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专栏·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都行动” |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北京市幼儿园保教实践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

专栏·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都行动” |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北京市幼儿园保教实践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

 

编者按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教育强国建设这一重点任务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本身便包含了学前教育强国建设和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步规定。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广大首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深化幼儿园综合改革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入认识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的现实意义,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对学前教育自身发展和学前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的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20251期开始,《学前教育》编辑部联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重点推出专栏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都行动’”,全面梳理不断探索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不断深化以服务实践和激发幼儿园发展为内驱力的教研改革、不断推进学前阶段教师理念与实践相融合的实践经验,系统展现首都学前教育工作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大胆攻坚克难的保教实践。

推动教育强国,落实高质量发展,首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行动!

 

过去十年,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北京市在提升学前教育供给能力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也成为我们过去、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关切。这十年,正是我们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等一系列指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的十年。同时,这十年也是我们落实国家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化教育观念、赋能教育实践、促进反思改进、推动幼儿园保教实践改革不断深化的十年。一直以来,我们不断研究、实践、反思、改变……努力回归教育初心,追求更加科学适宜、符合教育规律的学前教育,成就儿童、成就教师、成就事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幼有所育持续用力。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学前教育发展战略和首都学前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在学前教育系统性、整体性变革的政策推动和《评估指南》的科学导向下,指向幼儿园保教实践的深层变革还需持续推进。回顾北京市过去十年的保教实践改革历程,能够助力我们确立持续用力的焦点和方向。

 

一个核心定方向

以贯彻落实政策精神为基调,探索构建首都特色学前教育体系

 

坚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北京市各项政策精神,以提升保教质量为宗旨,将学习借鉴和本土建设相结合,是北京市幼儿园保教实践改革一贯坚持的方向。在保教实践改革中,我们注重理论引领,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从国际比较、国内分析以及区域内课程发展历史分析等维度,开展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如,自2014年起开展的国际视野下北京市幼儿园课程实践与创新项目中,在国际比较方面,我们选取在幼儿园课程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课程模式作为分析对象,对其教育理念、组织构架、核心内容、实施方式结果评价进行深入剖析;在国内分析方面,我们选取在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过程中较有影响力的课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对北京市幼儿园课程实践的借鉴价值;从区域内课程发展历史分析角度,我们梳理出了北京市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总结了各阶段课程模式的特点,探讨其对课程改革的启示。我们坚持在国际化、多元化、多样化背景下,立足本土、兼收并蓄。在学习借鉴的同时,我们更笃信优秀的课程理论及模式必定是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于是,我们坚持向内寻找首都学前教育的文化根基,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不断站在本土化立场上思考和行动,探索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

 

两大抓手促改变

以改进教师教育实践为焦点,有效推进教育理念落地生根

 

理念与实践间的鸿沟是幼儿园教师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为了弥合理念与实践的差距,北京市尝试以教师专业能力展示和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为契机,以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实验园建设为突破,将教师的关注点聚焦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当中,聚焦到理念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不断推进教师理念与实践相融合。

一方面,以实践展示活动为抓手,促教师观念转变和实践变革。北京市以幼儿园教育活动展示、暑期实训、紫禁杯优秀教师评选展示等活动为契机,引领教师观念更新和实践变革。如,2015年,北京市开展幼儿教师教育活动展示,走进全市各区县、各类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现场,以教师在教育实践现场展现的专业能力为重点,通过现场观察、教师反思、交流研讨三种方式,推动教师将理念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并通过研讨调整下一步实践,形成从理念到实践到理念再到实践的研修循环,促进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最终达到知行合一。2024年,北京市行政、教研部门联合开展幼儿园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以培训夯实基础,以展示促进提升,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培训和展示相统一。活动以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素质、促进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旨,突显学前教育的特点,聚焦活动组织、师幼互动等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重视温暖、积极关系的建立;关注实践导向,体现因地制宜;重视教师对幼儿的持续观察、深入解读和有效支持;聚焦改进保教实践,促进高质量师幼互动,努力探索一线教师保教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另一方面,以试点区、实验园为突破,点面结合,持续深化教育实践改革与创新。为更好地推动《评估指南》的实践转化和落地,北京市开展落实《评估指南》试点区、实验园实践共同体研修活动,推动《评估指南》在实践一线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幼儿园保教实践样态的深度变革,以实证研究为支撑,破解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如,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入选教育部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点区。在实践中,大兴区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坚持以幼儿为本的科学理念,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将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一日生活之中,让生活、游戏及各类型活动更加弹性灵活;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以室内外自主游戏实践与创新为突破点,开展适应首都特点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与创新;坚持教研赋能的发展路径,以园本、班本教研为支撑,为教育改革实践助力、赋能。

 

三级体系保落实

以教研体系及机制建立为路径持续深化学前教研内涵发展

 

聚焦过程,服务实践,营造学前教研新生态是推动、保障和支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19~2024年,北京市持续、深入开展创新教研方式推进北京市全覆盖项目,逐步形成市、区、园三级联片教研管理模式,深化以服务实践、激发幼儿园发展为内驱力的教研改革,建构了横向联动、纵向深入的基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园本教研全覆盖指导体系,包括观察理解幼儿、教育环境创设、师幼互动、家园共育等内容。我们依托全覆盖教研机制,由行政部门统筹、业务部门专业引领,以幼儿园为主体、区域教研为枢纽,利用优质资源带动,结合首都学前教育事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开辟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激发教研新动能。项目注重发挥优质园所示范和龙头作用,辐射带动薄弱园;注重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线上线下为全覆盖教研提供便利条件。

持续深化学前教育教研改革,需扭转功利化倾向扎根一线,研究解决幼儿园实践问题,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教研工作是激发学前教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落实科学理念、改进教育过程、提升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推进教研工作转型是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2024年,北京市级教研部门发布《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关于加强和改进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建议》,在实践中更加倡导并践行创建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教研文化,扭转教研重成果轻过程、重权威轻实证、重形式与数量轻实效与质量等风气。我们坚持以解决保教实践问题为核心、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要务,强化教研队伍建设,创新教研机制与方式,下移教研重心,聚焦实践问题,着力观念更新,以研究引领发展,为保教质量提升起到发挥专业引领、培育专业队伍、提供专业支撑的独特作用。

 

四项研究练队伍

以专、兼职教研队伍建设为依托深化研生、研学、研师、研研

 

教研员队伍在推进教育实践改革、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为此,2013年至今,北京市持续推进学前教育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项目工作。以专、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为依托,持续开展针对幼儿学习发展规律、幼儿游戏、儿童观察与分析、幼儿园管理等多个主题研究,通过研生、研学、研师、研研,深入把握幼儿学习和教师发展的科学规律,以更好地发挥教研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能,为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兼职教研队伍由五大领域教研组、幼儿园管理教研组、儿童学习故事教研组、游戏教研组、家园社协同教研组构成。其中,五大领域教研组以探索儿童发展规律及学习方式为核心,总结提炼各领域核心经验,探究适宜的教育支持策略;幼儿园管理教研组基于《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深化幼儿园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园长领导力发展特点及提升路径;儿童学习故事教研组以转变教师的儿童观和评价观为支点,支持教师大胆放手,激发幼儿内在的力量,通过一个个学习故事看到幼儿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在保教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观察、倾听和解读幼儿,努力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优长和独特潜能;游戏教研组致力于探索游戏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研究游戏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同时关注游戏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家园社协同教研组致力于强化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幼儿德育研究,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同时探索家园共育的创新模式与有效途径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六个转变显成效

以深刻转变教育观念为旨归,实现教师理论与实践知行合一

 

随着学前教育教研的系统变革、教师研究的深化与基本素养的持续提升、课程研究与实践的持续深入以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转化与持续推进,北京市形成了市级引领、区域统筹、园所协同,教研员、保教干部、一线教师共研共实践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生态,学前教育事业从理念到实践发生着持续而深刻的转变。

转变一: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发生转变。教师将幼儿视为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个体差异,鼓励并支持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进一步重视生活与游戏的价值,寓教育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

转变二:师幼关系发生转变。良好的师幼关系是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重要基石,没有有意义的关系,就难有有意义的教育。教师从注重作为主导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转变为更加注重观察倾听、分析理解、回应支持幼儿,建立起幼儿主动探索、教师跟进支持的新型师幼关系,实现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成长。

转变三:对环境材料的认识视角发生转变。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不断走向儿童视角,教师给予幼儿充分参与、表达和决策的权利,注重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而不断动态调整。师幼在彼此倾听与呼应的过程中共同建构丰富、温馨、具有归属感的环境。

转变四:教育方式发生转变。幼儿园各类型保教活动更加注重以幼儿为本、教师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教师更加关注幼儿的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以及幼儿在尝试、探究、试误等过程中的经验建构。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注重观察、倾听、理解幼儿的行为和需求,适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践行最近发展区理论,促进幼儿经验获得连续性、整体性的发展。

转变五: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发生转变。教师更加重视幼儿在生活中的自主性,支持幼儿参与一日生活中与自己相关的决策,引导幼儿在感受和体验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园所进一步强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建构符合园所实际特点、相对稳定又具灵活性的一日生活安排,注重探索一日生活各类型活动的独特价值,开展适宜性教育,支持幼儿可持续发展。

转变六:保教管理方式发生转变。在保教管理方面,园所更加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和专业兴趣,凸显教师作为保教实践的建构者、实施者的重要地位,不断优化保教管理制度,放权与赋权并行,切实提升教师在保教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管理为实践服务、为教育质量持续提升赋能。在保教质量评估方面,注重以落实《评估指南》为指引,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以评研学、以评促学,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幼儿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十年来,我们孜孜以求,只为做更有温度、深度、广度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必然要求。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生命线,把促进公平融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努力实现从有园上上好园的根本性转变。保教实践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任务,是一场需要行政、教研、园长及保教干部、一线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的久久为功的工程。未来,我们将不断努力营造共育共享的浓厚氛围和教育生态,坚持科学导向聚焦保育教育实践过程,探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有效途径,助力首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