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新教师来到后,最实用的七步培养机制
学校要发展,离不开能扛事的老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
暑假里,许多学校都在大量招聘新教师,要是没有一套系统、实用的培养办法,新进教师就会上手慢、适应难,新学期开学,教学工作就容易卡壳。
那学校怎样才能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呢?
一、先给新教师“指路子”,入职培训画好成长地图
新教师刚进校园,最需要的是“心里有数”。
学校要搞套扎实的入职培训,把学校的历史、教学理念、课程怎么安排、上课有什么技巧、教育政策有哪些规矩,都讲明明白白。
这样新进教师能最快知道“学校是什么样”“自己该干什么”,心里不慌,才能尽快进入状态。
新老师入职先系统培训,亲自跟他们讲学校的故事,讲教育理念,让他们一开始就对学校有归属感。
二、找个“领路人”带,师徒结对手把手教
新进教师光学理论不行,还要有老教师带着干。
学校要把“师徒结对”弄实在——
给每个新教师配个经验足的师傅,一起定计划、分阶段设目标。
师傅不光教怎么上课、管课堂,还得帮着养师德、树素养。
师徒俩一起写培养计划,师傅随时指导,学校定期查进度,考核结果还和绩效、评职称挂钩,师傅教得用心,新教师学得认真。
当时我们叫“青蓝工程”,师徒一起磨公开课、搞研讨,新教师进步特别快。
三、在实战里练本事,教学实践从“看”到“干”慢慢来
教书这工作,光说不练假把式。
学校得给新教师创造实战机会,先让他们看优秀老师怎么上课,学人家的课堂技巧、教学设计;
然后慢慢试着自己上,从单一课试讲,到整单元备课,再到上公开课、观摩课。
釆取“渐进式实践”——
第一学期新教师主要看课、研课,熟悉流程;
第二学期试着上点校本选修课;
第三学期慢慢上主干课,每次上完都有老教师帮着复盘,哪儿好、哪儿改,在实战里一点点磨出本事。
四、融入集体学经验,团队协作借上“集体智慧”
一个人干不如一群人帮。
学校得让新教师融入学科组、年级组,跟着大家一起备课、研课。
集体备课的时候,新教师能学怎么解读教材、设计方案;
和同事一起搞教学研究,能一起解决难题、开发新资源,思路能打开不少。
学校每个学科组都固定时间集体备课,新教师从旁听开始,慢慢试着提想法,到后来能主导部分备课环节。
老教师分享经验,新教师带来新点子,互相帮衬着,新教师成长快,还能感受到团队温暖。
五、常聊聊解难题,定期面谈及时“踩刹车”“调方向”
新教师成长中肯定有困惑,学校要安排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或中层干部,定期和他们聊聊。
刚入职第一个学期,每两周聊一次,帮着解决适应问题;
第二个学期每月聊一次,盯着教学技能提升;
第一年快结束时做次总结,看看能不能由新手教师转为合格教师。
面谈不光聊教学进展,还关心新教师的心态、职业规划,帮着解决实际困难。
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新教师少走弯路,心里也更踏实。
六、打心底认同学校,文化浸润让理念“落地”
新教师不光要会教书,还得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可以多搞校史讲解、教学研讨、校园文化节,让新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学校的文化,从想法到做法都和学校合拍。
“教师读书月”,“我喜爱的一本好书”,让大家读教育经典、分享心得,新教师在这样的氛围里,不光专业能提升,对学校的文化也越来越认同,教书更有方向感。
七、给点动力往前冲,激励机制点燃“内驱力”
干得好要有甜头,有实在的激励办法。
物质上,设个新教师专项奖励,谁在教学竞赛、班级管理上表现好,给奖金、补教学设备,让他们能专心搞教学;
精神上,多给展示机会,搞个新教师教学风采大赛、成果分享会,让他们有成就感。
对新进教师,除了物质奖励,每年评“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全校表彰,还把他们的教学案例编进学校论文集里,刊登在学校校报上。
新教师觉得努力被看见,自然更有劲头追求进步。
说到底,培养新进教师,就是帮他们从“生手”变成“能手”。学校给足方向、有人带、有实战、有团队帮、常沟通、能认同、有激励,新教师才能尽快站稳讲台,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学校和老师一起成长,教育才能越来越有活力。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