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最融洽的关系是:老师用心教书,家长潜心育人,一起努力!
开学快一个月了,孩子们已经逐渐进入了学习状态。反观部分家长,在新学期还未调整好心态,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略显松懈。我想提醒家长们一句:教育不是老师和孩子两方的事。而是孩子学习、老师教书、家长育人,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今天这篇文章,无论您再忙,也请认真看完。
01老师不是无限责任人更不是超人开学前我就收到了一位家长的短信:
“老师,孩子新学期就拜托给你啦,我这边工作很忙,没什么时间管他。”
每次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都会感到深深地无奈。老师不是神,不是超人,只是一个“教书匠”。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孩子、家庭。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如果个个都需要全方位的呵护,把老师掰成十个也不够用。但每次个别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必定是尽力而为的。可有些家长,把这种尽力当成是理所当然,甚至还把老师当成了“背锅侠”。前两年山东临沂一个中学生,因为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回到家后心情抑郁,冲动跳楼而亡。孩子违反学校纪律是事实,老师惩戒并无过火之处。明明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导致的悲剧。家长却将孩子的死,归咎于老师没收了孩子手机,何其荒谬!一个段子完美形容了老师如今的处境:
一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不准,学生尿裤子,家长投诉:“违反人权!”一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批准,学生在厕所滑倒受伤,家长投诉:“老师未尽到监护责任!”一学生要求上厕所,老师批准并陪同,其它学生家长投诉:“老师擅离职守!”
无论老师做什么,学生都会面临风险,而一切不良后果,都会被归咎于老师。这合理吗?请记住,老师只是一个职业,并没有同时担任保镖、保姆、法官、警察的义务。老师不是学生的无限责任人,过度苛责老师,只会让教育走向堕落。
0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名嘴白岩松曾说:“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孩子是父母的骨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缺位,又凭什么指望老师将孩子教育成才?尤其在国家施行“双减”政策后,孩子的学业负担减少,课外补习班关闭。课后在家的空闲时间大幅增多,这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句话说的很对:“双减”本质上减的是不自律的学生和不负责的家长。有多少家长,即便无聊地刷手机,也不愿意陪孩子读一个故事。有多少家长,宁愿花钱给孩子买电子产品,也不愿带孩子外出活动。别再拿上班累、没时间、能力不足做借口了。别再抱怨孩子沉迷手机、性格孤僻、不思进取了。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父母偷懒,没有尽到陪伴、教育的职责。2020年,湖南一个穷苦的小山村里出了一对考上清北的双胞胎:赵稞、赵棣。他们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无法在学习上给予他们指导。但是,他一直勤奋工作、善待家人。每周无论再累再忙,都要花一整天的时间到学校去陪两个孩子,跟他们谈心。是父亲的悉心陪伴和养育,造就了这对“别人家的孩子”。希望所有家长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之前,先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尽职尽责,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03家长不配合老师孩子很难出色教育学普遍认可一个教育结构的公式:60%家庭教育+30%学校教育+10%社会教育。孩子就像一颗树苗,家长是土壤,学校是水,社会是阳光。比重无论多少,都是不可或缺,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得到优秀的教育结果。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前两年,扬州一个小学生扰乱课堂秩序,被老师罚到办公室待着。没成想,他不甘被罚,疯狂打砸老师办公室。家长知道后,不光没有惩戒孩子,反而拉横幅到学校大闹。诬陷老师殴打、辱骂学生。事后经过调查,发现该家长已经不止一次无理取闹。之前一位监考老师,因为这个孩子考试捣乱,就用试卷敲了一下他的头。家长知道后,说孩子被体罚,爷爷因此气得住院,索赔一百万。学校领导偏袒家长,斥责老师引起矛盾。最后,逼得几位老师凑出几万块钱才了事。当下的教育环境就是:“把老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家长不光不帮助孩子理解老师、配合老师工作。反而跟幼稚的孩子同仇敌忾,想方设法揪老师的小辫子、打倒老师。何谈家校共育、家师齐心?这样溺爱、放任下的孩子,如何成为栋梁之材?
04信任、理解老师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古语云:“尊其师,信其道。”只有对老师尊重,学生们才能潜心学习、虚心受教。但没有人喜欢被管教,孩子们天性中的叛逆,让他们时常会对老师有所不满。几乎每个家长都听到过孩子这样的抱怨:“妈妈,XX老师好凶啊,他总是批评我,好像在针对我!”如果你仅凭孩子片面的描述,与老师站到了对立面。甚至在孩子面前骂老师“不讲理”、“不公平”、“不懂教育”……就会让老师的权威轰然倒塌。老师未来的教学和教育,在孩子眼中都将是错误的、不值得听从的。面对孩子的抱怨,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我们班有一位爸爸的做法,很好地尊重了老师,也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儿子,你这次语文考试怎么不及格?”“爸爸,语文老师太凶了,我们都不喜欢她……她教的不好!”“那最高分的同学多少分?”“100分。”“我很敬佩这个同学,不是因为他考得好,而是他在不喜欢老师情况下,还能拿100分。而且这也说明,语文老师并没有教不好。孩子,考砸了不可怕,但你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对自己负责。”
老师也是人,不可能做到完美,不可能被所有孩子喜欢。家长应当充分地信任、理解老师,做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调和剂。引导孩子与老师及时沟通、合理化解矛盾和误会。尊师重道,最终的受益者,必然是孩子自己。希望所有家长明白: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不是拥有一个恪尽职守的老师,也不是拥有一个以身作则的家长。而是两者互相理解、配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肩并肩!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未来保驾护航!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