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拒绝1500万和北京一套房后,15岁的他又火了:养男孩的最高段位究竟是什么?

一个男孩如果缺乏主见,他会变得盲目、怯懦、自卑...

即使长大成人,也无法对自己的人生作出选择。

 

还记得那个模仿老师惟妙惟肖的男孩钟美美吗?

两年前,因闲来无事,他录制了一些模仿老师的小视频上传到网上。

 

由于表情、语气、神态拿捏到位,让人一下就看到了自己老师的影子。

他的视频一下就火了,钟美美因此爆红网络。

一时间,各种采访、代言、签约、带货,如潮水般向他涌来。

甚至,在一次演讲中,钟美美自曝有人愿意出1500万与他签三年合同,附赠北京朝阳区三室两厅的房子。

这笔数目,很多人可能努力奋斗一辈子也挣不来。

但钟美美却拒绝了签约。

他说:“我不想做个工具人。”

那时的他,想考北京电影学院,幻想着有一天可以拿最佳男演员奖。

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

“我不会不上大学就进入演艺圈,因为一个人不管再怎么火,没有文化,没有受过教育,还是比较低档。”

 

13岁的他,有追求,更有主见,堪称人间清醒。

这两年,他淡出大众视野,努力提升自己,因成功考上省重点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再次火上热搜。

面对镜头,他一如既往的有想法:

“未来想把演戏当成一个副业,因为我什么都想去学。”

不得不说,有主见的男孩,真的太酷了!

都说男儿闯四方,养儿当有主见。

有主见的男孩,有自己的思考,也有做自己的勇气,在未来一定能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01 
没主见的男孩一生都在将就

育儿名博博主王人平曾说:“听话不是好孩子必备的品质,独立思考才是。”

家有男孩,我们却总觉得听话是最大的褒奖,也认为这样的男孩会受人喜欢。

于是,孩子有一点特立独行,我们就担心他马失前蹄。

孩子有不一样的想法,我们就强行让他顺从自己的意见。

结果却是,被磨平了棱角的男孩,往往因为缺乏主见,一生都在随波逐流。

想起表哥,25岁,211大学毕业,却像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每天还在找妈妈拿主意。

本该去闯出自己的一片世界,他还在纠结“该不该独立”。

他说:

“我不想回老家考公务员,但又怕提出来伤妈妈的心。”

 

“留在上海的话,我也没有什么规划,从小都是妈妈帮我安排好了的。”

从小到大,表哥的生活如同牵线木偶般,被大姨安排的妥妥的,他没有自己的主动权,也没有自己的方向。

小时候,是不能选择的那件衣服、那个兴趣班、那个同伴。

长大后,都变成了不会选择的那个专业、那份工作、那种人生。

台湾教育学者李崇建也曾感叹:

“一只鸡在笼子里关很久,被放出来后就不太会走路了。

 

同样,一个孩子常常被规定着要这样要那样,有一天你给了他自由,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了。”

从不思考,没有主见,失去的是自己的主导权,人生的掌控权。

这样的人生有多可怕?

知乎上一位网友的倾诉看着都让人难受:

首先,行为上很有依赖性,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别人,选择特别困难。

其次,语言上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想法,“随便”、“都行”常挂嘴边,容易人云亦云。

再次,性格上偏“讨好型”,容易迁就别人,比如明明不喜欢喝酒,却还是为了合群,假装爱喝。

最后,心理上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明明是自己很满意的作品,却因为别人一句不行,而轻易否定了自己。

一字一句,都在诉说着自己缺乏主见的无力感。

最可怕的是,他们明明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却又无力做出改变。

因为没有主见,他们没有选择的自由、表达的底气、试错的勇气、改变的胆量。

反而任由自己变成一块可以任意揉捏的面团,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02 
有主见的男孩

往往更容易成功

前不久,四川有一个“主见男孩”火了。

他是成都川师附中某考生,考了692分,省87名。

在谈及理想学校时,他的首选是复旦大学工科实验班。

当被问及这么出色的成绩,为什么不冲清北时,他果断回道:

“我觉得也不一定非要上清北,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人工智能这个专业不仅是我喜欢的,我也希望能用自己所学,为科技强国助力。”

一番话,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路遥的《人生》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没有主见的人,往往容易因为无法遵从内心的选择而走错路,最终导致悔恨终身。

而有主见的男孩,不受诱惑,不受打击,也不受父母左右,更不受大众影响,始终如一的走自己的路。

他们有思想、有魄力、有行动,自带铠甲。

就像梁从诫,他的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都是著名建筑学家,他的成长之路早早就被规划好了:考清华,学建筑。

于是,梁从诫故意以两分之差落榜清华,并在试卷中写下“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成功让父母妥协。

最终,他上了北大,成了历史教授,并在历史学界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之初时,国际上很多权威科学家认为水稻的基因性状是无法通过人工来改变的。

但袁隆平不畏权威,坚持所想,最终成功培育出了南优2号,震惊世界。

因为有主见,才能坚持己见。

因为心中有光,才能披荆斩棘。

有主见的男孩,人生有千万种可能。

 03 
有主见的男孩,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在心理学上,有主见,其实叫“自我决定”。

由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瑞恩·理查德提出,指一个人可以管理好自己、做出自信选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有自主、胜任与归属三种。

满足这3个心理需求,就可以帮助孩子获得高水平的自我决定和自我激励,收获个人的成长与幸福感。

所以,想培养出一个有主见的男孩,父母要先满足孩子这三个需求。

1. 自主需求: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行动

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自主的人。

前不久,成都一位初三生考上了北大,妈妈在回应对儿子的养育方式时,就提到家里不管大事小事,都经常询问孩子的意见,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除了原则性问题不让步以外,他们都选择尊重孩子。

在这种自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子,从小就成熟稳重,有主见。

所以,要想让孩子有主见,父母就要放手,把做决定的权利还给孩子,让他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承担。

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才能活得精彩。

2. 胜任需求:能胜任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从中获得愉快反馈

心理学家说,让孩子坚韧的核心来源有三个:我有,我是,我能。

对男孩来说,胜任感,是他们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

而这份胜任感,往往需要父母先给到孩子。

当孩子质疑自己的选择时,帮他坚定信念。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引导。

当孩子的选择有了结果时,及时鼓励和肯定。

来自父母的正向反馈,就是孩子能够坚持自我的最大底气。

3. 归属需求:与父母建立亲密联系

归属感的本质,是孩子确认自己是被父母无条件爱着的。

看过一个案例,由于爸爸偏爱成绩好的姐姐,弟弟为了争宠,经常压抑自己来讨好爸爸。

明明喜欢写小说,却不敢让爸爸知道;明明喜欢文科,却还是听从了爸爸的建议,学了理科。

他不是没有选择的自由,而是没有选择的底气。

比起遵从自己的内心,他更想迎合爸爸的想法。

一个孩子,只有确认自己是被爱的,他才能敢于做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04 

格兰特.霍尔沃森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中有这样一句话:

“孩子渴望在归属感中获得幸福,在新事物中获得成长,在自由选择中获得内在动力。”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每一个男孩,终将离开父母,独自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局限他们的未来。

不要用自己的武断,去扼杀他们的另一种可能性。

而是要让他敢于表达,敢于追求,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男孩,才能步履不停,勇往直前。

 
来源:双向养育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