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能玩又能吃,这种食品突然火了!家长要小心……

来源:南国早报、重庆市场监管、佛山市场监管

进入暑假,“过家家”似的“食玩”产品,引得不少小朋友纷纷“入坑”,但小小的食品玩具,可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家长们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能吃能玩,受到追捧
最近,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做饭”视频。
他们打开包装袋取出几包粉末,搅拌揉捏几分钟之后,看上去逼真的微型食品就能轻松“出炉”。当这些视频打上“食玩”的标签之后,往往能吸引近百万人观看。
“食玩”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它们大都被归类在糖果货架,主要以制作“冰淇淋”、“寿司”、“汉堡”为主。这些“食玩”的外包装大都五颜六色,看起来更像是一盒玩具,而不是一种零食。
玩了再吃,家长担忧
给孩子买过“食玩”产品的杨女士表示,孩子把“食物”捏出来之后就一股脑全都吃掉了,她有点担心,虽然商家在外包装上标明了“可食用”,可孩子这么玩了一通下来,再送进嘴里,她总觉得有点不卫生。

 

存在风险,需要引导
搅一搅就能变成“拉面”和“汉堡”,“食玩”里的糖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我们吃进肚子里的究竟是什么?
原来,这些“食玩”大多利用了食品加工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反应:
海藻酸钠与钙盐形成凝胶。海藻酸钠是食品中常用的增稠剂,溶在水中会变成粘稠的液体,而钙离子又可以在海藻酸的分子链之间促成交联,这就把粘稠的液体变成了凝胶。
这里面发生反应的物质,大部分都是食品添加剂和食用香精。虽然只要按照规范添加是安全的,但是吃进肚子里的基本是糖。
“这类产品兼具玩具和食品的功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专家认为,孩子玩“食玩”并非在严格的无菌状态下进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沾上细菌、病菌,同时此类产品也包含一些添加剂,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提醒各位家长,应该谨慎对待“食玩”。
注意鉴别并正确引导孩子,购买和食用该类产品。
希望孩子们都能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