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的5个坑,正在毁掉孩子
1
1. 陪伴孩子时敷衍,不用心
有效的陪伴不是敷衍、更不是走走形式,而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真正陪伴孩子度过一段难忘又快乐的时光。
2. 陪伴孩子的时候,经常打断他
陪伴孩子时,父母一定要知进退,给孩子留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当孩子沉浸于一件事时,你的“插手”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情,更会毁掉孩子最宝贵的专注力。
3. 陪伴缺乏耐心,情绪不稳定
陪伴的确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它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细心和爱。
而父母拥有稳定的情绪,才是和孩子长久和谐相处的前提。
4. 陪伴的时候,不停讲道理
陪伴的时候,大人说教不停,在孩子眼里,就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压迫和命令,只会把他们的心越推越远。
而真正高情商的陪伴和教育是一场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是学会共情、真心的接纳孩子,引导孩子慢慢进步。
5. 过度陪伴,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
要知道,陪伴不等于陪同,更不等于监督和干预孩子的人生。
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保持一定的界限感,才能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更稳定长久的陪伴。
0-3岁启蒙阶段,陪伴是亲密的爱
2
0-3岁,是孩子身心成长最重要的时光,也是安全感形成的关键阶段。
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爱,比如拥抱、微笑、对视、哭闹时的温柔爱抚,多花一些时间和他在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
而且,父母一定要无条件接纳孩子,正视孩子的各种情绪,让孩子感受到你全心全意的爱。
一旦孩子的安全感缺失,是一生都弥补不回来的。
从小就感受到父母爱的孩子,独立性会更强,内心更强大,将来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崩溃。
4-6岁是童稚阶段,陪伴是探索
3
4-6岁可以说是孩子好奇心最旺盛的阶段,他们对一切的未知都充满了好奇。
父母平常也可以多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很多受益一生的爱好都是在这个阶段培养起来的。
7-9岁是探寻阶段,陪伴是欣赏
4
这个阶段,孩子刚刚进入小学低年级,正在适应一个全新的成长环境。
而父母对孩子的完美期待也开始出现落差。
这个时候,父母要放下焦虑和高期望,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孩子。
平常要擅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孩子有一点进步,也要学会鼓励,这样孩子才会树立起自信,一点点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10-12岁是成长阶段
陪伴是理解和放手
5
这个阶段比较微妙,孩子正处于迈入青春期的前期,独立意识增强,对待事情常常有自己的见解,也开始和父母出现代沟。
这个时期的父母,要试图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要总以权威压制他,要多给他试错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只有足够独立的孩子,未来才能有充足的底气,去面对未来的雨雪风霜。
13-18岁是青春期阶段
陪伴是沟通和尊重
6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愈加成熟,不少内在的叛逆开始外显。
陪伴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避免“硬碰硬”。
父母可以定期的和孩子聊天谈心,避免一张嘴就说教,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共同解决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一定要珍惜这最后的陪伴机会,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习惯、性格、三观会基本定型,影响一生。
来源:幼儿园教学资源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