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纲要将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作为重要工作目标。
在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儿童纲要,把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双减”任务的重要举措。
吕玉刚说,学校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聚焦落实中央提出的“双减”任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家庭要充分发挥“第一所学校”的重要作用,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社会要发挥学生成长实践大课堂作用,统筹利用好社会各类资源,特别是红色教育资源、劳动教育资源,为强化实践育人创造有力条件,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密切家校联系,切实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长也要及时全面真实地向学校反映孩子在家的思想情绪和学习生活状况,我们也希望有关方面加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吕玉刚表示。
与此相关,两个纲要中分别增加了“妇女与家庭建设”和“儿童与家庭”两个部分的内容,也是这次的突出亮点。
“妇女儿童关系着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强调要抓好儿童的家庭教育。”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晓薇介绍,“妇女纲要从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等方面提出了9项目标和10项策略措施。儿童纲要从发挥家庭立德树人的作用、教育引导父母落实监护责任、树立科学育儿的理念等方面提出了8项目标和9项策略措施。”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