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越干越累,其实是踩进了这4个认知陷阱!
在幼儿园里真的见到太多身心俱疲的老师了,但是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还是有一些老师她们一直都保持积极的心态,工作状态也很好!
幼师的工作性质比较繁琐,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从清晨迎接孩子入园,到下午送他们离园,一天下来精疲力竭;
甚至有的老师还陷入了自我怀疑:“明明我很努力,为什么工作越来越累,看不到希望?”
刚入行的时候别人说:等你有经验一点就好了,你现在就是不熟悉套路;等你工作了几年之后,发现还是一样多感觉,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不知不觉踩进了这4个认知陷阱,让自己陷入疲惫的恶性循环!
01“我必须让每个孩子都喜欢我”
一开始也是怀揣着对孩子满满的爱踏入这个行业,于是,很多人给自己定下目标——让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自己!
甚至在踏入工作之前,真的特别适合幼儿园老师这一份工作,因为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讲故事和孩子们玩,我都感觉挺有意思的,脑子里就想,我真的是天选幼教人,没想到啊,还是没有坚持,想太简单了!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们想尽办法讨好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变化,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工作之后,我听到家长反应孩子喜欢我会很开心,如果说孩子跟我不亲近我就会陷入一种自我怀疑,感觉好像是自己的工作没做好;”
但是孩子的性格各异,喜好不同,想要做到让每个孩子都喜欢,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的孩子天生内向慢热,即使幼师付出了很多关心,他们也不会立刻表现出亲近;还有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总是故意和老师作对;如果我们过多的精力放在追求所有孩子的喜爱上时,不仅会感到心力交瘁,还可能忽略了教育的核心任务;
我们要知道,教育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在爱与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成长;所以与其追求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不如专注于建立健康、积极的师幼关系,在日常教学和互动中,用专业和真诚去影响孩子!
02“所有事情我都要亲力亲为”
如果你是一个操心的人,那么一定有这个困惑!
幼儿园的工作琐碎繁杂,从班级环境布置、教学活动准备,到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一项都需要幼师操心;有不少老师秉持着“自己做才放心”的想法,事无巨细,全部包揽;
比如,在布置教室环境时,为了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一个人熬夜剪裁、粘贴;在组织活动时,担心其他老师配合不好,独自承担所有策划和准备工作;这种过度负责的态度,也许保证了工作质量,但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实际上,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团队协作。学会合理分配任务,信任同事,将一些工作交给其他老师共同完成,不仅能减轻自己的负担,还能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同时,适当放手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机会,让孩子参与到班级事务中,他们也能获得成长。
真就是:不会带团队只能干到死!
03“把家长的意见当成对自己的否定”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度越来越高,所以老师也会收到来自家长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
有的家长觉得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方面,有的家长就认为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的家长认为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不够等等;在面对家长的意见时,有的人会本能地将其视为对自己工作的否定,从而产生焦虑和委屈的情绪;这种认知让幼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害怕面对家长;
之前我每次接到家长对于工作的一些小建议或者提醒,脑子里总是脑补他们质问的语气,就感觉自己好像这个事情做的让他们不满意,工作没做到位;
但换个角度想,家长提出意见,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这和我们的初衷是一致的;我们应该把家长的意见当作改进工作的契机,以开放、平和的心态与家长沟通,解释教育理念和教学安排,同时虚心接受合理的建议,通过良好的家园沟通,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04“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
由于幼师工作的特殊性,很多人在下班后依然会牵挂班级里的孩子和工作上的事情,绝大部分幼师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家备课、制作教具,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中!这种将工作等同于生活全部的认知,会让人逐渐失去生活的乐趣和平衡,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会导致身体疲惫、情绪低落,甚至产生职业倦怠!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就感觉自己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周一到周五忙完周末继续写一些资料,备课之类,也没有任何社交的欲望和精力,一整个就是被工作榨干,后面就是对职业产生了倦怠和抗拒,甚至不太想继续做老师;
但其实我们应该清楚,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照顾好自己,保持身心健康,才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在工作之余,应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和家人朋友聚一聚,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只有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才能在幼教这条道路上走得更长远!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