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三多、三少、三不要

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三多、三少、三不要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神奇的种子,他长在什么样的土地上,就会开出怎样的花。

每个优秀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产物,是教育的果实,是心血的倾注。

家长要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坚持好的教育方法“三多、三少、三不要”,做好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三多 

01  多担当    

家,是教育的根。 

优秀的父母,不在于文化的高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担当意识。

做孩子的学习引领师  

孩子的学习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家长要积极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正确引导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寻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做孩子的习惯监督师  

《家庭教育促进法》着重强调了“父母要更多关注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 

父母要严格要求、落实监督,才能培养出自觉、自律的优秀孩子。 

02  多陪伴     

奥巴马说过:“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要做一辈子的好父亲。” 

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陪出来的。趁孩子还小,趁自己还在做父母的“有效期”内,用心陪伴。 

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父母陪伴孩子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质量有多高。 

即使每天只有短短半小时,只要能用心陪伴,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便是高质量的陪伴。 

学会聆听和沟通  

父母陪在孩子身边,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害怕什么以及希望得到什么。 

学会聆听,从了解孩子的感受开始,好好沟通,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力量,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03  多配合   

教育孩子,家长离不开老师,老师也离不开家长。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既拥有永不缺位的家长,又拥有恪守职责的老师。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会越成功。 

尊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育孩子,他尊重你、信任你,才能听从你的教诲。 

再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让每位家长都满意。但为了孩子,请尽力维护好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  

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能以爱的名义一味对孩子让步,不管、不罚,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家长不护短,教育才有力量;老师不姑息,孩子才有未来。只有家校和谐了,孩子才能真正受益。 


 三少 

01  少命令   

在大人看来,“听话”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其实,这样做是在伤害孩子。长期被呼来喝去,孩子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不利于其人格的发展。 

一段和谐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的话,孩子乐于听;孩子的话,父母懂得听。 

与孩子平等对话  

亲子间的对话交流,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勇于表达。只有好好说话,平等交流,才能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  

让孩子机械般地服从命令,这不是教育。 

教育应该是走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路上,教育的本质更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他拥有与这个世界更好来往的能力。 

02  少讲道理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其思维方式不及大人,如果只是讲道理,教育是无效的。 

道理该讲还是要讲,但更多是要让孩子体会,更应该注重他们的亲身感受。 

道理是做出来的  

“胸怀广阔的人会去做道理,用实际行动来彰显道理,而不是单纯地讲。”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更重要。父母的以身作则,往往比讲道理来得更有效。 

情绪比语言重要  

用唠叨来强化道理是很难让孩子接受的,尤其是在情绪化的情况下。 

遇到事情不应该让激烈的情绪控制自己,而是要平和且严肃地和孩子好好沟通,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体悟道理。 

03  少物质奖励   

心理学家说:“奖赏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直接驱使人去做某事。但渐渐地,它会让人只对奖赏感兴趣,而对被奖励行为失去兴趣。” 

物质奖励使用多了,会对孩子身心发展不利,他们逐渐养成和家长讨价还价的坏习惯。 

家长要学会善用物质奖励,一定要有分寸,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应奖励好的行为  

即使要进行物质奖励,也不该奖励结果,而更应该奖励孩子好的行为。 

比如,可以对孩子说:“你只用半个小时就练好了字,字迹工整,你自己也从中获得了自信,所以给予你奖励。” 

切忌不要轻易许诺,许诺了就要兑现。 

多给予精神鼓励  

家庭教育中,我们更倡导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 

低层次的鼓励是语言,高层次的鼓励是行为。比如,一个拥抱、一个微笑等。 


三不要 

01  不要事事包办   

什么样的家庭,最容易伤害一个孩子? 

为孩子事事包办的家庭。 

父母事事包办,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权,这样最终只会养出一个“巨婴”。 

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  

父母爱孩子是本能,可要分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为人父母要懂得放手,这样孩子才能大胆飞翔,真正地成长。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生活中,父母要舍得让孩子吃苦,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意识到做家务是全家人共同履行的义务。 

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父母应有耐心,持之以恒。 

02  不要拿孩子做比较     

毕淑敏说:“年轻人最无助的根源是跟别人做比较,如果你收起了比较,你就获得了最基本的自由。” 

这句话对孩子而言,同样如此。世界上没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 

学会欣赏孩子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香气,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美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有的放矢地夸奖孩子,肯定孩子的付出,让他活出最美的自己。 

让孩子跟自己比  

父母要尊重孩子之间的差异,如果真要比,应该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这次跟上次比。 

哪怕只有一丁点的进步,孩子都会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向上。 

03  不要放弃自我成长   

董卿说过:“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父母执着地栽培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 

父母的认知要提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认知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 

父母要不断学习,才有可能更好地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支持者和引领者。 

父母需要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所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会成为孩子脑海中不可磨灭的“学习教材”。 

言传身教,做好榜样,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成功的父母,就是“活出孩子钦佩的样子”,在灵魂和精神上做孩子的领路人。 

好好陪伴,用心教育,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共同成长。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