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努力让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光

努力让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光

昨日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其中一个讲座指出心理安全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石,心理安全型的课堂,要树立积极的教育观,建立积极的评价标准等。我的理解是,不仅是课堂,还有班级、学校,都是一样,一个安全包容的场域,会让孩子们有安全感,有存在感,进而有归属感。

百度AI对归属感是这么解释的:

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 是心理学和社会学术语,指个体与所属群体之间的一种内在心理联结,表现为被接纳、认同和维系的情感体验。

这抽象术语的后面,藏着很多鲜活温暖的场景:早上低头进校的孩子,在老师一声早上好中抬起了头,绽放了笑脸;转学生第一次在班会上发言时发颤的指尖被掌声抚平;总爱躲在角落的男孩因为第一次站在主席台上集体朗诵而挺直脊背;毕业多年的校友说起母校,眼睛仍会闪现青春飞扬的星光。

那怎样才能提升孩子对学校的归属感,加强学生与学校的情感纽带呢?根据归属感的涵义,我想我们不妨从这三个维度去努力。

让每个孩子都有身份的认同感。就像我们葵园里的向日葵,每一粒葵籽都紧紧相拥,他们经由同一根茎秆吸取同一份土地里的滋养。当孩子们在校园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在橱窗里有自己的作品,在社团里有兴趣一致的伙伴。我们的学校便不再是冷冰冰的名称了。

用接纳与包容滋养成长的勇气。错了没事!”“有进步了正向的肯定,终会化作坚韧的种子,让孩子们安全感满满。接纳与包容,是给予那怯生生的声音一个肯定的大拇指,是给予那一遍遍订正错题的一个鼓励的微笑,是给予那委屈的表情一个大大的拥抱。接纳不是降低标准,而是用不同的尺子丈量成长——就像向日葵从不苛求每片花瓣都朝向正南,只要始终追逐阳光。

让每一个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周一集会取消以往学生单独发言,变成每一个都必须参加的集体节目;运动会上每个人都参加的班级接力;夸夸墙上每期都不一样的榜样人物.....那些曾被忽略的、蜷缩的、颤抖的枝桠,也悄然舒展成一片绿荫。

老师,再见,我爱你哦!童声清脆,如风铃摇曳。这声甜甜的话语,不是终点,而是无数个看见的累积。归属感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它是葵园里那一朵朵金色的花,在彼此的温暖与照耀下,悄悄绽放。

夕阳为门口那大大的校名镀上了一层金边,孩子们指着它雀跃:看,那是我们的光!理想的校园,或许正是如此——每一处角落都流淌着接纳的温度,每一个身影都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