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王振宇:“去小学化”得不到全面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幼儿教育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里面给我们确定了学前教育的性质,同时指出了学前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这句话意味深长——首先,告诉我们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具有独特的价值。第二,他鼓励我们要珍视,不要放弃、不要歧视。第三,他也告诉我们在当今的中国幼儿教育中,忽视、歧视游戏价值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许多人看不起游戏,许多人不了解为什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还有更多的人不知道怎么办。因此要把这个东西弄清楚需要从学术上来探讨一下。加上教育部曾经发布文件指出要集中治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教育部关于治理小学化的文件近三年来就有好几个。

 

为什么不停地下文件,而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呢?我想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从学理上找出什么叫小学化,为什么会形成小学化,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根治小学化才有效。这个问题也和我今天的议题有关,和游戏、和课程有关。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就围绕游戏和课程来进行。

 

图片
(王振宇: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1/

游戏与课程分离

 

在当今幼儿教育中存在两个核心,一个是游戏,一个是课程。

 

游戏和课程是我们当前幼儿教育的两大核心。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核?老师们吃过桃子知道有桃仁,吃过杏子,知道有杏仁,大米去了壳里面就是我们吃的米饭。因此核心就是植物的种子。

 

在幼儿教育中如果存在两个种子势必长出两个苗,一个是游戏的苗,一个是课程的苗,你要把这两个苗合在一起,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幼儿教育中始终存在两个核心,游戏和课程永远是分离的,我们的教育也永远是小学化的。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小学化很难治理或者无从下手的原因,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游戏和课程的理解是双核的。

 

我们课题组的同仁们经过几年的研究,通过长期的考察、观察,从游戏入手推动着课程的改革,把游戏作为抓手来推动幼儿教育课程的改革,我们在研究游戏中形成了以下的一些看法:

 

我们认为要解决幼儿教育的双核化,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实行游戏课程化。游戏课程化涉及到游戏、涉及到课程。

 

这两个核是连不起来的。双核化是我们幼儿教育中各种难题的一个根源。我们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使双核变成单核,实现游戏课程化,是双核变单核的一条途径。

 

 

 

02/

儿童观与教育观

 

其实说到底是一个儿童观和教育观的问题。讲到儿童观和教育观,我们就想起了伟大的幼儿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儿童是一个独特、发展的值得尊敬的人,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物,这就是陈先生的儿童观。儿童观讲到底就是“把儿童当成一个人来看,还是把儿童当成一个物来看,或者换一个说法,是“把儿童当成一个机体来看,还是把儿童当成一个机械来看”。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游戏是儿童的学习,游戏是自由教法。就是我们今天的自主游戏,更是儿童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有效途径。所以我们今天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必要回顾一下陈鹤琴先生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影响着我们幼儿教育改革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

 

我们先从游戏的角度来看,老师们都学过学前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游戏论,让我们回忆一下这些学科告诉我们游戏是什么,或者说这个学科有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游戏。我们一定记得这些教材里面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的一个自发的活动、自主的行为,游戏是一种过程,不是论结果的活动,游戏是一个愉悦的活动。

 

我曾经读过两本书,是美国宾州大学的一个学者,终生研究游戏,一本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本书出自本世纪2013年,尽管相差了这么长时间,但是书里的基本观点没有改变,还是认为游戏有这么几个点:

 

根据现行游戏理论的说法,这样的游戏更多地描绘的是在自然状态下的动物行为,在自然状态下两个小狗相互之间你追我赶,哺乳动物都有这样的活动。而真正在幼儿园里面像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动物行为是不多的,因此如果把游戏局限在这样一个自然状态下的动物行为,那么它实际上没有真正反映出游戏的本质,它更不能反映出在幼儿园里面游戏的本质。

 

而且这样的一个限定它忽视了游戏的教育功能。它把许多在幼儿园里面教育过程中的游戏,排除在游戏之外。这也就是有些地方把游戏和学习、生活、运动割裂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理论的最初出发点有问题。

 

我们知道在幼儿园里面,儿童的工具游戏、自主游戏都是小朋友的一个活动形态。如果我们仅仅看到自然性游戏而看不到其他的游戏,幼儿园的游戏只能局限在自发游戏中,大大缩减了游戏的本意,大大束缚了所有带有教育功能的游戏活动。

 

 

 

03/

游戏的分类

 

现行的游戏理论还告诉我们,游戏的分类。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游戏有很多种,最初的是练习游戏,后来是象征游戏,再后来是规则游戏,最后变成构造游戏。著名的加拿大心理学家帕顿也在游戏上做了分类,最初是五类游戏,后来是独自游戏,再后来是平行游戏、合作游戏,以及规则游戏。

 

在我们的幼教实践中,儿童是不是按照这样的归类游戏,是不是小儿童就是个别游戏,中班儿童就是平行游戏,大班儿童就是合作游戏呢?不是,实际上不是这样。游戏还有一些分类,按照游戏的材料、游戏的形式分成角色游戏、结构游戏、戏剧游戏、体育游戏、手工游戏等等。像这样的分类,当然从游戏的角度是对的。但是在幼儿园里面,我们怎么能够保证一个小朋友在搭积木的时候他没有想自己是什么角色呢?游戏是综合的行为,我们不能够简单的分类来加以识别。

 

有些著作中提出幼儿园的游戏价值在于高质量、高品质的游戏。什么是高品质的游戏?就是由儿童、教师共同生成的游戏。这叫高品质游戏,只有这样的游戏才具有学习的价值。但事实上在幼儿园里面,这种所谓经过教师正统的高品质游戏量是有限的,自主游戏是儿童最大量的行为、最常见的学习形式。

 

如果我们仅仅局限在高品质的游戏中,出发点依然是课程,往往和教师有关、和教学有关。所以现行的游戏理论,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都有严重的问题,它不符合我们幼儿园的游戏设计。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思想局限,所以游戏始终没有成为我们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

 

只是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之内,每天1小时或者2小时,甚至限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而把游戏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这样的游戏离真正的需要、离我们的目标、离儿童游戏的实际表现差距甚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游戏理论进行重构。

 

当一个理论解释不了实际问题的时候,当一个理论不能解释安吉游戏,不能解释中国幼教游戏设计的时候,这个理论一定是错误的,至少是过时的。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来重新解释一下什么是游戏以及构建我们自己的游戏理论。

 

 

 

04/

关于游戏的几点认知

 

为了能够解决、解释幼儿教育的问题,推动中国游戏的发展,我们需要构建更新的理论来符合幼教的需要。首先来谈谈几个基本的认识:

 

//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

 

这是我们对游戏的第一个认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知道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丘脑,属于低级部位,有大脑皮层属于高级部位,在丘脑和大脑皮层之间有一块领域叫边缘系统。解剖学、生理学都告诉我们这个边缘系统就是我们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游戏中枢,掌管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的游戏行为以及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情绪。人类的游戏是有生物基础的,它的基础就是边缘系统。

 

人类进化了五百万年了。从一百万年到一万两千年之前,我们人类采用一种很特殊的生活方式,男性打猎、女性采集。而这种打猎和采集实际上是一个技术活,不是任何人都能干得成的,为了保证这一群人能够生存、延续,这个劳动非常重要。而这个打猎的经验、打猎过程的传递和表达,一个女性采集果实的经验、行为都需要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向同伴交流,使儿童得到学习。

 

因此表演和模仿是伴随着我们人类进化史的一个游戏行为。今天我们的游戏,如果你仔细地看,实际上也就是表演和模仿。所以这个行为有着漫长的进化基础。

 

我们的游戏是人类中基本的需要,和我们的饮食、睡眠一样是基本的生理需要,没有游戏,一个人的身心会受到影响。游戏是我们人类固有的行为,是一种带有诊断价值的物种特征。你衡量一个人正常不正常、健康不健康就看他会不会游戏。

 

在儿童精神病临床上,一个小病人他康复得怎么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会不会游戏,如果他会游戏了就说明康复了,可以出院。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

 

前不久有一个家长发了一段视频给我看,他的女儿老师画一个东西用剪刀剪下来,我看她的动作都很流畅,我说不会有问题。所以我们说游戏是人的天性。

 

// 我们认为游戏等于学习 //

 

游戏具有学习功能,这一点大家都承认,但是我说游戏等于学习,那是因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经常把游戏当成一个方法来使用,而不把它当成目标,更不把游戏和方法结合,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游戏等于学习。

 

事实上儿童正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一个很小的孩子他比如注意到电脑如果合到一定程度屏幕会黑暗,掀到一定程度会亮起来,所以他就在那不停地掀,实际上这样的行为和科学家的科研是一样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进行大量的数据证明你的假设是对的,假设证明对了之后,于是有了结论,电脑屏幕的亮暗和它开启的角度有关。

 

一个小朋友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和科学家发现一个科学规律是一样的,科学家也正是发现一个问题,提了假设,搜集数据进行证明,证明假设正确了变成理论,证明假设不正确就放弃。所以儿童游戏带有强烈的学习性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者说儿童是科学家、哲学家的原因,因为儿童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

 

//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

 

关于这一点,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里面有明确的表述,游戏是儿童的权利。这个权利和三个权利有关,第一和保护权有关,第二和参与权有关,第三和提供权有关。所以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一个神圣的权利。

 

游戏也是以下四个原则,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里面有四个原则:

 

✦ 非歧视原则。不管什么种族、什么民族,不管是健康的还是残疾的,不管是婚生的还是非婚生的儿童,他们都一律不得受歧视。

✦ 生存与发展原则。

✦ 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 参与原则。

 

这四个原则的基础就是游戏,没有游戏就没有这个原则,因此我们把这三点作为我们对待游戏的一个基本的看法,也作为我们游戏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我称它为“公理”,我在公理上打了一个引号,因为我们是借来用的。什么意思呢?我们将在这三点之上,立足于这三点之上建立一整套的关于游戏的理论。

 

正因为游戏是儿童天性,游戏等于学习,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因此我们在这里推出了一个理论假设,那就是游戏是幼教的手段,也是幼教的目的。

来源:读懂儿童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