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酒店里,晚上要睡觉的点了挺累的,就在这时孩子在床上小便,床单和枕头都尿到了,我就很生气,说话大声了点。
因为平时都教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要去厕所或者要说出来。后来再问他要小便应该去厕所吗?他都还是说“不”。第二天早上又发现被子上又有两处尿迹。
如果我们过度的去关注一个问题,让孩子去注意,孩子反而更加在这件事情上有错误的产生,也就是说我们的关注反而加重了他的问题严重性~
孩子只有感觉好的时候,他才能够做的更好。我们的关注有时候只是加深了孩子的紧张感。越想让他有正确的表现,她就越往相反方向表现。
那应该怎么办呢?心里确实是很生气的,也很难遮盖那种情绪,平时已经不给他压力了,他不要穿内裤,就顺着他,到现在已经不小了还是一天24小时都是纸尿裤,如果小便在地上,从来不说他的。
所以,父母更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示范和引领带动~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鲁道夫的雷克斯
建议有机会参加一下《善解童贞》的共读,或者看看《善解童贞》那本书,会给你答疑解惑的。
在建立正确和正常的如厕问题上,大人一定要有耐心。
孩子偶尔在想大便的时候说出来,我们都是表扬他的,但是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不说话,拉在纸尿裤里,就赶忙抱他去马桶上坐一会,从来不说他你怎么又这样类似的话,半年过去了却也不见有改变。
同时也多了解孩子的性发展规律。
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一个过渡阶段,但是有的时间会长有的时间会短,孩子在这个阶段也是在自我探索"便意"的这个临界点呢~
等到感受成熟了,我们再善加引导,他们也就自然会如厕了,那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和平静。
也可以多一些方法,比如说榜样的作用,让孩子去模仿,
或者可以去看一些绘本~互动式的阅读,让孩子了解相关的知识。
我也会时不时问问他要不要换上内裤,上面有他最喜欢的车子的图案,却从来都是拒绝的,只好再收起来,换上纸尿裤。
不然就是光屁股,离不开纸尿裤,训练都是失败的。他也不觉得尿湿了或者大便在身上不舒服,他就喜欢穿重重的,脏脏的纸尿裤。
所以我们也可以针对各自的情况和孩子去适用,这就需要我们更加主动的了解孩子,观察孩子,也认识到自己孩子的天性,并且找到最适合那个跟孩子沟通的方法。
我建议如果纸尿裤脏了帮他换掉,但是不勉强他脱离纸尿裤~
绘本读了《是谁恩恩在我的头上》,小熊系列上厕所,便便回家,这些都读了很多很多遍了 这孩子这方面管教太难了。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长发展过程,也许他的这个过程相对长一点吧,那我们就保持耐心。
这就是现状,没有勉强他,就一天到晚穿着纸尿裤。不知道在家呆的时候是不是给他光屁股比较好。
培养孩子良好的如厕习惯是戒掉纸尿裤最重要的一步,要让宝宝在想尿尿或是大便的时候有意识地想到去厕所,家长要多去引导,问问孩子是否想去厕所,或是给孩子买一个专属的可爱小马桶。
白天也要给宝贝穿上内裤,这样就算尿湿了他自己知道不舒服,以后自己也会慢慢学会在马桶里如厕的。
没有给他买一个小马桶,就买了一个坐垫架在大人的马桶上,有阶梯可以爬上去的。然后小便可以站着尿在小塑料桶里。
问他要不要大便或者小便,他都不能如实回答,说了不要不要,但是很快就拉出来了。内裤坚决不要穿,他会说“我要穿纸尿裤”。于是就只能换上纸尿裤。
有时候纸尿裤也不要换,已经重得掉下来了,有2公斤重了,就是不给换,就是要穿尿湿的不舒服,他反而觉得舒服。孩子太与众不同,太考验人耐心了~
那你可以试着给孩子买一个专属的小马桶,跟他一起去挑。
而且引导他,"小朋友长大了都是要自己穿内裤的,穿内裤的小朋友才是大孩子!"
关于这个感受也可以慢慢的引导,经常给他换纸尿裤,然后用语言跟他沟通,告诉他这样穿的内裤才是舒服的。
我们试着跟孩子多沟通多说话,哪怕他不能跟我们回馈,不能跟我们对话,我们也可以多说话,把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告诉他~
可以带他去超市看看,但是我心里有一种感觉就是他多半会说“不要”.... 他从来不要求买东西,哪怕是他最喜欢的车,在店里玩一下,走了就自己放回去说一声拜拜。
一般除了好吃的,问他要不要,他都是回答不要的。不过,可以试一试,我的想法也不一定都对。
沟通的方法很好,也是我现在比较缺乏的,需要有改进。
有时候习惯是很难改变的,还是先认同他的感受,然后再慢慢引导吧。
我们后面课程也会有沟通方法的学习。还有,多让他和其他的小朋友玩,也是一种学习。
还有我发现他很多时候是针对我和他爸爸的,对我们他很不乖,因为他知道我们很爱他,但是换了阿姨(顾的保姆)来,他比较听话,好好喝奶,好好刷牙,洗手,换纸尿裤等等,在保姆手上进行得比较顺利。唯一上厕所,保姆也管不了。
我们家比较远,附近的孩子现在都上学了,也见不到。我们也没有去上幼儿园,因为很快要搬去另外一个国家,所以就算了,不去幼儿园了。现在这样的环境确实对孩子不大好......
避免说教,达到共情,还是比较难做到的。所以我们要慢慢从有意识再练就到无意识。
来源:Grace在家早教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