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执行力差的背后,是管理的五个“缺失”
执行力是“做”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员工的“做不好”,往往是管理者“管不到位”的映射。
执行力差,表面看是员工的问题,但究其根源,往往在于管理环节的漏洞与不足。下面这五个关键的“缺失”构成了执行力低下的核心原因。
01
目标缺失:方向模糊,执行无锚点
1.表现:员工不清楚具体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何时完成。目标要么过于宏大抽象(如“提升客户满意度”),要么模糊不清(如“尽快处理”),要么朝令夕改。
2.对执行力的影响:
迷茫困惑:员工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像在黑暗中摸索。
资源浪费:精力分散在错误或不重要的事情上。
推诿扯皮:目标不清为责任不清埋下伏笔,成为互相推诿的借口。
缺乏动力:无法衡量进展,难以获得成就感。
3.管理的缺失:
管理者未能设定清晰、具体、可衡量、可达成、有时间限制(SMART原则)的目标。
目标未能有效分解到团队和个人。
目标沟通不充分,员工不理解目标的意义和价值。
目标设定脱离实际,缺乏可行性。
4.弥补之道:
管理者必须成为目标的“清晰定义者”和“坚定传达者”。运用SMART原则,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量化标准、完成时限,并确保每个相关员工都充分理解目标的内涵、背景及其重要性。定期回顾和校准目标。
02
责任缺失:权责不明,执行无主体
1.表现:“这事归谁管?”不明确。责任重叠(多头管理)或责任真空(无人负责)。员工不清楚自己的权限边界。
2.对执行力的影响:
“责任稀释效应”:人人有责等于无人负责。遇到问题互相观望,无人主动担当。
行动迟缓:需要反复确认权限或等待指示,错过时机。
积极性受挫:即使想负责,也可能因权限不足或担心越界而畏手畏脚。
扯皮内耗:问题出现后,首要任务是寻找责任人而非解决问题。
3.管理的缺失:
组织架构或岗位职责描述不清、不更新。
分配任务时未明确指定唯一负责人及其权限。
管理者越级指挥或包办代替,导致直接责任人形同虚设。
缺乏有效的授权,员工缺乏必要的决策空间。
4.弥补之道:
管理者是责任的“明确划分者”和“坚定捍卫者”。清晰定义岗位职责和任务归属,确保每项关键任务都有明确且唯一的责任人(RACI模型:谁负责、谁批准、咨询谁、告知谁)。充分授权,明确决策边界,让责任与权力对等。营造“责任在我”的担当文化。
03
流程缺失:方法混乱,执行无章法
1.表现: 没有标准化的工作方法、操作规范或协作流程。员工凭经验、感觉或个人习惯做事。信息传递不畅,协作效率低下。
2.对执行力的影响:
效率低下:重复试错,摸索前进,浪费大量时间成本。
质量不稳定:结果好坏高度依赖个人能力和状态,波动大。
新人难上手:缺乏指引,学习曲线陡峭,融入慢。
协作困难:接口不清晰,交接混乱,互相等待或冲突。
风险增加:关键步骤遗漏或操作不当的风险升高。
3.管理的缺失:
忽视流程梳理和标准化建设(SOP)。
流程设计不合理、冗余或过于僵化。
未能将最佳实践固化为流程。
缺乏对流程的培训、宣导和监督。
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4.弥补之道: 管理者是流程的“设计师”和“优化师”。识别核心工作,建立清晰、简洁、高效的标准化流程(SOP)。确保流程可操作、易理解、好执行。定期审视和优化流程,去除冗余环节。加强流程培训和宣贯,确保员工掌握正确方法。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04
反馈缺失:结果未知,执行无闭环
1.表现: 员工做完工作后,得不到及时、明确、具体的评价。做得好不知道好在哪里,做得差也不知道差在何处、如何改进。缺乏定期的绩效沟通和辅导。
2.对执行力的影响:
动力衰减:努力得不到认可,错误得不到纠正,挫伤积极性。
重复犯错:不知道错在哪,无法改进,同样问题反复出现。
方向偏离:无法及时校准行为,可能离目标越来越远而不自知。
焦虑与猜疑:不清楚自己在管理者眼中的位置,产生不安全感。
失去学习成长机会:缺乏从经验中学习和提升的途径。
3.管理的缺失:
管理者吝于表扬或批评,或反馈方式不当(如只有批评没有指导)。
缺乏有效的绩效跟踪和评估机制。
反馈不及时,时过境迁,失去意义。
反馈过于笼统(如“干得不错”或“还需要努力”),缺乏具体事例和建设性意见。
忽视过程反馈,只关注最终结果。
4.弥补之道: 管理者是绩效的“及时反馈者”和“成长教练”。建立常态化的绩效沟通机制(如定期1对1面谈)。反馈要遵循BIC原则(行为Behavior-影响Impact-后果Consequence),具体、及时、客观、建设性。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关注过程,及时纠偏。让反馈成为员工成长的催化剂。
05
示范缺失:言行不一,执行无榜样
1.表现: 管理者自身不遵守规则、不践行价值观、执行力差。说一套做一套,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先违反。缺乏担当,推卸责任。
2.对执行力的影响:
信任崩塌:管理者失去威信,指令缺乏公信力。
规则失效:员工认为规则只是摆设,可以效仿管理者不遵守。
价值观混乱:
员工对倡导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行为无所适从。
士气低落:员工感到不公平,积极性严重受挫。
上行下效:管理者的不良行为会被员工模仿放大。
3.管理的缺失:
管理者未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管理者自身执行力差,拖延、推诿。
管理者言行不一致,价值观与实践脱节。
管理者缺乏担当,功劳归自己,过错推下属。
4.弥补之道:管理者必须是“以身作则的标杆”和“文化的践行者”。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且做得更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流程。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塞责。言行一致,践行公司倡导的价值观。用行动而非口号赢得尊重和信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总结一下
目标缺失:让执行失去方向;
责任缺失:让执行失去主体;
流程缺失:让执行失去方法;
反馈缺失:让执行失去校准;
示范缺失:让执行失去灵魂。
提升执行力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反求诸己,从完善自身的管理行为开始。通过设定清晰目标、明确划分责任、建立高效流程、提供及时反馈、做到以身作则,管理者才能为员工营造一个“能执行、愿执行、会执行”的环境,将执行力内化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执行力,归根结底是“管理力”的体现。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