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教育部开启了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为能更好地交流省内各地市在深化幼小衔接工作方面的思考与举措,进一步推进全省的幼小衔接工作,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将在宣传月期间,通过公众平台,推出“幼小衔接,浙江在行动”的系列推文与报道!
一辆开往
小学的地铁
杭州市滨江区“江湾”幼小联盟活动
为减缓幼小衔接坡度,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滨江区钱塘山水幼儿园和钱江湾小学幼小联盟通过顶层设计,拟定执行方案,组建项目团队,打开传统幼小衔接的思维定势,通过“走进、走近、走浸”,在双方各自的课程资源中相互借力,逐步浸润,凸显特色。
基于钱塘山水幼儿园“玩+”课程,开展了“一辆开往小学的地铁”项目活动,幼小联盟团队联合教研、融合联动,让孩子们坐着“小学号”地铁,用一张“玩家通行证”穿梭在丰富多样的若干“站点”,在参观调查、采访交流、体验探究中,每到一站贴一张“玩家精灵”,收集5张抵达小学集满五个“玩家精灵”勋章,快乐而自信地迎接小学生活。
第一站
玩家调查站
小学到底什么样呢?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们对小学生活既好奇又兴奋还有一丝丝的紧张和担忧。为了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小学、轻松自信走向小学,孩子们开始了“玩家调查站”通行打卡的项目体验。
1.我想知道的
大一班孩子们通过前书写的方式表达着对小学的好奇:
——“小学在哪里呀?小学长什么样子?”
——“小学可以滑滑梯和荡秋千吗?”
——“小学有好吃的点心吗?可以带玩具去小学吗”
根据孩子的问题,孩子们与老师一起讨论制定属于自己的小学调查表,和爸爸妈妈一起实践调查“小学在哪里”、“小学离我家有多远”,共同绘制小学路线图。孩子们在丰富多样的问题探索中对小学有了更多了解,感受到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
2.上小学的期待
马上要进入小学新环境,大三班的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小情绪。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呢?他们喜欢小学吗?他们会不会害怕?老师们变身“记者”一探究竟,采访与记录着孩子们的心声。
——“我想上小学,因为这样我可以交到更多好朋友!”
——“我也想上小学,我妈妈说,长成大孩子才能上小学,我长大啦!”
——“我有点担心,小学生好像要写作业,我姐姐就是这样。”
经过调查,原来大部分孩子认为上小学是“长大”的象征,对小学的新环境、新朋友充满着期待。怀着这种期待的心情,孩子们一定会增加更多的勇气,做个勇敢的小学生。
第二站
参观采访站
参观小学之旅是孩子们最向往的,幼小联盟团队协商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钱江湾小学以项目活动的方式精心策划了“走进小学初体验”半日活动,少先队员们秒变讲解员,陪着孩子们走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耐心地为他们介绍丰富有趣的校园生活,孩子们兴奋地观察了解小学的教室、动漫馆、科技馆、大操场、游戏空间等,满足对小学的好奇 感受小学生活的别样魅力。
相信不久的将来,山水小玩家们会像哥哥姐姐一样,迈着自信从容的步伐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参观小学后孩子们还有许多问题想问哥哥姐姐,大四班的孩子们提出:“可以请哥哥姐姐来我们这里做客呀!”于是,孩子们准备了很多很多想要了解的问题画了思维导图,并邀请钱江湾小学的哥哥姐姐来到班级,化身“小记者”,与哥哥面对面交流,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
第三站
时间管理站
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大二班的孩子带着问号走进时间,开启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孩子们发现幼儿园与小学的学习和作息时间大不一样,比如起床时间更早了,午睡时间没有了,上课时间变多了……孩子们纷纷产生了困惑:如果我迟到了怎么办呢?上课到底要上多长时间呢?
于是,老师带着孩子一起认识钟表,学习设定闹钟。开展每天早上来园“守时小达人”自主签到活动,鼓励孩子自主制定游戏计划。
在认识时间中,孩子们萌生对“课间十分钟”的强烈兴趣:课间可以做什么事情?原来十分钟可以玩游戏、做运动、休息、整理东西等。但是十分钟到底有多久?老师和孩子通过整理玩具、看书、玩滑梯等在真实体验中感受十分钟,引导孩子发现原来十分钟能做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合理安排,珍惜时间。
第四站
沉浸体验站
1.小学生体验角
“沉浸体验站”是小玩家“幼小衔接”的第四站,也是孩子体验小学生的快乐驿站。在项目活动中孩子们萌发一连串的问题“书包里有什么?书包那么重怎么背?我可以拿箱子吗?文具盒里有什么……”幼小联盟项目团队的小学老师在大班走廊创建了“小学生体验角”,摆放了小学的桌椅、书包、书籍、笔袋、各类文具和红领巾。孩子可以自主进入空间体验角色游戏,摆弄操作这些学习用具,学戴红领巾。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里购买相应的配置,让孩子渐渐熟悉这些学习材料,产生对小学的积极向往。
2.小学老师来啦
除了环境体验角,体验小学老师的课堂也是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来上课的不仅有数学老师带来的七巧板课堂,还有美术老师带来的孩子们玩陶艺,体育老师和孩子一起玩足球游戏,科学老师带来“看不见的子弹”的科学活动。同时,从孩子们的生活着手,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制定执行科学健康的一日作息,如何做好课前准备等。
第五站
梦想抵达站
经过对小学的探索和了解,孩子们对小学的期待更加热烈。孩子们通过合影、写信等方式,期待着进入新学校结交新朋友,抵达自己梦想中的小学。
1.我和小学合个影
虽因疫情不能进入小学参观,但大三班的孩子们对小学热情不减,纷纷带着“玩家通行证”,在小学门口留下了和新学校的第一张合影,告诉新学校,“我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期待与你相遇”。
2.我给小学写封信
关于小学生活,大三班的孩子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奇。对于没能见到面的哥哥姐姐,还有很多想倾诉的话语,他们通过写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留下来,投递到班级信箱中。老师们代孩子们把这一封封温暖的信件送到了哥哥姐姐的手中,让我们的交流与爱一直延续。
“开往小学的地铁”连接了孩子的幼儿园和小学生活,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了解、体验小学生活,帮助孩子更顺利地向小学过渡。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见证。人手一张“玩家通行证”,激励孩子们主动衔接,也鼓励着孩子们积极地走向小学,走向未来。
来源:浙江学前教育研究会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