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孩子故意怼你气你:“有本事你来“ ,这样做比讲道理有用的多!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语言越来越丰富,怼人气人的功夫也是见长,有时候,你刚说完上一句,孩子的下一句马上就怼上了。

 

你说少看点动画片,对眼睛不好

他说,看手机对眼睛也不好,没见你少看

 

你说这样做很危险,

他说你骗人,凭什么你就行!

 

你说他弹琴的作业没有练好

她说,有本事你来啊

 

这样一怼,任凭你再好的耐心都被他气没了,有时候受不了,骂两句,孩子回声就更高了,真是气炸。

 

鲁道夫·史坦纳曾经说:

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家长们先别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不妨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说这些气人的话。

 

只有找到原因所在,才能正确引导。

 

孩子故意气你的真相是求助

 

尹建莉老师曾经说过一句很中肯的话:

 

“所有‘叛逆’行为背后,一定隐藏着家长对孩子行为的不理解,以及遇到问题时简单、粗暴的管理。”

 

正所谓,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不被理解的孩子。

 

而孩子“暴力”的语言,其实是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他们的不满有两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感受不被人理解。前者让孩子愤怒,后者让孩子悲伤,情绪窜到嘴边,就变成了尖锐的话。

 

这个时候,父母如果没有解读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就贸然用指责、说教就只能养成两种孩子:

 

要么是越来越爱“顶嘴”,事事都爱唱反调的孩子;

要么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封闭内心,不再表达自己观点的孩子。

 

最后的结果,都是让孩子和我们渐行渐远,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定要做到平和的沟通

 

第一步,不是去询问或者指责孩子,而是让自己的情绪先稳定下来。

 

人和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情绪不对,听到的内容就会被扭曲。

 

之前看过一档综艺,叫《放学后》,里面有这样一幕,爸爸用笔指着徐小宝练小提琴,父子俩吵得一发不可收拾。

 

凯蒂说:暴力只会教导暴力,焦虑教导焦虑,而和平则教导和平,爱教导爱。

 

当儿子被爸爸用笔指着的时候,他感到自己被冒犯,产生了防御机制。

 

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就事论事,就这件事道歉,相信孩子也会软下态度来,而不会发生下面的口角。

 

要知道,你是怎么对孩子的,孩子反过来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只有当父母和孩子在同一视角交流,才可能实现共情沟通。懂得“蹲下来”说话,是父母最优雅的姿态。

 

 

读懂孩子的需求,良性沟通

 

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的需求,再进行良性沟通,而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会和你对着干,顶嘴的背后,不外乎来源于这几种:

 

自我意识的体现:

 

“唱反调”的背后,是孩子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从3岁起,其实就开始有自我意识,比如:有时候你让他穿某件衣服,他偏要穿另一件;你想周末带他去公园,他偏要去游乐场。

 

站在父母的角度,我们都是希望孩子少走弯路,所以会强硬地要求孩子照自己的想法做,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所以在某些事情上,当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就会努力表达自己的见解。

 

父母这时候要允许他们表达出来,不妨听取他们的建议,认真的思考建议的可行性,这样才能养出自信大方,独立思考的孩子来。

 

如果在同一件事情上,孩子坚持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是原则性的,可以按照他的想法试一试,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

 

有一句话说的好:讲一万句不如自己摔一跤。

维护自尊:

 

有的妈妈可能会问:孩子那么小,哪懂什么自尊?

 

的确,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许对“自尊”没有一个特别具体的解释,但如果自尊受到侵犯,他们一定能感受到。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对孩子说过下面这些话:

 

教那么多遍还不会, 你怎么那么笨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怎么可以,为什么你不行

 

 

所以有时候,孩子顶嘴不一定是非要跟你对着干,而是觉得自己的自尊正在被冒犯,顶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父母应该注意,要尽量用客观的事实陈述,并指出解决的办法,给一些积极的暗示,这时候孩子就更容易接受。

 

寻求公平:

 

很多父母在被孩子“怼”的时候,经常会感到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道从哪找到突破口教育孩子。

 

那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孩子“怼”你时都会说些什么呢?

 

“凭什么我不能玩手机,你自己还不是从早看到晚?”

“你每天也熬夜啊,我还比你睡得早呢!”

 

每当你批评孩子某些不好的习惯的时候,往往你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孩子只不过是有样学样。

 

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就只有一种:父母以身作则,身教言传,孩子才可能改变。

 

单纯的情绪发泄:

 

发泄式的顶嘴,其实是孩子在寻求父母的关注。

 

就像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每当小鱼儿有小情绪,妈妈胡可总是在说“我知道......”一样。当小鱼儿从水堡里出来因害怕而哭泣时,胡可说:

 

“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你表现很好、很勇敢,你坚持下来了对不对?”

 

 

这时候,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情绪,尤其当他语言不足以表述出来的时候,要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以后他才会好好说话,而不是乱发脾气。

 

比如引导孩子把“我就不”改成“我不太同意”,把“凭什么”改为“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过,情绪发泄是有底线的,一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对于一些不礼貌的语句,要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及时制止。

 

无论是顶嘴、叛逆还是爱找借口,都像是孩子的“生长痛”。

 

过程有点难受,但每一个都标志着孩子的成长。

 

想要养出独立、自信的孩子来,我们要用爱和尊重,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来源:一天一个早教亲子游戏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