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育观点,对当代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这些观点、理念不仅适用于学校教育,同样对家庭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事实上,我们寻找家庭教育的方法,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从学校教育中借鉴,如让孩子做积极的事情,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关键在为孩子的成长创造积极的环境。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作为教师、家长,我们要做的是激起孩子的探究欲望,有好奇才会感兴趣,才会自主探究。
成人是“引路人”:
一是让孩子行走在健康的、正常的轨道,人生价值观不能偏航;
二是保持孩子的兴趣;
三是及时给予指导,兴趣不能大于自己的能力。
孩子的习惯,最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先入为主,家庭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较小年龄时,家庭就是最好的学校,社会上很多人对小学生、幼儿的“择校”本质上是走偏了路,以自我安慰法告诉自己和孩子,为孩子选了好学校,以此来推脱在家庭教育中的失职、失责。
另一方面,从现在的教育理论分析,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是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先要了解孩子,而不是家长的一厢情愿。习惯是成长的表现。
按照杜威的理论,习惯是一种成长的技能,是行为中的效率,是利用环境达成目的的能力。
什么是习惯?
就是习以为常,主动适应环境。
习惯也包括智力的习惯,如果习惯与智力脱钩,就容易变成呆板的行为,所谓“坏习惯”就是没有智力参与,违背有意识的思考作出的决定,习惯也是发展的。
教育,就是扩展发展的边界,为此增加可能性。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