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心理专家彭小华:撒谎、偷盗、厌学、自杀……问题究竟出在哪?如何解决?

心理专家彭小华:撒谎、偷盗、厌学、自杀……问题究竟出在哪?如何解决?



习惯性撒谎。

多次偷盗——两次被发现偷同学的手机、偷奶奶的钱。

沉溺游戏——偷手机就是为了打游戏,偷奶奶的钱是为了买手机。

学习动力不足,精神涣散,成绩下降。

不服管教,与父母几乎每天都有程度不同的摩擦、争吵,有时候与父亲对打。

不止一次尝试自杀,几次留下遗书,表示人生没有意义,不想活、活不下去……这些问题,任何一个都足以令父母惊慌、焦虑,而它们不仅同时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程度还都不轻。父母自然焦虑万分,不知道该把这个孩子怎么办,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有药可救。


孩子&问题  Boy & Problem

小艨是初二学生,15岁左右。

眼前的他身材瘦弱,脸色苍白;声音细如蚊蚋,口齿有些含混;坐在沙发上身体卷缩,双手抱头,不肯看人;交谈的前半段,眼泪一直像断线的珠子,哭得抽抽噎噎。你会感到他承受着千钧的压力,极度的羞愧、无助。他自诉学习压力大、父母不信任,自从一年多以前添了小妹妹以后,更是觉得父母偏心,冷落、忽视他。

父母承认给小艨的压力很大,从洗脸刷牙之类的日常生活琐事,到发型衣着之类审美范畴的事务,到学习、课业大事,标准高,要求严,言语粗暴,沟通方式以指挥、命令、吼叫、呵斥为主,体罚的事也时有发生。孩子痛苦不堪,父母苦恼不已。


解决要点  Solve

咨询师把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解除孩子压力,消解自卑、羞愧、愤怒等负面情绪上,恢复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同时,随机通过具体、典型事例,让父母意识到,孩子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直升机-专制粗暴沟通方式,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并赋权孩子,勇敢表达,以此捍卫自己,帮助父母改变。孩子的状态和行为,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息息相关。

专制粗暴、直升机式养育缺少平等、尊重,父母单方面提出高标准,考虑孩子实际情况不多,管控过严,导致孩子压抑、愤懑、反抗;缺少对孩子的倾听、体察,忽视孩子的要求、诉求,导致尚不成熟的孩子明修栈道不行就暗度陈仓,采取破坏性手段达到自身目的;在满足自己愿望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困扰。

父母认同咨询师对养育、沟通方式问题的判断,愿意更多地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对独立、自主的需求,更多地尊重、倾听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协商机制;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责任,愿意勇敢、坦率地表达诉求和不满,愿意接受平等协商,他甚至主动要求父母管教。

父母和孩子一致同意,把父母要孩子学,变成孩子自己要学;把父母的我要管,变成孩子需要时请求父母的协助;如果孩子自我管理效果不好,父母有权过问,仍然是通过平等协商,达成整改目标和措施。

孩子的主体性、独立、自由、自主需要得到承认和尊重。

一旦与父母达成了沟通,孩子认为学习并不是问题,也建立了对父母的理解和体谅。本文重点分享咨询师对孩子撒谎问题和偷盗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解码:撒谎  Why do children lie

孩子撒谎的问题,令父母非常头疼、愤怒,给孩子极大的压力,是本文分享的两个重点之一。父亲直言小艨是一个撒谎成性的孩子,对他能够改变撒谎恶习几乎不抱希望。在我看来,未成年人撒谎的问题,一般而言,是弱者出于自保的消极抵抗策略,根源在于对成年人身、心处罚的恐惧,是亲子之间缺少沟通、沟通失败的结果。


例证


我请父亲举一个例子。

昨天晚上,他问儿子:你洗脸了没?

儿子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说:洗了。父亲追问:真的洗了吗?儿子有些心虚,嘴上仍然回答:洗了。父亲不相信,要求检查。果然没洗。父亲盛怒,父子之间进而爆发了一场争执。

我问小艨:你明明没有洗脸,为什么告诉爸爸说你已经洗了?
他说:我怕他骂我。

爸爸看到吗,你儿子怕你呢,怕到骨子里去了,你的询问在他是论断和审问,只要问到的事情是他还没有做、做得不好的,一概给予肯定答复。以说谎应付询问,几乎已经成了孩子的第二本能。

父亲绝望的是,没洗脸这么小的事情都要撒谎,这个孩子还有什么救药;咨询师感到的是,连没洗脸这么小的事都不敢据实以告,孩子在与父亲的关系中多么缺少安全感和信任,父亲在他心中是多么可怕的存在。我对小艨说:你从过去的经验知道,爸爸不会相信你、会检查你,他一检查就会发现你不仅没有洗脸,还撒谎了,他不是更生气,你受到的处罚不是更重吗?你为什么还继续撒谎呢?他说:我不知道。”“你撒谎是想达到逃避惩罚的目的,对吗?那么,你撒谎经常能够达到目的吗?他说:没有。我问:偶尔达到过目的吗?他说:是的。仅仅因为偶尔也能通过撒谎来达到逃避、延迟父母处罚的目的,他就愿意不断去尝试,哪怕其实经常失败。

撒谎的机制


于是我们讨论起撒谎的机制、动力、根源。

显然,孩子撒谎是基于孩子对父母的恐惧,表明家庭内部缺少平等、尊重,没有建立安全的沟通机制。孩子怕实话实说会受到处罚,所以,当他的行为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他的本能就是撒谎,这是一个弱者的自我保护机制。

如果父母创造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时,不会受到各种形式的责罚,包括难看的脸色、从唠叨到责骂之类的言语惩罚直至体罚,而是有理解、包容、支持,可以坦然、诚实地面对父母,撒谎的条件就不成立了。既然条件不成立了,孩子当然就不用撒谎了,所以,解决孩子撒谎问题的主导权,其实在父母手上。

其实,当孩子被迫撒谎,他的内心压力会非常大。他会有谎言被拆穿的恐惧,即便不被发现,往往也要承受道德、良心的压力,觉得自己是个坏人,是个坏孩子,自我评价会降低,自卑、羞耻;而且,也可能有不敢诚实表达的屈辱感,及对父母的愤怒、怨恨。所以,让孩子能够坦率地、真诚、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失败,告诉父母没有达成他们的要求,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为人父母者不能不重视。

孩子的责任

虽然孩子撒谎,父母要承担主要责任,但小艨也并非只能消极抵抗一途,而是可以学习积极、坦诚、勇敢面对。我握着小艨的手说:

没有洗脸,或者考试失败了,或者有其他没有达到父母要求的行为的时候,你无需畏惧他!你要相信,他不能把你怎么样!他不能吃了你,对不对?!如果他唠叨你、骂你、打你,你可以尝试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请你冷静!请你好好说话!如果他不能平息情绪,逼迫你,你可以选择求助有能力帮助你的亲人、朋友,必要时,甚至可以报警——但一定不要撒谎,更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性命!你宁可面对实际情况、面对父母可能的情绪失控,也不宁愿撒谎。因为,这会给你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撒谎给你自己造成的内心压力、羞耻感,比不撒谎可能承受的身体上的暴力,给你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大,至少是一样大;撒谎也给你造成巨大的道德压力。所以,你宁愿勇敢地选择承担,告诉他们真实情况,捍卫你真实表达的权利——这是对你自己尊严的一个捍卫也可以帮助父母学会平等、尊重地对待你,这对他们也是好的!

孩子和父母都认同以上对撒谎机制的认识和解决的办法。大家情绪都放松了一些。父子争吵的一个内容围绕属于审美范畴的发型、着装,审美具有主观性,我建议父母可以建议,孩子不接受,不必多言,更不必强求,父母认同与接受。


解码:偷盗Why are children stealing?

偷盗问题给小艨和父母造成的心理压力比撒谎更大。小艨偷同学手机、偷奶奶的钱买手机,都是为了打游戏。父母对游戏的认识非常主观,缺少了解,严重妖魔化,所以,控制游戏、控制手机近乎偏执。从小学高段、五六年级开始,小艨像很多男孩子一样喜欢上了打游戏。同学们都在打游戏,如果他不打游戏,就没有办法和他们进行交流。可是父母严厉地禁止他打游戏,对他搞坚壁清野,不管是家里的手机、电脑还是iPad,都进行严密控制,他也没有自主支配的钱。父母叙述小艨的偷盗行为时,他的头埋得更低,更加羞愧难当。我问小艨:偷盗这件事带给你心里面的压力大不大?他说:很大。我握着他的手,说:我得说,偷盗是绝对不可以的!偷盗是违法行为,要负刑事责任,会被拘留、甚至被判刑的,这样一来,你的人生很可能就毁了。所以,偷盗行为绝对不可以!道理小艨都明白。

归责

但是,我继续说:你知道吗?你的偷盗行为,其实你父母也有责任,他们有很大的责任!我的说法震惊到了孩子。他马上抬头望着我,我看着他的眼睛说:你有这么想过吗?他摇头。他父母也没有这么想过。一般人的心目中,毋庸置疑,偷盗就是偷盗者自身的问题。其实,一个未成年人的偷盗行为,父母是脱不了干系的。父母是孩子的管理者、规则制定监督者,孩子是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收入,他的合理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孩子看到同伴都有手机、都在玩游戏,他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一个手机。如果他请求购买手机,父母置之不理,一口回绝,不予讨论、不予商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没有经济收入的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理性并不充分的孩子,他铤而走险,采取下下之策,做了一件他自己也知道不应该、令自己万分紧张和羞愧的事情。我对着孩子和父母说:

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养你,这是法律规定的。你提出一个需求、一个请求,他们没有说服你放弃这个想法,又没有满足你的需求,你作为一个理性不充分的未成年人,采取了一个错误的方式,偷盗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欲望,这是错误的。但这是你们共同的错误,父母有很大的责任。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事情的根源,找到了你偷盗行为产生的根源、发生的机制,这就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


密钥:沟通

孩子偷盗的问题,仍然是一个沟通的问题。当孩子有需求并提出一个要求的时候,不是说我们觉得不行就断然回绝,而是应该和孩子好好商量,要么就是说服孩子,但这个说服是要用道理来说服,而不是用权力来压服。如果能够通过道理说服孩子,让他同意他不需要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对他的身心健康、对他的学习有危害;如果孩子因此放弃了这个想法,被说服了、心悦诚服了,当然不用买。如果父母没有说服孩子,无法证明自己的拒绝有充分、合理的理由,在情理上输给了孩子;或者父母有父母的道理,孩子有孩子的道理,相互之间谁也没有说服谁,这种情况就需要考虑一些折中方案。至于具体的方案要怎么去考虑,需要放在具体情况下进行思考。比如

父母是觉得孩子想要的东西很贵,就可以商量,要不要买便宜的?如果父母是担心手机干扰孩子学习,导致孩子沉溺游戏,那是不是可以共同制定一个手机使用规则,比方说,共同约定每天或者每周打多长时间的游戏、什么时候打、打什么游戏?等等。

父母和孩子都若有所思。我回过头来对小艨说

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东西,而父母不同意,你也不用生气、害怕。你可以提请召开家庭会议,对自己的诉求进行商讨。你可以提前做一点功课、做一点研究、准备好自己的理由,用理由去说服他们。你已经是中学生了,不能采用哭闹、不讲道理、发脾气、胡搅蛮缠的方式,这是行不通的。就像你父母不能用权力、用父母的权威、用吼叫、恐吓来压服你一样,你也不能用哭闹、胡搅蛮缠的方式去逼迫父母。或者通过大家的讨论,对要求进行修正。比如你本来想买个某个品牌的东西,但父母觉得那个东西太贵了,或者父母觉得那个东西不够好,都可以调整,达成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结论,买双方都能够认可的东西,或者替代品。如果你的理由没能说服父母,反是父母说服了你,你想不出更好的方式去争取他们的同意,你也要接受讨论的结果。可不可以现在不买,等到某一个具体的时间和机会再买,比如你过生日的时候,考试考得很好的时候……这样一些细节,可以通过大家一起商量来解决。

说到这儿,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觉得这种方法可行,看上去问题能够解决——沟通,双方都进行平和理性、讲道理的沟通来达成共识。看到事情有了解决的希望,小艨和父母进一步放松,情绪渐渐昂扬起来。

直面过失

如果说父母的忧虑大半解决了,那么,小艨还有一重重大的忧虑未除

关于偷同学手机这件事情,虽然小艨已经道过歉了,同学也接受了道歉,同时答应不把这件事情向班上其他同学扩散。但是,这样的承诺具有不确定性,没人可以100%确保同学真的不会把事情说出去

——小艨没有讲,但是,换位思考,可以想见他的担忧。果然,这是他一个极大的心病。如果不解除这个心病,小艨将一直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之中。
寄望于同学(一定程度上,也包括老师,甚至父母)保密,并不可靠,也表示小艨自己不能坦诚面对自己的错误,不能接纳犯过错误的自己,不仅担忧、恐惧不能消除,自卑、羞愧也不能解除。我说要教给他一个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助他诚实面对自己和他人、把握主动权、建立确定性、如是接纳自己,真正放下包袱,轻松走向未来。我说:

你知道吗?其实人都是会犯错误的,包括大人也会犯错。但是,犯错误只代表这一个错误行为本身,不代表你这个人。你有过偷盗行为,这并不表示你一直就是个贼,只表示你是一个曾经发生过偷窃行为、有过偷盗别人东西这个行为的孩子。但是,这件事已经解决了,已经过去了,你已经承担了责任,已经道歉了,同学也接受了道歉,这件事情已经结束、已经过去了。所以,你已经不再是那个贼了,只要你不再偷,你就不再是了,你无需背负这样一个负担。第二,其实,不管怎么来阐述这件事,不管同学给不给其他同学讲,你偷手机这件事都已经发生了——你的确曾经偷过同学的手机。那么,我们需要诚实地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你可以诚实的面对这个事实,你就不用再担心这位同学会把这件事说给其他同学知道,你也不用把保守秘密的责任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这是你无法确定的,也是你无法真正放心的。与其回避,不如坦诚地面对这个事实,如是地接纳这个犯过大错的自己。假设最坏的结果发生,假设同学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把你偷手机的事说出去了,假定全班同学都知道这件事,甚至所有的人都知道你这件事,你怎么办?我觉得,诚实面对对你来说是最保险的。对你来说,最具有确定性的就是,诚实地面对这件事,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心理上解脱自己。你当然不必告诉所有人说,我偷过手机、偷过别人的东西。但是,如果同学们就是知道了,进而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有人拿这件事来攻击你。比如同学跟你吵架,他嘲笑你曾经偷过手机,是个贼——这就是你最大的担心,对不对?这个时候可以怎么办?不要害怕,不要否认,不要逃避,不要回骂、反攻。你可以坦诚地看着同学的眼睛,平静、坦率地跟他说:是的,我的确曾经偷过同学的手机。这件事同学、老师、我父母都知道,手机当时就还了,我已经道过歉了,那位同学也接受了我的道歉,之后我没有再偷了,我也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旦你坦率地承认,同学就很难再拿这件事说事了。你的回答很可能会出乎他的意料。如果同学不再继续为这事纠缠你、侮辱你,这件事就结束了。如果对方继续骂你是贼,你可以平静地说:你从来没有犯过错吗?我们都曾经犯过错,也包括你,对不对?可能你没有犯过偷手机这样的错,但你一定犯过其他的错。当你改正了,你就不再是犯那个错的那个人了。是,你是犯过错误的人,但是,你不是那个错误本身。如果同学继续纠缠,其他同学也用这件事来说你,给你造成很大的困扰,你也可以寻求老师的支持,请老师来协调你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对,这是一个沟通问题。

小艨的老师的确承诺过,以后谁在班上拿这件事说事,老师会协助解决。然后我说:再不行,你可以跟爸爸妈妈讲;再不行,你也可以跟彭老师讲——彭老师可以教你方法,协助你解决这种情况,好不好?讨论进入后半段,小艨耷拉着的脑袋开始慢慢抬起来。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时鼓励他看着我的眼睛说话、坐直身体,当他有很好的理解,会跟他握手,说没关系,加油!,到这个话题临近结束的时候,他已经坐直了身体。


父母何为?  How do parents need to do

过程中,我们还处理了其他问题:

比如学习自觉性的问题,父母如何把我要你学习,变成孩子的我要学习学习是我的事、我自己负责,我需要你们的时候,我会向你们求助父母怎样减少细节控制,抓大放小,让孩子有更多自行做主的自由、更多做决定并承担责任的机会;切忌包办、越位,采用不断唠叨、天天批评的方法,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我不信任你,我不认为你自己可以,我觉得你是一个不能改正错误人等等。

最后,我对小艨的爸爸妈妈提出建议:如果要指出孩子的一个问题,请你们同时表扬孩子四次。如果我们每天不断地批评孩子,让孩子觉得怎么也不能让父母满意,孩子会觉得我很差、我让父母很失望,生活没有希望,学习也没有积极性。设想一下,如果父母在单位上天天被领导骂、否认,会不会觉得工作没情绪、生活没意思、日子没法过?父母同意回去以后每个人找出孩子的10个优点,并且答应永远不对孩子说我不相信你可以变好!我永远也不会原谅你!”——孩子会信以为真、绝望崩溃的。小艨愿意原谅父母过去的伤害,父母愿意从居高临下变为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大家愿意共同努力,各自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接纳和欣赏小妹妹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讨论和解决。最后,父母和孩子都恢复了信心,相信找到了方法,认可问题可以解决。咨询师创造了安全的交流环境,在积极、包容、理解的氛围下,各方平等、自由阐述、讨论。从头到尾,整个交谈持续两个半小时,到结束的时候,孩子已经坐直了身体,头也扬起来、可以直视我的眼睛,清楚、爽朗地表达。在他们离开之前,我问小艨:你还有压力吗?或者,换一种说法,假如你刚到的时候内心压力是一百分,你觉得,现在解决了多少?他说:“90%一次交谈解决90%的问题,挺好!送他们出门的时候,小艨站直了身体、看着我的眼睛,挺有自信地跟我说:再见。谢谢!后来,母亲给到我留言:回去的路上,小艨一路哼着歌。父母、夫妻也轻松很多,共同达成了改变沟通方式,践行平等、安全沟通的原则和方法,8天后回访,实践情况良好。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