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讨厌开会,讨厌的是浪费生命的会——幼儿园的会议该如何重生?
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们,肯定对各种会议不陌生吧!全园会议、园教研会、年级段教研会,还有各种文件学习会,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这些会常常霸占我们的午休和下班时间,让人疲惫不堪。而且,好多会效率低得离谱,业务园长、教学园长、后勤园长轮番上阵,讲的内容其实在 QQ、微信群里就能轻松传达,可还是非要把大家聚在一起,开得又臭又长。
每次都是 “我宣布问题、安排任务”——“你解决问题、接受安排” 的模式,台下的老师不是偷偷看手机,就是默默写教案,根本没心思听。
其实,老师们不是讨厌开会这件事,而是讨厌那些浪费时间又没效果的无效会议。今天,咱就一起来唠唠,幼儿园开会怎么才能开出新花样,让大家都能接受。
01/幼儿园的会,开得比外卖订单还多
“晨会10分钟,午会1小时,下班后还要开加班会——这周我已经开了5场会了。要么就在带班,不带班就在开会”一位幼师在朋友圈吐槽。
开会像打卡,但打了又好像没打
全园大会、年级教研、文件学习、安全检查、家长会复盘……
幼儿园的会议名目多到能写满一张A4纸。但仔细一看,80%的会议和孩子无关:
领导照本宣科念文件,老师被迫记笔记;
教研会变成“领导谈理念,老师装认真”;
明明群里发个通知就能解决的事,非要召集全员“面对面传达”。
更窒息的是,会议总爱挑老师最累的时间开——午休时讲“师德师风”,下班后谈“创新课程”。一位老师直言:“中午不让我睡觉,下午我带娃全靠咖啡续命。领导在台上讲‘关注儿童身心健康’,我差点笑出声。”
开会不叫开会,叫“领导的单向输出”
“死亡会议”的经典场景:
领导开场先自我感动:“为了孩子,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台下老师默默翻白眼)半小时后开始跑题:“最近我发现有些老师穿衣服太随意……”(???)最后10分钟突然布置任务:“周五前交10篇观察记录,要图文并茂。”(老师内心OS:您早说啊!)一位从业8年的主班老师说:“现在开会就像‘服从性测试’——领导不需要你思考,只需要你低头记笔记、抬头鼓鼓掌。”
02/为啥总开无效会?
咱先来琢磨琢磨,为啥幼儿园的会总是这么让人头疼?一方面,会议组织者可能根本没理清思路,就是为了开会而开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流程。讲半天废话,重点却没几个,还老是跑题,最后也没啥实际产出。另一方面,开会形式太死板,完全就是领导的 “一言堂”。
老师们没有发言的机会,就算有想法也不敢说,生怕得罪人。这种压抑的氛围,谁能喜欢?
开会三宗罪
假大空:议题永远是“国际视野”“深度学习”“生成性课程”,但具体怎么做?不知道。
强制表演:“没人发言?那我点名了!”“开火车轮流说,每人必须讲满1分钟!”老师被迫编台词,场面堪比尴尬的相亲现场。
形式主义:会后要写心得、拍照片、发公众号,“共创教研成果”实则全是行政编的套话。更荒诞的是,许多会议本身就在制造问题:为了应付检查,临时召集老师“补会议记录”;教研会讨论半天“如何减轻教师负担”,散会立刻布置3个新任务。“这就像一边给你喂补药,一边抽你的血。”一位老师讽刺道。
03/高效开会新点子,让会议从“窒息”变“呼吸”
减少大集体会议,多搞小组自主研讨
幼儿园的会议数量真的太多了,很多时候,一些全员集体会议其实没必要,更必要占用老师的午休和下班时间。像文件学习这种事儿,老师们完全可以自己抽时间学,遇到不懂的再集中讨论。园教研会、年级段教研会也可以让老师们自主发起小组讨论,这样大家参与度更高,讨论也更有针对性。每周只要精心准备一次工作会议,把重要的事情交代清楚就行。这样既能减少老师们的负担,又能提高会议效率。
改变会议形式,打造轻松氛围开会时的座位安排可大有讲究。别再让大家坐在长长的大会议桌旁,上下级座次分明,距离感拉得满满的。以后教研会、分享会可以试试围成圆圈,最好再配上舒适的沙发。这样一来,大家就像朋友聚会一样,身心都能放松下来。在这种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氛围里,对话更容易发生,老师们也更愿意畅所欲言。
会议内容从关注问题转向关注人、关注文化
以前幼儿园的会议大多围绕着解决问题,可有些问题要么没意义,要么反复讨论也没进展。以后咱们换个思路,把问题和老师们的生活、孩子的日常联系起来。比如在教研幼儿园自主进餐时,别老是纠结专家怎么说,而是直接把镜头对准孩子们进餐的场景,看看实际发生了什么,再想办法调整。而且,会议主题也要多关注老师,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成长。
让老师成为会议的主人
南京市鹤琴幼儿园的 “奇葩教研” 就特别值得借鉴。教研题目由老师们自己提,谁的问题被选中,谁就当主持人。教研形式也不设限制,辩论赛、教研小剧场、脱口秀都可以。
在这里,没有专家和老师之分,也没有新老教师之别,每个人的声音都被重视。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师们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研也变得有趣又高效。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花草园)的 “心田式教研” 也很不错。第一步 “说你、说我”,老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第二步,大家一起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第三步,谈谈自己下一步的工作目标。这样的教研,让老师们充分表达自我,还能得到团队的支持和帮助,教学也更有热情和创造力。
04/写在最后
其实,想要开好会,关键在于营造开放、包容、接纳、平等的文化氛围。
幼儿园要真正做到 “以人为本”,看见并肯定老师们作为 “人” 的丰富性。当老师们能在会议上展现真实的自己,畅所欲言,不用担心说错话,开会就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说不定以后,咱们都盼着开会呢!
希望这些新的开会方法能在咱们幼儿园落地生根,让每一次会议都变得有意义、有趣味。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