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长会听到幼儿园的老师向自己反映:孩子经常在一边看着其他小朋友玩,不愿意加入到小朋友们的集体游戏中。
游戏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可以使孩子拥有愉快的体验、快乐的童年,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而集体游戏更是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其社会性得到有效发展的绝佳途径。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加入集体游戏的能力和技巧,从而加强孩子的交往能力呢?
“不愿意和小朋友玩”是孩子表现出的表面现象,实际上没有哪个孩子是不愿意游戏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原因一:习惯一个人玩儿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再加之玩具的丰富多样化,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独自一人或与父母一起进行游戏活动,他们还不适应与同伴一起玩耍。
措施: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创造一些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可以先从接触熟悉的人开始,比如可以约上朋友带着自己的孩子一同出来游玩,或者到家里做客。有了和其他小伙伴接触的经验之后,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小区里和邻居的孩子接触。有了集体游戏的愉快体验,在幼儿园里,孩子自然就会顺利完成从自娱到共娱的过渡了。
原因二:想要加入集体游戏,但过于害羞
措施:针对这个原因,家长可以采取示范和给予技巧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当孩子看到小区里有几个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家长可以教孩子对其他小朋友说“我想加入游戏”,内向的孩子出于害羞的心理,也许不敢开口。这时,家长可以亲身示范,对小朋友们说:“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儿吗?”慢慢地,孩子就会模仿家长的行为,也就踏出了融入集体游戏的第一步。
我们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加入集体游戏的小技巧。孩子们大多会被“别人的玩具”吸引,所以当孩子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家长不妨让孩子拿着自己的玩具走过去,并且告诉他,如果别的小朋友想玩这个玩具就借给他,和他一起玩,这也是让孩子融入集体游戏的一种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为了让孩子加入集体游戏后能够顺利地进行游戏,家长还应告诉孩子一些与同伴交往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如“对不起”“谢谢”“请”“你好”等;二是交往的规则,包括分享、轮流和等候。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更加愉快的游戏体验,才会更加愿意参与集体游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也会得到充分锻炼。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