新发卡不让别人碰,对不对?”帮孩子明白对方的真实想法。
日常引导:在教室里放些好玩的社交绘本。
2.家长这样做:别当裁判,玩“过家家”
在家玩角色扮演:拿玩偶演情景剧,问孩子:“小熊想玩滑梯,可是小兔正在玩,该怎么办呀?是哭鼻子,还是去玩跷跷板?”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提前“预习”:出门前和孩子聊一聊:“要是有小朋友不和你玩,咱们可以像小火车一样‘呜呜呜’去找别的小伙伴!”
3.教孩子这三招,轻松交朋友
学会“察言观色”:告诉孩子:“要是小朋友皱着眉头、不想理你,你也可以去玩点别的,等会儿再来试试。”
学会“夸人”:教孩子说些好听的话,比如“你搭的城堡太酷了!”“你的裙子好漂亮!”
勇敢开口:可以做些小卡片,像我们班的“组队卡”,画上两个小手握在一起的图案,想和谁玩就把卡片递过去呀。
其实孩子交朋友就跟学走路一样,摔几跤很正常。我们不用急着帮他们扫清所有障碍,教会他们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换个方向接着走就行。下次孩子哭着跑来找你,记得试试这些小妙招,说不定会有惊喜哦!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