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实践课学员分享:
先谈一下我学习并决定并坚持实践正面管教的两个原因。
第一,我的母亲带过三个孩子,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一套经验供我参考。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发现有些社会需要的品质,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忽略或者她没有及时传输的。
所以,当我决定要孩子的时候,就和先生商量需要学习一些新的理念,使我们成为跟孩子同频成长的父母。
第二,我从小读一本书—《圣经》: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作父亲的,不要惹你们儿女的气,只要用主的管教和警戒养育他们。
作父亲的,不要惹你们儿女的气,免得他们灰心丧志。大家都认为,做父母要管教孩子,可是孩子是一个生命,他有自己的意志,不是每次的话都可以听的进去。
若是用杖,孩子大多又被惹生气,这实践起来,难免让我心里疑惑:需要管教又不能惹气?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关注到正面管教理念。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基石,是贯穿整个正面管教的每一个工具,100%和善+100%的坚定,尊重孩子,尊重成人。
比如,正面管教里提到孩子顶嘴的事例,我这样处理:女儿正处于Terrible Two的年龄,开始有意识反抗,说"NO";偶尔还会用“啊啊啊”这种高分贝的声音表达反抗。
我的做法:先决定走开,我要尊重自己受不了她这种表达方式的情绪,告诉她:这样的声音太吵,我需要冷静一下。
等我平静下来,会告诉她:刚才的做法让你生气了,妈妈很抱歉,你的感受我可以理解,但你那样的叫声让我的耳朵难受,心情也不好,这样不尊重妈妈,我都会走开一会儿。
如果你愿意好好跟我说话,我们再来聊你刚才的想法和下次生气时怎么处理。
在这两年半的实践中,我一直学习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当然,也会处理情绪失败的时候,在比较紧急的情况下,怒气就发出来,音调提高,音量增加,情绪过后,因为在孩子面前没有表现好,自己心里会特别内疚。
但是错误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机会,现在我越来越能够允许自己是不完美的父母,而且我正在不断改善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于是,就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1.承认 2和好 3.解决。
我会很大方地跟她说“对不起,请原谅我作为妈妈也会有难以控制情绪的时候,我那样说话吓到你了。”
女儿总是很愿意原谅我,并且她也学会运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每次跟我或者爸爸发脾气后或者云不合适的事情后,到我们面前承认错误,错在哪里,然后请我们一起处理。
我们和孩子一起从错误中学习,清理麻烦,把事情变得比犯错误之前更好。
正面管教的工具卡不是我们解决孩子的工具,而是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联接的粘合剂,每一次运用都是我们跟孩子联接感情的机会。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丧失信心的孩子。
当孩子受到鼓励时,不当的行为就消失了。在提供的工具卡中(特别时光,花时间训练,家庭会议,倾听、给予关注等),我们可以充分享受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加和孩子在一起的乐趣,使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
最近我也在读一本书,里面有两句话:连接让孩子感到安全、自信和快乐;连接断裂是很多问题的根源。纠正之前先联接让孩子得到鼓励,帮助他们感到有能力。
孩子的感受有不同种类,通常我们很容易定义成为好或者不好的,但借着反复读正面管教和参加实践课,我也有新的认知。孩子的感受,是在她当下的年龄和情形中的感受,不能说好与不好。
感受是人内心对周遭人事物反应,如果孩子的感受可以被接纳,他就有机会正确表达,反之,我们若不接纳他的感受,他就受到压抑,到一定阶段也会爆发。
这就是家长都会说的: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
我们要学习与孩子共情,和她感同身受。在这两年实践中,我一直学习观察并尝试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喜、怒、哀、乐、苦,我尝试用我的五官告知她的世界,接纳她的感受和情绪,然后给她适当的引导。
前两天看到一个例子,孩子说“太热了,不想穿衣服”,家长有好几种说法:
1.“热什么热,听我的就对了”
2.“哪里热,快穿上,脱了就感冒了”
3.“我怎么没感觉热,你懂什么”。
有时候,我也会脱口而出类似的句子,但通常都是说出来几个字“有这么热吗”,心里就会受提醒,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就会补充“可能有点热,妈妈感受一下,嗯,你是觉得穿衣服有点热,怎么办呢”。
当我征求她的想法时,既给孩子思考的机会,又让她有选择的机会,有的时候她没办法处理当下情形的话,我就给她有限的选择,让她来决定。这样的相处让孩子格外愿意跟我合作。
另外,花时间训练和细小步骤这两张工具卡也是我经常采用的。比如,在孩子自己穿衣服和吃饭的事上,是家长容易和孩子起冲突的时候,穿衣服的方式和速度、吃饭的规则是需要花时间慢慢培养起来的。
不只是孩子需要训练这些生活技能,家长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处理自己的情绪,不然一个小小的动作可能就让我们火冒三丈。
所以,我和孩子一直在训练的过程中,有些时候还需要把一件事细化成好几个小的步骤,一点一点来做,直到孩子觉得自己可以。
在实践正面管教理念的过程中,我始终相信要有长远的眼光和长远的目标,我们不是为了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
我们和孩子相处还不在于正面管教句式运用的完美,而是我们发自内心地接纳他的感受,让他受鼓舞而有自信地面对问题,有勇气去经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最后用正面管教实践课时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总结:每个孩子都需要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无论怎样,都有人爱他;无论怎样,都有人需要他。
来源:Grace在家早教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