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听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总是习惯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姿态,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指导和教育孩子。
但是,即便如此,也有一部分孩子仍然我行我素。
如果,孩子有这3种表现行为,父母不去纠正,等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间,孩子将来一定会吃大亏。
得不到东西就习惯耍赖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和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问题是很严重的。
经常见到一些孩子,看到别人好玩的玩具,就一定要自己买一个;
父母不买他就习惯耍脾气威胁父母,而且这样的孩子经常说这样的话:“如果你不…我就…”
孩子之所以有上面这些表现,都是家长在陪孩子玩耍的时候,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着孩子,才让他敢肆无忌惮地耍赖。
面对孩子的哭闹,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妥协。父母的妥协,基本上出于以下两种心理。
1、见不得孩子难过。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手心之宝,恨不得天天抱着来疼爱,哪能让他有半点委屈?
尤其是老人带孩子的时候,他们不希望孩子哭,更加见不得孩子哭。
只要孩子一哭,第一反应就是如何让孩子不哭,马上缴械投降。
长久下来,会给孩子一个错觉,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只要我一哭,想要什么就能得到。
2、害怕丢面子。
孩子在家,你爱哭就哭,可一到了外面,大庭广众之下,孩子一哭,父母就会感觉特别掉面子,于是索性干脆满足他。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却又不能妥协,不打不骂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呢?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对待哭闹的孩子:
“不要打,不要说,不要走开,只做一件事,就是一定要陪伴他,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你要闹就闹吧。”
大人的态度很重要,如果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原则,孩子就有无数种方法让你打破原则。
怕吃苦,做事情没有恒心
作为家长,越是深爱着孩子,就越要教育他从小学会“吃苦”。
但是,现在的孩子特别怕吃苦,之前曾经有媒体报道:
在一个夏令营活动中,一个初中男孩第一天到了营地就发脾气,嫌弃夏令营住宿条件差、没有空调、没有电梯,当晚就拿上行李回了家。
还有的孩子抱怨学校的伙食太差,嫌弃饭菜没有油水,没有一点味道,逼着父母要么去送饭,要么自己去私人饭馆点菜吃。
现在物质生活虽然普遍丰富了,满足孩子吃穿用度等基本需求早就不成问题,但孩子娇贵、怕吃苦也是一个大问题。
寒门出贵子,贵在孩子吃苦奋斗的精神。
最可怕的莫过于,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精心”培养出了只会张嘴“买买买”的“富二代”。
生活上不能吃苦,学习上也不愿吃苦。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的演讲中,这样说道: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
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现在有很多孩子,特别怕吃苦,缺少恒心和毅力,只要遇见一点点困难,就想着逃避。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很难会有出息。
一定要告诫孩子:千万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里选择安逸,别在该学习的岁月里放弃读书。
就像那个曾经意气用事的“高考0分少年”徐孟南。
2008年的他,豪言壮语,用0分考卷狠狠地抨击应试教育;
2018年的他,重回考场,用行动来忏悔年轻时疯狂的自己。
这10年里,他组装过广告箱、制造过井盖、甚至还离过婚,经历了太多生活的艰难和苦头。
读书时、高考时,那些所有没吃过的苦,如今都加倍地还给了他!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多年后你会发现,那些年苦读的岁月,只是你此生承受的最轻的苦。
作为家长,别舍不得让孩子吃苦,那是他早晚要走的路。
对长辈缺乏尊重,没有教养
父母教育孩子,最失败的结果,就是你的孩子越来越不尊重你。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一不高兴就对父母发脾气;年龄大一点的,父母跟他说话常常被无视、回怼、顶嘴,对父母讲的道理、建议更是不屑一顾。
这让许多家长着实委屈:我这么爱孩子,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什么还换不来孩子对我基本的尊重?
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身上,恰恰出在父母身上。
很多时候,父母打着释放孩子天性的旗号,让孩子肆意妄为,往往养出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
一个孩子缺乏教养,往往会有这样的表现:
自私,眼里只有自己,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说话的时候没有分寸,不懂得尊重别人;
不懂得收敛自己的情绪,乱发脾气……
一个缺乏教养的孩子,即使家庭再富有,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一个人的教养,犹如人的第一张名片。
有教养的人,让人如沐春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欢迎。
孩子的行为,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孩子身上藏着父母最真实的品行。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更加会不加思索地模仿起来。
吸收性心智告诉我们,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你暴露给孩子是什么样,他就会吸收什么样。
父母的修养,就是孩子的教养。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教育孩子也要把握时机。
当孩子有这3个表现的时候,一定要多加重视,你不纠正孩子的行为,将来肯定吃大亏。
来源:每日蒙台梭利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