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教育。
所以劳动也应像游戏一样,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体现在生活与学习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孩子们获得持续创造好生活的能力。
1、结合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
幼儿园可以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主题,开展“小手真干净”“自己吃饭香”“我爱睡午觉”“该上厕所啦”等活动,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如以下教案
△ 生活劳动课-认知活动
活动教案《小手真干净主题》
活动教案《自己吃饭香》
活动教案《上完厕所冲一冲》等。
2、结合区域活动开展劳动教育
可以根据每个班级孩子的年特点设置不同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劳动兴趣。
√美工区
1、拉拉链
材料:拉链、无纺布、剪刀、针线
做法:将无纺布剪成动物形状,然后从中间剪开,缝上拉链。
玩法:让孩子练习拉拉链。
2、剪指甲
材料:卡纸、指甲刀、笔、剪刀
做法:在卡纸上画上手掌和指甲形状,然后剪下来。
玩法:让孩子们练习剪指甲。
建议:老师要教给孩子并示范正确方法,并在旁边涂上剪指甲步骤图,以确保安全。
√益智区
1、系鞋带
材料:纸箱板、彩笔、剪刀、鞋带
做法:将纸箱板做成鞋子的形状,然后串上鞋带。
玩法:让小朋友们练习系鞋带。
建议:最好在旁边贴上系鞋带步骤图,以指导幼儿,为了增加乐趣,还可以把纸箱板涂成彩色哦。
2、袜子配对
材料:塑料箱、布条、夹子、卡纸袜子
做法:将布条绑在塑料箱上,夹上夹子。
玩法:让小朋友们成对的袜子夹在夹子上。
3、晾衣服
材料:支架、线、夹子、卡纸衣物、卡纸衣架
做法:把线固定在支架上,夹子夹在线上。
玩法:让小朋友把卡纸衣物晾起来。
建议:还可以增加难度,让小朋友们把衣架和衣服用正确方式夹在一起。
√进行观察记录
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师,一定特别会观察孩子。在孩子游戏时,观察孩子行为动机,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才可以有效干预,正面指导。
△ 生活劳动课-区域游戏
观察记录表,提供可编辑版
3、结合竞技游戏开展劳动教育
有趣的“比赛”能激发孩子们的“斗志”,且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在孩子们基本掌握了生活自理的技能后,可以适时开展一次“生活技能大比拼”劳动竞赛,巩固孩子们习得的技能的同时,让他们感到,劳动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这个活动可以根据班级分别展开:
☆ 小班组——洗手、勺子舀花生
☆ 中班组——穿衣服、叠毛巾
☆ 大班组——系鞋带、筷子夹花生
活动后对此次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分,不仅能让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以此为依据开展后续的教育活动,还能让家长看见孩子们在园的进步与成长,一举两得!
《幼儿园劳动教育启蒙课程》的课程体系,就是结合了《指南》的标准与要求,将幼儿的劳动教育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包含教育活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等,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真正让幼儿爱上劳动。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幼儿园的盥洗室的墙上,把洗手的正确步骤或者洗手儿歌做成,贴在上面,让孩子进行参照。
老师们还可以把穿衣、吃饭、如厕等生活步骤都做成卡通有趣的图示,张贴于生活区墙面,引导孩子学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这也给幼儿园释放了一个信号——幼儿园教给孩子的生活教育内容,将跟随孩子的年龄发展得以延续和提升。
所以为了避免造成断层,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锻炼应该成为这个阶段幼小衔接的重点指导内容之一。
除了在园、在家庭进行的劳动教育外,我们还可以进入社会,来一场真正的“劳动实践”。
小编建议,幼儿园可以利用暑期,开展一次“军营内务体验活动”。
以军营社会实践为纽带,通过有效可行的活动,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感受军营生活,提高幼儿自立自信自强的生活意识,也为大班孩子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自理能力基础。
△ 劳动实践主题活动
“走进军营,体验规范”活动通知
劳动教育不单是幼儿园一方的事,老师应该将劳动教育延伸至家庭。
可以通过自理小达人“劳动之窗”这样简单有趣的线上家园互动,让劳动走进家园,走入生活,发挥劳动教育基础阵地作用,助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
教育部劳动教育课程方案的颁布,意在引导教师和家庭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在劳动中活动身体、发育心智、磨练耐性,让孩子们有通向幸福生活的能力——这是教育“育人”的本质意义所在,也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导向。
幼儿园现阶段最需要做的,就是完善已有的生活教育,把劳动内容从照顾自己扩展到照顾他人、照顾环境等,并给予每一个孩子展示和巩固自我能力的机会。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