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健医生日常工作职责,详细罗列整理!
幼儿园保健医生需要完成的详细职责清单,涵盖日常工作、预防保健、应急处理及管理流程,内容依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整理。
一、幼儿健康监测与管理 1. 晨检(每日入园时) 体温检测:使用额温枪或耳温枪测量,发现体温≥37.3℃需复测腋温确认,异常者暂不入园。
症状筛查:
口腔:检查有无疱疹、溃疡(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皮肤:观察手、足、躯干有无皮疹、水疱、红肿或蚊虫叮咬。
眼结膜:是否充血、分泌物异常(结膜炎排查)。
健康询问:
家长反馈:幼儿是否有腹泻、呕吐、咳嗽、流涕等症状。
传染病接触史:近期是否接触流感、水痘等患者。
物品检查:禁止携带尖锐物品、易过敏食物(如坚果)入园。
2. 午检(午睡前/后)
体温复测:重点关注午睡后体温异常升高。
二次症状观察:检查有无新发皮疹、咳嗽加剧或呕吐。
睡眠质量记录:异常表现(如呼吸急促、频繁翻身)需标记并跟踪。
3. 全日健康观察 精神状态:是否活泼、反应迟钝、过度哭闹或嗜睡。
饮食与饮水:记录进食量、挑食情况、吞咽困难或呛咳。
排泄情况:大小便次数、性状(稀便、血便、尿色异常)。
活动能力:运动时是否协调,有无跛行、关节肿胀或疼痛。
二、健康档案与数据管理
1. 建立幼儿健康档案
包含:出生史、过敏史(药物/食物)、既往疾病史、疫苗接种记录。 定期更新身高、体重、BMI曲线,评估生长发育水平。
2. 特殊儿童专项管理
体弱儿:贫血、营养不良幼儿的饮食干预计划。
肥胖儿:制定运动方案,每月监测体重变化。
过敏儿:明确过敏原(如牛奶、花粉),通知班级教师及食堂。
3. 疾病与缺勤追踪
每日记录因病缺勤幼儿名单,追踪诊断结果(需家长提供病历)。 传染病患儿需持医院《复课证明》方可返园。
三、传染病防控与消毒
1. 疫情响应流程
发现疑似病例(如发热伴皮疹)→ 立即隔离至临时观察室 → 通知家长接回就医 → 上报园长及辖区疾控中心。
班级终末消毒:桌椅、玩具用含氯消毒液(250-500mg/L)擦拭,空气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2.日常消毒监督
检查班级每日消毒记录(时间、消毒液浓度、执行人)。
重点区域:卫生间(便池、地面)、门把手、水杯架、餐具。
3. 季节性防控
春季:手足口病高发期加强晨检,暂停共用玩具。
冬季:流感季督促班级通风,开展七步洗手法教育。
四、营养膳食管理
1. 食谱制定与审核 按《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设计三餐两点,确保每日摄入: 蛋白质:肉蛋豆类 ≥50g。 钙:奶制品 ≥350ml。 维生素:深色蔬菜占比1/2以上。 过敏儿替代餐:如牛奶过敏幼儿提供豆浆或水解蛋白配方。
2. 进餐巡查与反馈
观察幼儿进食速度、咀嚼能力,记录浪费严重菜品。 对肥胖儿控制主食量,增加蔬菜比例;体弱儿优先分餐。
五、意外伤害与急救处理
1. 常见外伤处理
擦伤:生理盐水冲洗 → 碘伏消毒 → 透气敷料覆盖(视情况)。
鼻出血:低头捏鼻翼10分钟,冷敷前额。 扭伤:立即冷敷,禁止揉搓,抬高患肢。
2. 急症应急预案
高热惊厥:侧卧位防窒息 → 解开衣领 → 记录抽搐时间 → 拨打120。
窒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1岁以上幼儿)。
严重外伤:止血包扎后,由保健医生陪同送医,同步通知家长。
六、卫生监督与培训
1. 环境卫生检查
教室: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 寝室:被褥每周曝晒,枕头套每两天更换。
玩具:毛绒玩具每周清洗,塑料玩具每日消毒。
2. 教职工培训
保育员:消毒液配比、呕吐物处理流程(覆盖→消毒→静置→清理)。
教师:识别幼儿异常情绪(如自闭倾向)、传染病早期症状。
3. 家长健康教育
每学期开展1-2次健康讲座(主题如:龋齿预防、三减三健、疫苗接种必要性)。
通过微信群推送疾病预警(如诺如病毒高发期饮食提示、传染病预防方法)。
七、报表与合规管理
1. 日常记录
填写《晨午检记录本》《传染病登记表》《紫外线消毒记录》。
每月汇总健康数据:出勤率、发病率、肥胖/消瘦率。
2. 上级部门对接
每学年参加辖区妇幼保健院组织的卫生保健培训。
配合完成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年检,提交年度工作总结。
八、特殊情境处理
1. 新生入园管理
审核《儿童入园健康检查表》(需有资质的医院出具)。 入园后:了解幼儿睡眠习惯、如厕能力、分离焦虑情况。
2. 药品管理
处方药需家长提供病历、用药说明,标注姓名、剂量、时间。
喂药时双人核对(保健医生+班级教师),记录服药时间及反应。
九、自我提升与规范
1. 专业知识更新
每月学习最新《儿童保健学》《传染病学》指南。 获取急救证书(如初级救护员证)。
2. 职业道德
保护幼儿隐私,严禁泄露健康信息。 与家长沟通时避免使用医学专业术语,需通俗解释。
附:保健室必备物资清单
急救药品:退热贴、生理盐水、碘伏、无菌纱布、止血带。
防护用品:医用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视情况)。
检测工具:额温枪、压舌板、手电筒、体重秤、身高尺。
记录文件:各类健康表格、应急预案流程图、疾控中心联络表。
幼儿园保健医生日常工作职责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并为园所安全运营提供核心保障。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