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4种家庭,请家长都读一读

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4种家庭,请家长都读一读

每一个父母都深爱着孩子,他们倾尽所能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寄予了厚望。

然而,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有出息的孩子背后必然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好孩子,一定是父母精心教育出来的;熊孩子,一定是父母放纵溺爱出来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成长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说一个好老师,可以影响孩子三五年;但一个好的家长,影响孩子绝对是一辈子的事情。

正所谓“桔生淮南即为橘,桔生淮北则为枳。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

10年后,有出息的孩子大都来自这4种家庭,你是属于哪一类呢?

1不溺爱孩子的家庭

每一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然而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却是,很多父母的爱都用错了方法。

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孩子成了整个家庭的中心,所有的大人都围绕着孩子转,恨不能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孩子。

在父母的娇惯下,很多孩子有恃无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

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过度的爱就成了纵容,成了偏袒,成了伤害。

安徽街头,10岁男孩因妈妈不给买玩具而对妈妈拳打脚踢;

河南信阳,23岁男子父母过度溺爱,活生生饿死在家中;

浦东机场,24岁留学生因母亲给的生活费不够而当场捅死母亲……

在父母的过分溺爱下,失去了自理和生存能力的孩子,最终也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

记得上学的时候,遇到过这么一个室友,每年的假期返校,全家老小都陪着她来“报道”。

搬运行李、整理床铺和衣柜,临行前其母亲还不忘叮咛,可以每周把衣服邮寄回家……

过分的溺爱,自然导致了她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的相处中也能发现,她的独立自主能力欠缺,凡事都要问父母。

生活中无数事例在告诉我们,这种从小被娇惯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受挫,经不起风水雨打。

有的还会因行事肆无忌惮,酿成大错。

教育孩子,可以无条件的爱孩子,但绝不能溺爱。

很多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溺爱而不自知。


2情绪稳定的家庭

教育孩子,对父母最大的考验莫过于情绪管理。

父母的三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七分伤害。

当你对着孩子发脾气,肆意怒吼的时候,孩子看到的只有暴力和绝望。

经常发脾气的父母,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紧张、恐惧、充满戒备。

经常被吼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呢?通常情况下,被吼的孩子会表现出这样的反应:

很自卑,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喜欢伪装自己,假装自己很强大;

习惯去讨好别人,害怕自己受伤害;

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习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由于童年时期遭受的创伤所致。

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巨大阴影,以致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和精神。

每个人终其一生也难以摆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不管过去多少年,你的身上总能见到原生家庭留下的印迹。
孩子,是慢养的,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父母细腻的呵护和理解。
当你想发脾气的时候,深呼三口气,把发脾气换做沟通;
平和而坚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比大发雷霆效果好得多。

3父母懂得放手的家庭

中国的家长,可以说是最“尽职”的家长。很多家长一有了孩子,就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为了不让孩子碰着、磕着、受委屈,简直操碎了老母亲的心。

哲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

“请帮助我独立完成”,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需求。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要给儿童的正常化成长设置障碍。

家长们要学会“放手”,而这就要坚持这一原则: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说,“永远别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

父母越舍得,孩子就越优秀。

父母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孩子就会变得勤快起来了;

父母总是不舍得放手,事事都要替孩子操办,孩子就会越来越懒惰,很难养成自律的习惯。

不要觉得爱孩子,要替他做一切!没有锻炼机会,等于是没有成长!

孩子缺乏动手力、实践力,长大后生存能力差,缺乏力主人翁意识,缺乏责任感,将来走向社会也容易被排挤的。

优秀的人生,从来不是父母安排的,而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只有及时放手,让孩子在探索中前行,才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父母自律、上进的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希望孩子热爱读书,那你自己就要捧起书本,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书香之气的家庭氛围。

好学、上进的家庭,大概率会养出一个追求知识、热爱学习的孩子。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家庭熏陶,是其他教育形式很难比得上的。

海边沙滩上,一只母蟹对小螃蟹说:“孩子,你怎么老是横着爬,为什么不直着走呀?”
小螃蟹委屈地答道:“妈妈,我是照着您的样子走的呀!”
虽然是一个小故事,却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深思:孩子,就是那个踩着我们脚印行走的人。

你暴露给孩子什么样子,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育的根是从家延伸出来的,而家的经营关键在家长。 

如果你能够坚持自我学习,给孩子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不用督促和说教,就是最好的教育风向标。

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从“懂”到“做”,却是一个大难题。

当你放下手机,孩子对手机的兴趣也会减少;

当你努力上进,孩子也会干劲十足,勇往直前。

能渗入孩子心灵的,不是父母们做的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父母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最好的模样,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家冯那斯基说:“孩子成为什么样,全靠父母塑造。”

孩子的习惯就是父母的习惯,家庭教育归根到底,就是父母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孩子。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身后,那个同样优秀的父母,共勉!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