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具有游戏与学习的统一,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而是教师根据教育意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幼儿的活动施加影响,支持、促进以及帮助幼儿顺利活动的过程。由于幼儿年龄、个人的经验不同,各年龄班对区域活动场地、活动内容、材料的投放及教师指导都存在不同的要求。
一、根据年龄班特点创设区域活动场地
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需求、自我控制、习惯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年龄应创设不同活动区域的环境。
1.小班幼儿能力表现差、需求问题较多、自我控制能力差,班级人数多无法照顾到全面,幼儿在教师身边有更多的安全感,因此对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场地创设的原则是在教师视线范围内,便于教师观察和照顾幼儿。
2.中班幼儿表现比小班幼儿明显增强,需求问题也相对减少,自我控制能力有所进步,遇到问题不会表现害怕或马上放弃,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遇到问题开始会尝试解决,但解决的方式差,一旦不成功马上选择放弃,转向其他活动。应充分利用活动室的走廊增设活动区域,教室与走廊用钢化玻璃进行分隔,根据活动内容可提供高于幼儿视线的屏风。
3.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发展,独立性相对增强,喜欢有独立的空间,特别是增设阅读区、表演区后,会要求有相对独立的环境。根据园所特点,可在活动室修建个小阁楼,充分利用楼梯下、阁楼旁、阳台上、卧室间、走廊外等多余空间,将这些场地创设成为区域活动的场所。同时,将大型玩具柜分成便于幼儿取放玩具的小矮柜,矮柜的高度低于幼儿的身高,这样既便于幼儿自我管理、收放玩具,又可将不同类型的活动分开,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开放的、自由的活动区。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