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马上就已经接近尾声,这几天,园长们、老师们已经进入了幼儿园进行开园准备,
备课、联系家长、家访。新宝宝也将在这段时间入托,又会到了哭声一片的九月。也是家长
最不放心的九月份,我们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多年,发现家长意见最多的就是孩子托班的阶段。
对老师的质疑,对幼儿园的质疑,等等问题总是困扰着我们园长和托班老师,家长意见最多
的往往就是托班阶段,因为家长对幼儿不了解,不熟悉,所以,当孩子对入园不适应时,或
者生病了,不舒服了,都会怪罪在幼儿园。究竟该如何让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幼儿园,如
何在第一次家访时老师就给家长留下好的印象,如何让家长全力配合幼儿园工作呢?
我们首先先来帮助园长与老师来分析我们历年来家长对即将入托孩子的焦虑心态。
每当面临入托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遇见几类家长,第一类:没关系型。我的孩子很外
向,只要有的玩就不会哭/或者是,我的孩子很能干,很聪明,会念很多儿歌,会认识很多
字,去幼儿园不会哭的。这一类孩子,可能会出现家长期望值中的反应,会自然过渡,还有
一种情况,第一周,他很新鲜,他不哭,到第二周了,新鲜感没了,情绪就开始出现。家长
就会很焦虑,为什么刚开始不哭,到后来哭了,是不是受到什么委屈,小朋友打他了,还是
老师对他不好了?第二类家长:我加孩子小型。我家孩子胆小,我担心他会哭,他不太会吃
饭,老师到时候你们都喂一下,他拉小便不太好,老师你要多帮助一下,他睡觉的时候要人
陪,老师你记得要多陪下。第二类,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会不会,特别需要照顾,这一
类家长往往属于,上幼儿园后如果孩子情绪不好,就焦头烂额的那种纠结体。第三类:无所
谓型。这一类家长不太关注孩子,哭也好,闹也好,放下孩子转身就走,和老师也没有过多
的交流。所以,第三类家长的孩子会遇见两种情况,第一种,适应能力强的孩子顺其自然很
快过度,第二种,适应能力弱的孩子,由于家长不重视与老师的沟通,就无法快速达到帮助
孩子稳定情绪家园双向配合的目的。
这是我多年遇见几百位即将入托家长的类型,他们担心的问题
我来谈谈我的经验,在这个之前我去了很多即将入托的宝宝家庭做家访。我都会问家
长四个问题,来检测家长是否帮助孩子做好上幼儿园的准备。其次也是这四个问题,来解答
为什么孩子会分离焦虑,会哭,除了依赖关系,还有更多的什么让我们需要去帮助孩子。请
园长,老师们记录好这四个问题,作为日后新生家访时检测孩子入园准备的标准,其次也作
为第一家访及家长沟通时的话术
很多孩子在没有上幼儿园前,作息时间不规范,有些孩子下午三四点钟才睡觉,晚上十
一二点还不肯入睡,早上九、十点钟也不愿意起床。还有一些老人,为了让孩子好带一些,
会下午早早的让孩子入睡,4,5点钟还不叫孩子起来。所以,我们第一个强调的是作息时间
是不是与幼儿园统一。如果不统一,很多孩子会出现入园生活规律变得混乱,不适应的阶段。
比如,大家睡觉的时候,他不睡。下午大家活动了,他就想睡觉了。大家十一点多准备吃饭
了,可你的孩子十点才起床,十点半才吃好早饭送到幼儿园,幼儿园十一点半就要进餐,你
让孩子吃了一顿马上又接下一顿,他吃的下吗?孩子会觉得幼儿有就是吃饭,睡觉,一点也
没有意思,对不起,换成我,我也不喜欢这种安排。所以,入园前两个月,家长必须调整孩
子的作息时间,让他与幼儿园的时间相一致。
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大家都知道幼儿园作为保教结合的机构,
它会有一套固定的生物钟时间安排。建立孩子科学健康的生活学习时间。幼儿园的时间基本
大致是这样规划的。早上7:30—8:30入园时间,8:30—9:00 桌面玩具,准备活动。9:00—9:45
户外活动 10:00--11:00 上午的活动游戏时间。11:20准备进餐。12:00餐后散步,12:20整理,
午休。下午14:30--15:30 起床,点心。15:30—16:30 下午活动,游戏时间,16:30—17:30 孩
子离园。
这边我会建议家长晚上在9点钟左右就要让孩子入睡,因为从孩子生长学的角度来说,
孩子分泌生长基数最好的时间段是晚上11点钟,而且要是在孩子进入深度睡眠之后。所以,
想你的孩子长得高,长得好,那么九点钟入睡,是最科学的时间安排。其次早上7点左右就
可以叫醒孩子,做好吃早饭和准备工作,在八点半前把孩子送入园,如果你要让孩子尽快的
适应幼儿园,先从调整作息时间开始,不要让孩子错过在幼儿园中最有意思的环节。
很多家长很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好,厕所上不了,那么多小宝宝老师的照顾会不会
不够及时。所以,在入托阶段,家长和老师之间就会有很多的矛盾。孩子尿湿了,老师没有
及时更换,不及时,孩子回家喝了好多水,家长就会质疑,幼儿园老师今天难道没有给孩子
喝水?回家吃晚饭比平时多了,就连贯思维,中午一定没吃好。孩子第一天开心入园,今天
闹着不去,是不是老师或者小朋友欺负他了。就是这些连贯思维,导致我在幼儿教育岗位多
年,发现在托班阶段老师与家长的矛盾是最容易出现的。如果刚入托,我们给予家长正确的
指导,认知幼儿园,以及配合,那么往后的三年家园工作一定相处的融洽,老师家长的配合,
最终获益的就是孩子。好,把话题说回来。说到自理能力,我始终相信,一个能够自己独立
吃饭,入厕,有需要会寻找他人帮助的孩子,不管他在何种环境之下,都能够很好的照顾自
己,还能去帮助他人。爸爸妈妈担心孩子吃不饱,根本的问题,不是老师帮助了多少,而是
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能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的孩子在15个月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吃饭,自
己跑到小马桶拉下裤子上厕所,我要做的只是,在他自己吃饭不能坚持喂自己的时候,最后
关头帮忙喂两口。我一直告诉孩子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为了我。在我家的餐桌上有一条
规则,就是,离开餐桌,就代表吃饭结束了,所以,我尊重孩子。只要你离开,我一定不强迫,
这是一个规则。所以,我很见不得,那些爷爷奶奶为了孩子吃饭追着后面跑,或者开着
电视,边看边哄的行为。从营养学来说,这样的进餐习惯孩子的吸收不一定好,一碗饭你吃
两个小时,这是什么概念,大家都可想而知。所以,入托前,请抓紧这两个月的时间,让我
们的孩子学会独立进餐,哪怕他把桌子吃的一塌糊涂,但是他学会的是照顾自己的技能,家
长要做的无非就是,多收拾一下环境。这个技能学会了,你还会担心他饿着吗?第二个,我
们来说一说入厕。很多孩子上幼儿园都不会上厕所,家长担心孩子如果来不及尿湿了,会感
冒等等。所以,我会建议在上幼儿园前,家长在家训练孩子入厕的习惯。现在天气热了,家
长训练小女孩,只要放上小马桶,告诉孩子,你需要尿尿的时候,去小马桶,并且让孩子尝
试自己托小裤子,可能刚开始,孩子手指的拉力发展的还不够好,不能够很好的帮助自己,
家长一定要给予鼓励,并且适时的帮助,是适时的帮助,不是一开始帮助,而且只是帮助一
点点。其余动作自己完成。刚刚说了女孩子的入厕培养,我们来说男孩子,我总是在幼儿园
看见一个现象,很多男孩子大冬天穿的棉棉的,裤子上没有洞洞,上厕所需要露出大半个肚
子。我一般都会建议,男孩子在训练入厕阶段,非常简单,只要给他的外裤上打开洞洞,相
对大一些,这样男孩子比较容易帮助自己。说到这里,我会建议,家长给刚入托的孩子1.
不要穿背带裤,2.不要穿开裆裤。所以,想让你的孩子在新的环境中更快适应,那么就让我
们一些帮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我们始终相信一个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在哪里他都能够生存。
孩子在家里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看完电视,我想玩玩具,玩好玩具,我想吃
东西就吃东西。但是在幼儿园里有自己的一日常规,孩子们在这个规则中变得不再自由,所
以我来解答,为什么很多孩子刚来幼儿园时候不哭,很多孩子过了段时间开始哭闹,刚开始
吸引是因为,幼儿园有好多玩具,好多小朋友,还有老师,什么都很新奇,但是一周过去了,
孩子们渐渐对幼儿园熟悉,老师就要开始训练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会发现自己再也不能随
心所欲,上课的时候不能离开位置,玩好玩具要整理好,不能自己想跑到滑梯就跑到滑梯,
没有了新鲜感,又出现了许多规则,所以,很多宝宝开始不适应,开始不愿意上幼儿园。所
以,我们家长在即将入托之前,还需要对孩子有一定的规则要求,让孩子适应这则规则,首
先,让孩子明白老师的身份角色,在家里爸爸妈妈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在幼儿园老师是孩子
最依赖的人,家长引导孩子有须有找老师帮助,听从老师的话。其次,在家中,可以把孩子
的生活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吃饭不能看电视,玩好玩具要整理等,让孩子有初步的
规则意识形成。
孩子们没有入托前都是家庭里的宝贝,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爸爸妈妈,六个大人
围着一个宝宝转,所以宝宝很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就好像家里的太阳,要什么给什么,宝
宝基本没有遇见与人相处的问题。但是来到幼儿园,不一样了,那么多家里的太阳,来到一
起,就变成了星星,小朋友之间要交往、要沟通、协调、还要解决问题。所以,很多孩子来
到集体环境中,他会发现,比如,我要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我去抢,别的小朋友会哭,或者
别的小朋友还会抢回来,或者会被打。这些情况都是他曾经不曾遇见的,那他会怎么做呢?
他需要去解决问题,可能刚开始会由老师帮助解决,慢慢的孩子有了经验后就会独立解决这
些交往的问题。所以,很多孩子刚开入园时,总是会因为和孩子的交往,会哭,因为他不知
道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往爸爸妈妈没有给予孩子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所以,在即将入
托前,我会建议家长,尽量多为孩子创造与孩子交往的平台,比如在小区里遇见同龄的孩子
可以引导孩子去打招呼,一起游戏,可能刚开始很多孩子不敢,会怕生,家长可以主动带领
孩子进入群体,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方式,其次,在孩子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家长可以
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让孩子有一定交往的经验。
这四点,就是我们解决孩子会哭闹的根本原因,也是老师解答爸爸妈妈孩子会哭闹的原因。
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给出攻略帮助孩子做好入园的准备,前面我们说的这四点,基本是
孩子的生理方面的准备,那么我们还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的心理做好充分的准备呢?我们
也给大家一些攻略
诉孩子幼儿园有很多的玩具,还有很多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老师会教小朋友好多的
本领,还会带着小朋友玩好玩的游戏。幼儿园食堂的师傅阿姨可厉害了,饭菜做的可
香了,小朋友们都吃饭长得壮壮的……这些语言让孩子心理对幼儿园有憧憬与向往。
反之,家里不能用语言去给孩子形成误导,比如,你再不听话以后给你送到幼儿园里
去,让老师来治你,你不听话老师要骂的,你不乖我去告诉老师等等,幼儿园没有老
虎狮子,所以,这些语言暴力不但不能促进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还会增加孩子对幼
儿园的恐慌。所以,家长们要特别注意。
多道理我们和孩子说,孩子不一定明白和了解,我们也无法事先为孩子创建一个体现
感受幼儿园的环境。所以通过影片的观察,孩子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什么是幼儿园,幼
儿园有什么,我该怎么去面对幼儿园的生活等等,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有一定感知了
解。我们也可以通过影片虚设一些问题,比如,你想妈妈了怎么办?影片里巧虎是怎
么做的,让孩子有心理预备
的时间由短到长,一开始的分离时间不应该过长,这样会不利于孩子安全的建立。慢
慢的等孩子适应了,可以增长入园时间。一般我会这样建议,第一周,早上8点半送
孩子入园,吃完午餐把孩子接回来,在家里进行午睡。第二周,延长孩子在幼儿园的
时间,可以睡晚午觉,吃好点心再接孩子。第三周,让孩子参加完下午活动和游戏后,
接孩子回家。第四周,与幼儿园时间同步。当然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点。家长要与孩
子有充分的信任。说到信任,我们来谈一谈,当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必须要告诉
孩子,爸爸或妈妈去上班了,吃完饭以后妈妈会来接你,你在幼儿园和小朋友还有老
师好好游戏,你很棒,不管宝宝多不愿意分离,又或许,你会认为孩子说了也讲不听,
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你走了,你是会回来的。很多孩子的分离情绪很强是因为,
家长把孩子送来就逃似的跑了,或者老师为了不让孩子哭,就一把夺过孩子,孩子当
然会惶恐,所以,不管孩子情绪如何,请告诉他你要走了,你什么时候回来,不要让
孩子觉得,我妈妈永远不回来了,这样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试想一下,你
和孩子的信任感,你有没有在孩子睡觉的时候,会玩的时候,乘他不注意不告诉宝宝
一声就偷偷离开,所以,很多家长总会问,怎么建立信任感,信任感就是,即使妈妈
离开,宝宝依赖相信爸爸妈妈会回来,那就请你尊重孩子,别以为他小他不懂,请离
开的时候告诉孩子,你什么时候回来。
户外玩一玩,刚入园不适应,一直有情绪,孩子不一定能够发现幼儿园有趣的地方,那
么就乘爸爸妈妈在的时候,多带孩子去观察,游戏。告诉孩子,幼儿园多好玩。
反复问孩子,幼儿园有人打你吗?老师骂你了吗?有没有人抢你的玩具。建议家长不
要用反向的方式去与孩子交流沟通。三岁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听觉和语言做过一个
测试。比如,喜欢爸爸还妈妈,孩子的反应,妈妈。弟弟还妹妹,妹妹。有没有人打
你,打你。明白了吗?孩子们语言回答是直线形的,他们听话也是直接听后面两个字,
有人打你吗?打你,老师骂你吗?骂你。会让孩子觉得幼儿园就是一个抢玩具,骂人,
打人的地方,试问孩子会爱上幼儿园吗?那究竟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给大家一些
技巧。接孩子的时候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特别是有所进步的地
方一定要特别记录,此外,幼儿园门口会有家园共育栏,关注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
游戏的内容,找到与孩子聊天的话题。比如,宝宝今天很棒哦,妈妈看见你学习了新
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或者,今天,妈妈知道宝宝在幼儿园吃饭得了第一名,
好棒,宝宝长大了。宝宝会觉得,妈妈不在,但妈妈都知道我的表现,从而让宝宝增
加安全感,也鼓励宝宝在幼儿园的表现越来越好。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上幼儿园的物质准备
首先,家长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小书包,里面要准备一套换洗的衣裤,建议裤子可以多
候,老师及时更换
床、被子、椅子等。
您和别的宝宝健康请做好体检。体检需要抽血,所以要给宝宝做好准备
为入园手续
少度会有什么症状,等等,记住说的越仔细,老师会注意的地方越多。
系人一定是能够第一时间出现的人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2847342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