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视域下“活悦读”
幼儿园幼儿的阅读,有三种状态,第一种是自由阅读,即“无目的”,幼儿从书籍的图画形象、色彩中找到快感、乐趣;第二种是教学性阅读,即“有目的”,“阅读”被作为
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渗透各种认知目标,使幼儿的认知、表达与审美向一定的方向发展;第三种是“工具性”阅读,幼儿从“阅读”中领悟、找到解决问题、困难的途径、工具。
成人(教师、家长)对于幼儿阅读的态度也有三种:
第一种是放任,即任由幼儿凭兴趣、意志选择阅读材料、方式;
第二种是强制,即幼儿按照成人的意志、目的,或制定的目标、意图进行阅读,不顾幼儿的兴趣、需要;
第三种是教育教学,即将幼儿的兴趣、经验、需要与教育的目标相结合,充分考虑幼儿个性,成人通过阅读材料、环境的选择,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简言概括:有目标,有方法;有兴趣,有过程、有延伸,同时有帮助,师生共融,教学做合一。
幼儿园阅读活动,应该读什么?可以怎样读?在陈鹤琴“活教育”视域下,幼儿园阅读,
第一,应充分考虑到幼儿年龄与阅读能力的分别,即“适宜性”,包括两点:
一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二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或由图到文,由说到写。
第二,注重阅读材料的内容、形式是否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是否可以启发幼儿的认知、思想、审美、表达与动作、行为;同时书籍,尤其绘本中的版面、图画,以及材质、色彩、线条等对于幼儿“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发生影响。
第三,营造阅读的环境(室内、户外、同伴)。室内环境包括“物“的环境,墙壁、走廊、阅读角、图书馆等,以及玩偶、玩具;户外环境包括园所建筑、场地与自然、社会。同伴,包括在同一空间“共读”的同伴(同龄、混龄)、成人(父母、教师)。
第四,讲究阅读的帮助、指导,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自然、自由阅读”与“陪伴共读”的效果是不同的。
成人(父母、教师)应怎样帮助、指导幼儿阅读呢?
我想可以有四点,
一是营造幼儿阅读的环境及其他“积极的刺激”;
二是诱导幼儿阅读的动机、过程;
三是倾听、欣赏幼儿阅读后的表达;
四是延伸、衔接,延伸,将幼儿阅读融入教学活动体系,不仅与五大领域学习,并作为“工具”将幼儿的认知、经验与大自然、大社会连接起来。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