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回到地球后,王亚平发了第一篇心得!

入队后

 

这是王亚平的作息表

 

入队第一年

 

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

 

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

 

 

 

白天排满课程

 

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

 

书桌上的台灯

 

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422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田径运动员苏炳添等人在人民日报刊文,分享读书与实践心得。文中,王亚平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全文如下:

 

 

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

  

 

王亚平

 

  

 

从中国空间站的舷窗望向外面,蔚蓝的地球生机勃勃,它周围是深邃的宇宙,充满未知。除了看不够的美景,3次太空授课同样记忆犹新。我由衷希望通过意义非凡的太空课堂,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知阅读的兴趣。

 

  

 

2013年第一次授课,短短40分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科学之门。返回地面后,我收到很多信,信中饱蘸童真童趣,洋溢着求知热情。有的说:我也想飞向太空,探索其中的奥秘。有的说:请把接力棒交给我吧!还有不少孩子问:什么时候再有太空授课?带着这些期待,经过8年不懈努力,亚平老师终于再次追梦成功,登上讲台。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我和翟志刚、叶光富完成了两次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内容更丰富,科学设备更先进。

 

  

 

有的同学听课后,给我写信上传到中国空间站,我高兴地回信:只要敢于追梦、勇于追梦,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这种互动,折射出航天事业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召唤和激励。正如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说,太空课堂最棒的地方,是像一支画笔一样,为孩子描绘了一个与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成为航天员,也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参加选拔体检期间,我在散步时偶遇杨利伟,好奇地问:当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他就说了两个字:学习。之后,我深深意识到这两个字的分量。入队第一年,我们要系统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等30多门课程。知识储备就像盖房子,要一点一点来,没有捷径可走。白天排满课程,晚上写作业、预习、复习,书桌上的台灯从没在深夜12点前熄灭过。

 

  

 

除了硬核专业知识,文学和朗读也很好地陪伴了我们的太空生活。我们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朗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总序,被大家称为从远方传来的诗意。平日工作训练之余,我也会看电影来放松身心,尤其是科幻题材。每当看到银幕上的航天员经历,我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共鸣。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在太空中的日子。走出电影院,仰望天空,不禁想到自己趴在舷窗口远远眺望地球的情景,心中油然生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陶醉。

 

  

 

如今安全返回地面,我依然渴望带着孩子们的科学梦再次飞向太空,完成新的探索,用知识点亮浩瀚星空,继续书写中国和人类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知识改变命运

 

奋斗实现理想

 

读书不仅是

 

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

 

也是通往美好理想的桥梁

 

 

来源:小学科学教学

声明:发表此篇《回到地球后,王亚平发了第一篇心得!》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