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育儿篇丨不会说话的孩子,一开口就输了

你家孩子会说话吗?

 

先别急着回答,我要问的可不是发音层面的会“说话”,而是情商层面地“会”说话。

 

看似没区别,绝对不是一回事。

 

前几天有个朋友找我发牢骚,说孩子最近让她很是苦恼:

 

“我家孩子越来越不会说话了,平时对我说话就大呼小叫的,客人来了也不见收敛,对别人更不客气,这可怎么弄啊……”

 

她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是因为跟外人间的一件小事。

 

周末有同事带孩子到家里做客,到饭点的时候,她扬声叫孩子们吃饭。

 

同事家的孩子,很快就来了,她闺女迟迟不动。

 

她又催:“怎么还不来吃饭,磨蹭什么呢你?”

 

最后一桌子人就差她闺女,同事就让大家先吃不管她,同事说别啊,也就叫了孩子一句“豆豆快来吃吧,吃完你跟飞飞再一起玩”。

 

结果她闺女直接就冲人家嚷嚷:“都说听见了,还一直叫,有完没完。”

 

“当时把我给气得,她平时顶撞我也就罢了,对外人也这么没礼貌。你听听,她这说的都是什么话啊?”

 

朋友越说越生气,“叫她吃饭还发脾气,长脸了啊~吼什么呢?又不是该她的~”

 

我想,可能很多父母都对孩子“不会说话”感到发愁。在家不尊重父母,在外也不见收敛。

 

每每让大家下不来台。

 

其实孩子不是天生就不会说话,大多数问题,还是可以从家人身上找到答案。

 

孩子不会说话和家人有关

 

不会说话的孩子,身上肯定有家人的影子。
 
就拿我朋友和她闺女来说吧,不得不承认,这俩不愧是母女,性情很像。
 
那“一点就着,说起话来呛死人”的脾气,恨不得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刚开始我确实被小姑娘的不客气吓到了,后来回想起朋友一家的相处,我很快就理解了。
 
我这朋友是个职场妈妈,平时忙于工作,下班回家才有空陪孩子。她老公呢,更是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就留婆婆在家看孩子。
 
这倒也没啥,现在多少家庭都是这样生活的。
 
关键在于这夫妻俩啊,都是个急脾气,向来心直口快的,对孩子也没收敛多少。以前我就碰到过一次。
 
小姑娘周末在家开着电视写作业。
 
朋友问都没问,指着她就喊:“作业都不知道写,考不考学了,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我看势头不对,刚想劝两句,她老公闻声出来了,开口就“怼”上了:“刚回来喊什么,谁惹你了?”
 
朋友这一听,火气更大了:“你在家你不管,就等我呢是吧!”
 
孩子不客气、不尊重人,责怪她不懂事、不会说话,殊不知,可能在她的认知里,家人就是这样的,潜移默化得让她误以为攻击、互怼、贬低是正常的表达。
 
你看,大人错误的示范,其实才是孩子不会说话的答案。
有些父母或老人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呢,说说也没什么。
 
其实不是,我们什么语气,孩子什么态度。
 
《原生家庭》这本书写到:“孩子对情绪信息的吸收,就像是海绵吸水一般,会完全不加选择地全盘吸收。”
 
因此,我们用的那些命令、强势、不尊重、藐视的语气和态度,都会被孩子吸收,最终经孩子的口,又还给我们这些大人。
 
当我们看到孩子对自己、他人不尊重、不客气的时候,先别着急怪罪,审视审视自己再说。
 
在教孩子会说话之前,我们更要会说话。
 
好好说话,是最难得的家风。

 

孩子会说话有多重要?
 
如果说,不会说话的孩子,能分分钟把人气到跳脚。那会说话的孩子,就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尴尬。
 
谁家孩子没被亲戚拿来比较过?举个爪!
 
前几天参加一个婚礼,饭桌还有一对姐弟被亲戚评判,“你看你弟弟饭吃的多好,将来得比你长得还高,你不多吃点,以后打架,你可打不过他。”
 
许多孩子:
 
要么绝地反击:“你凭什么说我长不高?凭什么说我打不过他。”亲戚一脸尴尬。
 
要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吃得多有什么了不起的?他成绩那么差,吃那么多也没我聪明?”弟弟一脸气愤。
 
要么,直接被说的哭鼻子了,父母一脸黑线。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另一个孩子冷静的抬起头说:“我弟弟吃饭好,我成绩好,我们俩都有各自擅长的;他长得高可以保护我啊,我成绩好也可以辅导他”。
 
既不动声色的表达了自己的优势,也维护住了自家弟弟,更没让亲戚难堪!
 
比起不会说话的孩子直叫人头疼的劲儿,会说话的孩子不仅能化解自身的危机,显然也更“受欢迎”。

 

如何培养孩子会说话?
 
除了父母平常的以身示范,耳濡目染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1、调整自己的状态,回应做到不卑不亢 
 
我就见过那种孩子,顶嘴,特别没礼貌!特别凶,就没把父母放在眼里的那种。
 
面对这种场面啊,有的父母特别刚,硬碰硬,我就要教训你,这叫做严厉;有的父母又特别软,我管不了你,我不管了,这就变成了放纵。
 
教你一招啊,以后遇到这种情况,照着做,不仅眼前的问题可以解决,孩子以后也会越来越尊重你。
 
什么方法呢,就是和善而坚定的先转身离开
 
我不能要求你气头上还要尊重我,但是我最起码要尊重我自己。
 
作为一个妈妈,我现在感受不到孩子对我的尊重了,所以「我」需要冷静一下。
一个人在激动的时候,是没法做到和善的,所以你可以跟孩子“我现在感受不到你的尊重,再聊下去我怕我也说的更难听,我要先离开冷静一下。
 
等你调整完心态以后,再过去说:
 
“宝贝,抱歉刚才让你生气了,但我走开不是生气,更不是不爱你。是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是我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的时候,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
 
然后呢,继续表达你的支持:
 
“那现在妈妈已经调整好了,我可以心平气和了,当你觉得你也能够尊重我的时候,你也告诉我,我会很乐意的和你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在跟你学习,你把正确的沟通方式展示给他,他也就学会了。
◇ 2、说话方式尽量注重事实,精准表达需求
 
很多不会说话的父母和孩子都很情绪化。往往不等弄清状况,脾气就上来了,脑门一冲什么话都往外丢。
 
比如开头朋友想叫孩子吃饭,结果一着急,张口就是“怎么还不来吃饭,磨蹭什么呢?”
 
孩子只是因为不想放弃手上正玩的,开口也是“知道啦,总是叫”。
 
但其实,光顾着表达情绪,把自己想表达的事实都掩盖了,平白给人留下不会说话、不客气的印象。
相反,如果我们把说话的重点放在事实上“我们要吃饭喽”(表达事实)
 
“妈妈已经叫了你两遍但你都没有动,这样会让我有点不高兴,我希望你快点”(表达需求)
 
当然,孩子磨蹭着不来肯定也是有原因的,孩子可能是刚想好搭积木的新点子,也可能是纯粹不饿。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说出事实或自己的需求。前提是,我们要耐心的听懂他表达的思路和重点,引导他去精准表达。
 
“哦,你这个积木还没好,你想搭完再去吃对吗?”
 
“怎么了,现在还不饿吗?还是你有什么比吃饭更重要的事情想做呢?”
 
如果是CC,她会直接说:“我刚琢磨出来最后怎么弄,弄好了再吃,快了。”
 
当孩子学会倾听事实,他才能做出冷静的回应,当孩子学会表达事实,才能说正确的话。
 
◇ 3、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对于眼前发生的事情,不要着急评论或处理,而是先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去感受。
 
前几天,CC在小区楼下化解了一起冲突事件。
 
她和小伙伴一起骑自行车,小伙伴被别人不小心碰到,“哎呀,你没长眼睛吗?再碰我就揍你”。
 
结果对方也是个小暴脾气,“你打一个试试,我才不怕呢”。
 
眼瞅着双方剑拔弩张,马上就打起来了。
 
这时CC对被碰的那个人说“他碰疼你了是吗?”“很疼吧”。
 
“是的,正好碰到我脚踝,疼死我了。”
 
然后对肇事者说“你不是故意的对吗?但就算不小心,你撞疼了他,也得道歉的。如果你被别人碰疼了,也会很生气对吧”。
 
俩人道歉后,CC又对被碰的孩子说:“其实,你要说‘你碰疼我了’,他肯定从一开始就道歉了。毕竟突然被你骂,他肯定也挺生气的。”
 
当我们换位思考,去尝试理解他人感受,伤人、让人难堪的话就不会说了。
 

 

总听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对父母来说,会说话,是控制自己的脾气,守住家庭的和气。
 
对孩子来说,会说话,是学会倾听和感受,精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拥有会说话的本事,和世界温柔相处。
来源:六加一礼仪品格教育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