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41个科学探究创意活动,拿来就能用!

儿童天生就是科学家。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不断地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和了解这个世界,大到宇宙星空,小到树叶沙粒,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操作、探究和学习科学。在幼儿园所有的学习活动中,没有哪一种活动能像科学探究一样如此贴合幼儿好奇的天性和需求,贴合幼儿学习的特点,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走进科学的殿堂。

 

——引自《做做玩玩学科学》

《做做玩玩学科学: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
董旭花  李芳  李静  著
万千教育  出品
点击图片购买↑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就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本书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呈现了幼儿园典型的7大主题内容41种科学探究性游戏,并且每种探究性游戏都包含活动建议、观察指导要点、拓展与替代、家庭延伸活动、相关经验、核心科学概念、探究过程与方法、教师困惑与对策以及知识小百科等9个部分。此外,本书还配有23个小视频上百张彩色照片,生动地再现了幼儿是如何在大自然和实际生活中进行探索和学习的。
阅读本书,幼儿教师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游戏活动资源,更可以从中提升自己和幼儿的科学素养!

 

 

董旭花:山东女子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李 芳:山东省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园长,山东省百佳园长,济南市百佳教师。

 

李 静:山东省济南市育贤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济南市优秀教师,济南市名师人才建设工程人选。

 

写作的缘起

很多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朋友都知道我是研究幼儿园游戏的教师,这得益于我与我的团队在游戏领域持续多年的实践研究,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果。其实,我在山东女子学院还教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我与幼儿科学教育结缘已经超过30年,有着极深的感情。
不仅如此,教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经历也在不断改变我的思维和对万事万物的态度,塑造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然观。教学相长真的太有道理了,教师往往认为自己在塑造学生,其实很多时候却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塑造。
2011年,我们团队与“万千教育”合作了《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一书,感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刘占兰老师为这本书写了“推荐序”。这本书因为包含了很多实用而有趣的科学小游戏而被广大幼儿教师喜爱。时光荏苒,转眼距离这本书出版已经超过了10年。
2020年,当“万千教育”的高君老师请我们重新修订时,我们团队反复讨论,并不满足于修订和补充一些科学游戏案例,而是期待把更多的对于科学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呈现给大家,于是就有了本书。对6岁以下的儿童来说,提升科学素养的最适合途径是游戏,尤其是科学探究性游戏。

本书的主题和框架

本书包含七个主题,这些主题非常具有典型意义,基本涵盖了幼儿生活中遇到的基本科学内容。
  • 主题一  大自然的色彩
  • 主题二  玩在自然中
  • 主题三  我的地图
  • 主题四  小小调查员
  • 主题五  声音的乐章
  • 主题六  光影大世界
  • 主题七  玩具动起来
每一个主题都包含主题导引核心活动介绍,主题导引主要说明该主题的独特意义和核心目标,尤其提示各位教师需要关注本主题实施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在“主题二 玩在自然中”,主题导引提示教师“在实施本主题每一个科学探究活动时,都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调动其多种感官在自然中感知、体验、玩耍……”,这样的提示会避免教师陷入科学知识教授的误区,明晰亲历过程和运用感官观察、体验对幼儿科学学习的重要性。
每一个主题都包含多个核心活动,每个活动除了介绍适合的班级和活动准备外,还提供了活动建议、观察指导要点、拓展与替代、家庭延伸活动、相关经验、核心科学概念、探究过程与方法、教师困惑与对策、知识小百科

 

 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部分,主要围绕探究性游戏活动如何开展来给予幼儿教师一些操作性建议。有些活动是按照活动开展的前后脉络提供的建议,有些活动可能包含很多平行的小游戏,而每个小游戏都比较简单,不需要再写出开展的具体过程。
此部分仅仅是“建议”,并非是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所以写得简略一些,希望给教师提供更多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在我们给出的枝脉上生长出自己的“枝叶花果”。有一些活动内容很丰富,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随幼儿的兴趣,生成更丰富的主题或项目活动。

 

 观察指导要点

观察指导要点部分,主要针对探究性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和观察什么,以及教师指导的重点和方法提出的建议。比如,“主题二 玩在自然中”的“我的树朋友”活动,其观察指导要点部分提示教师“和大树交朋友的过程正是幼儿调动各种感官观察、触摸、了解大树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每一棵树的树干、树枝、树叶,以及它们的颜色、形状和纹理。除此之外,还应进行对比观察,在对比的过程中发现每一棵树的与众不同之处。观察了解花花草草的过程也是如此,教师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支持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探索”。

 

 拓展与替代

拓展与替代部分,是对探究性游戏开展的活动建议部分的补充,即这样的游戏还可以利用哪些资源,设置哪些场景,如何开展得更丰富,尤其是对于资源匮乏的幼儿园,开展此类活动时教师还可以怎么做。比如,“主题二 玩在自然中”的“泥巴乐”活动,其拓展与替代部分提示教师:
  • 如果幼儿园里极少有裸露的泥土,大都是沥青地面和塑胶地面,教师不妨带幼儿到附近的社区或公园找找看;
  • 寻找泥土的过程一定会涉及干净与脏的话题,教师可以在某些时候和幼儿一起讨论关于泥土脏不脏的问题,也可以拓展到有关泥土污染的问题,帮助幼儿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 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故事《小泥人》《泥将军》《会痛的泥娃娃》等。

 

 家庭延伸活动

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亲密伙伴,所以家庭延伸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延续。家庭延伸活动部分,就是提示家长可以在家庭与幼儿开展的有趣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助于幼儿科学探究经验的拓展与深化,又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提升家庭中亲子陪伴的质量,当然也有助于家长科学素养的提升。比如,“主题二 玩在自然中”的“泥巴乐”活动,其家庭延伸活动就提示家长:
  • 周末天气温暖、晴好的时候带幼儿外出到沙滩、田间地头走一走,若能赤足走,感觉会更好;
  • 每到一个地方都和幼儿一起收集当地的泥土留作纪念,或带到幼儿园,注意贴上时间、地点、名称,最好用透明玻璃瓶;
  • 在家里和幼儿一起种植花草,观察不同的花草对于土壤的不同要求。

 

 相关经验

相关经验部分,旨在帮助教师分析幼儿通过此探究性游戏活动可以获得的发展经验。每一个活动都可能包含几个探究性游戏,所以幼儿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获得不同的经验。
比如,“主题二 玩在自然中”的“泥巴乐”活动,包含“不一样的泥土、泥土中有什么、泥土有什么用、和泥、泥画和泥塑、摔泥炮”等七个小活动,所以,幼儿可以获得的相关经验包含以下几方面:
  • 观察和比较泥土的颜色、硬度、颗粒的粗细等外显特征,丰富对泥土多样性的了解;
  • 感知发现泥土中有很多东西(如植物的根、小石子、小虫子或蚯蚓等),满足好奇心,萌发探究欲;
  • 用水和(huó)泥,感知和体验其中独特的触感,以及水和泥不同比例带来的不同结果;
  • 感受玩泥巴的无限乐趣和创意,用泥巴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 欣赏泥塑作品,感受中国民间工艺品的无限魅力;
  • 在挖泥、玩泥和泥塑的过程中学习选择和使用工具,感受工具的重要性。

 

 核心科学概念

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俊老师认为,核心科学概念是指学科中的关键概念,具有重要的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功能。核心概念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能够反映学科最基本的结构,在学科中具有代表性。本书“核心科学概念”部分,旨在帮助教师分析此活动所涉及的核心科学概念有哪些。
比如,“主题二 玩在自然中”的“泥巴乐”活动,其涉及的核心科学概念包括泥土的形成、泥土的种类、泥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泥水的比例会影响和泥的结果等。这些核心科学概念不需要教师一一向幼儿讲解说明,更不需要让幼儿记住并表达出来,而是在一系列探究性游戏中让幼儿充分感知和体验,通过亲历探究过程进行了解。

 

 探究过程与方法

幼儿的科学学习不是“听讲”和“记忆”,而是做科学,幼儿做科学具有突出的游戏特点,尽显其童心与童趣。尽管如此,教师仍需要把握幼儿科学素养提升的核心,让幼儿的探究性游戏蕴含丰富的科学探究元素。每一个活动包含的“探究过程与方法”部分就是帮助教师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经历的探究过程,以及所学习的科学探究方法。比如,“主题二 玩在自然中”的“吹泡泡”活动,其探究过程与方法包含以下内容。
  • 自制泡泡水的过程是幼儿发现、判断并找出问题所在的过程,比如,为什么吹不出那么多泡泡、泡泡为什么一会儿就破掉了,等等。多样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更多的尝试和探究,并自然运用比较的方法积极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科学经验。
  • 幼儿在探索吹泡泡的过程中,观察、比较吹泡泡工具的不同,分析、发现工具共有的特征,进而提高其收集信息、判断推理的能力。
  •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吹泡泡活动不仅落实在“吹”上,还注重幼儿的探索方法和科学情感态度。幼儿通过亲自配制泡泡水,制作吹泡泡工具,玩吹泡泡游戏等,一步步尝试、质疑并开始在各种现象之间建立新的联系,逐渐认识到物体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对于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清晰地把握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独特性,真正实现科学教育理念的落地实施。

 

 教师困惑与对策

在任何一个探究性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都可能存在一些困惑,这些困惑可能来自资源的不足,也可能来自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幼儿的某些脱离目标的行为,不知道如何推动幼儿持续、深入地探究,还可能来自不知道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形成家园共育合力。
比如,“家长反对幼儿玩土,觉得会把衣服弄脏,怎么办?”“当幼儿制作的泡泡水吹不出泡泡,他们急躁放弃怎么办?”“在运水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沉浸在玩水的活动中,忽略了对运水工具适宜性的探究怎么办?”……针对教师的困惑给出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从而更好地应对教育实践中形形色色的问题。

 

 知识小百科

知识小百科部分,旨在解释活动涉及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帮助教师理解和丰富科学知识方面的储备。比如,泥土从哪里来?泥土里有什么?为什么要净化水?生活中的自来水是如何净化的?为什么蒙住眼睛后身体会失去平衡?……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教师只有储备更多的科学知识,才能更从容地应对幼儿的“十万个为什么”,也才能更敏感地把握科学教育的契机,引领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
 

写 在 最 后

我们从2020年年初开始酝酿和撰写本书,其间,经历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重障碍和磨砺。居家隔离期间,网络上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种种声音铺天盖地地传来,令我们备受困扰和折磨……这个过程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网络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辨析和理性思考:网络上的哪些内容属于科学知识?每个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应该以怎样的科学态度对待病毒、病毒传播、病毒预防与疫苗?如何辩证地思考和对待网络上的不同声音?……科学素养这个话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
感谢我的合作者李芳园长和李静园长,这不是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本书的写作过程一如既往地辛苦并快乐着。有一段时间,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在公园里聚会—— 一方桌、一壶茶、几本书,和着自然的鸟鸣与蛙叫,我们静静地推敲着活动设计,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尽可能实际而有效的建议。
一起交流探讨的日子
对于本书的探究性游戏,我们并不满足于设计方案,而是尽可能落实到幼儿园的实践中,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修改和完善。
扫码书中二维码,查看活动小视频
本书非常棒的一点在于,它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还配有23个小视频,以帮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探究性游戏的开展。大家扫描书中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这些小视频。这些小视频的录制和照片的拍摄并不容易,感谢山东省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山东省济南市育贤第一幼儿园、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贤实验幼儿园、山东科技大学幼儿园、空军济南蓝天幼儿园、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幼儿园的所有园长和老师们。
 
 
 
 
小视频《盖房子》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还做了大量的调查与访谈,以了解幼儿园教师在科学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这些参与调查的教师来自:山东省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山东省济南市育贤第一幼儿园、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贤实验幼儿园、山东省商务厅幼儿园、山东科技大学幼儿园、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育晖幼儿园、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御景园、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翡翠华庭园、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锦绣城幼儿园及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学前教育研究院……此外,为了保证“知识小百科”的内容科学准确,我们特地邀请了河北容城中学的陈美艳老师进行审校。在此,我们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感谢“万千教育”的高君编辑,从选题立意到成稿的每个环节,她都提出了很多细致而专业的建议,给予我们有力的支持。因学识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董旭花
2021年8月于泉城济南
  • 41种探究性游戏涉及幼儿园的7大科学主题活动,在自然和生活中提升师幼科学素养。 
  • 23个小视频+上百张彩色图片,生动再现幼儿的探究过程。
  • 每种主题活动均包括活动建议、观察指导要点、教师困惑与对策等9个部分,给教师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
  • 适合幼儿教师和家长阅读、拿来就用的资源书。

来源:幼师口袋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