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幼儿园保健医生日常工作职责,详细罗列整理!

幼儿园保健医生日常工作职责,详细罗列整理!

幼儿园保健医生需要完成的详细职责清单,涵盖日常工作、预防保健、应急处理及管理流程,内容依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整理。

一、幼儿健康监测与管理  1. 晨检(每日入园时)   体温检测:使用额温枪或耳温枪测量,发现体温≥37.3℃需复测腋温确认,异常者暂不入园。

症状筛查:

口腔:检查有无疱疹、溃疡(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皮肤:观察手、足、躯干有无皮疹、水疱、红肿或蚊虫叮咬。

眼结膜:是否充血、分泌物异常(结膜炎排查)。

健康询问:

家长反馈:幼儿是否有腹泻、呕吐、咳嗽、流涕等症状。

传染病接触史:近期是否接触流感、水痘等患者。    

物品检查:禁止携带尖锐物品、易过敏食物(如坚果)入园。

2. 午检(午睡前/后)

体温复测:重点关注午睡后体温异常升高。

二次症状观察:检查有无新发皮疹、咳嗽加剧或呕吐。

睡眠质量记录:异常表现(如呼吸急促、频繁翻身)需标记并跟踪。

3. 全日健康观察    精神状态:是否活泼、反应迟钝、过度哭闹或嗜睡。

 饮食与饮水:记录进食量、挑食情况、吞咽困难或呛咳。

 排泄情况:大小便次数、性状(稀便、血便、尿色异常)。

 活动能力:运动时是否协调,有无跛行、关节肿胀或疼痛。

二、健康档案与数据管理

1. 建立幼儿健康档案

包含:出生史、过敏史(药物/食物)、既往疾病史、疫苗接种记录。    定期更新身高、体重、BMI曲线,评估生长发育水平。

2. 特殊儿童专项管理

体弱儿:贫血、营养不良幼儿的饮食干预计划。

肥胖儿:制定运动方案,每月监测体重变化。

过敏儿:明确过敏原(如牛奶、花粉),通知班级教师及食堂。

3. 疾病与缺勤追踪

每日记录因病缺勤幼儿名单,追踪诊断结果(需家长提供病历)。    传染病患儿需持医院《复课证明》方可返园。

三、传染病防控与消毒

1. 疫情响应流程

发现疑似病例(如发热伴皮疹)→ 立即隔离至临时观察室 → 通知家长接回就医 → 上报园长及辖区疾控中心。

班级终末消毒:桌椅、玩具用含氯消毒液(250-500mg/L)擦拭,空气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2.日常消毒监督 

检查班级每日消毒记录(时间、消毒液浓度、执行人)。

重点区域:卫生间(便池、地面)、门把手、水杯架、餐具。

3. 季节性防控 

春季:手足口病高发期加强晨检,暂停共用玩具。

冬季:流感季督促班级通风,开展七步洗手法教育。

四、营养膳食管理

1. 食谱制定与审核       按《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设计三餐两点,确保每日摄入:      蛋白质:肉蛋豆类 ≥50g。      钙:奶制品 ≥350ml。      维生素:深色蔬菜占比1/2以上。    过敏儿替代餐:如牛奶过敏幼儿提供豆浆或水解蛋白配方。

2. 进餐巡查与反馈 

观察幼儿进食速度、咀嚼能力,记录浪费严重菜品。    对肥胖儿控制主食量,增加蔬菜比例;体弱儿优先分餐。

五、意外伤害与急救处理

1. 常见外伤处理 

擦伤:生理盐水冲洗 → 碘伏消毒 → 透气敷料覆盖(视情况)。

鼻出血:低头捏鼻翼10分钟,冷敷前额。    扭伤:立即冷敷,禁止揉搓,抬高患肢。

2. 急症应急预案 

高热惊厥:侧卧位防窒息 → 解开衣领 → 记录抽搐时间 → 拨打120。

窒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1岁以上幼儿)。

严重外伤:止血包扎后,由保健医生陪同送医,同步通知家长。

六、卫生监督与培训

1. 环境卫生检查

教室: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   寝室:被褥每周曝晒,枕头套每两天更换。  

玩具:毛绒玩具每周清洗,塑料玩具每日消毒。

2. 教职工培训 

保育员:消毒液配比、呕吐物处理流程(覆盖→消毒→静置→清理)。

教师:识别幼儿异常情绪(如自闭倾向)、传染病早期症状。

3. 家长健康教育 

每学期开展1-2次健康讲座(主题如:龋齿预防、三减三健、疫苗接种必要性)。  

通过微信群推送疾病预警(如诺如病毒高发期饮食提示、传染病预防方法)。

七、报表与合规管理

1. 日常记录

填写《晨午检记录本》《传染病登记表》《紫外线消毒记录》。

每月汇总健康数据:出勤率、发病率、肥胖/消瘦率。

2. 上级部门对接

每学年参加辖区妇幼保健院组织的卫生保健培训。

配合完成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年检,提交年度工作总结。

八、特殊情境处理

1. 新生入园管理

审核《儿童入园健康检查表》(需有资质的医院出具)。    入园后:了解幼儿睡眠习惯、如厕能力、分离焦虑情况。

2. 药品管理

处方药需家长提供病历、用药说明,标注姓名、剂量、时间。

喂药时双人核对(保健医生+班级教师),记录服药时间及反应。

九、自我提升与规范

1. 专业知识更新

每月学习最新《儿童保健学》《传染病学》指南。   获取急救证书(如初级救护员证)。

2. 职业道德

保护幼儿隐私,严禁泄露健康信息。    与家长沟通时避免使用医学专业术语,需通俗解释。

附:保健室必备物资清单

急救药品:退热贴、生理盐水、碘伏、无菌纱布、止血带。

防护用品:医用口罩、手套、隔离衣、护目镜(视情况)。

检测工具:额温枪、压舌板、手电筒、体重秤、身高尺。

记录文件:各类健康表格、应急预案流程图、疾控中心联络表。

幼儿园保健医生日常工作职责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促幼儿健康发展,并为园所安全运营提供核心保障。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