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为什么关心孩子的家长,很多都会“蛮不讲理”?幼儿园小、中、大班都有!幼师如何应对?这几个方法用起来!

为什么关心孩子的家长,很多都会“蛮不讲理”?幼儿园小、中、大班都有!幼师如何应对?这几个方法用起来

因为年龄的缘故,孩子在幼儿园里总是免不了磕磕碰碰和小打小闹。如果遇到比较包容的家长,这些问题很容易就能协调处理好。但有些家长的反应会过激,甚至 “蛮不讲理”,上纲上线,这样的家长,小、中、大班都有,往往会让幼师们身心俱疲。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由于受到家庭环境、自身性格及行为习惯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出现一些问题是较为常见的情况。

比如说,部分家庭氛围充满活力,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置身集体环境中时,可能会表现得过于活泼好动;而还有些家庭对孩子过度宠溺,这容易致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由于幼师长期置身于孩子的各种状况之中,经历得多了,见怪不怪,很容易就将其视为常态。

但对于家长来说,可能是第一次遭遇。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家长心中的珍宝,从家长的视角出发,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弦。

家长深知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所以当孩子在幼儿园出现状况时,难免会格外关注。

要是家长对孩子关心过度,脾气又比较暴躁,或者当时心情不好,亦或是对班级老师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不满意,就很容易让老师们觉得家长 “过分”“不讲理”“不好沟通”。

在幼儿园上班,老师要面对孩子和家长两个重要群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行为习惯和家长的教育态度都有所差异,这也导致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老师可能会遇到各类情况,尤其是面对 “不讲理” 的家长。

曾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幼儿园的手工课上,两个小班孩子因为争抢彩笔发生了小冲突。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把另一个孩子的手碰红了。老师发现后,立刻上前制止,并对两个孩子进行了安抚和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分享。

然而,被碰红手孩子的家长来接孩子时,看到了孩子手上的红印,情绪瞬间就激动起来。因为这位家长平时对孩子呵护备至,当天工作又不太顺利,心情很不好。他认为老师没有及时阻止冲突,处理方式也不够妥当,便在幼儿园里大声指责老师,言辞激烈。

老师感到十分委屈,明明自己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理,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

还有在中班的一次户外活动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擦破了膝盖皮。老师马上将孩子带到医务室进行了处理。可家长来接孩子时,认为老师没有照顾好孩子,对老师的处理方式表示不满。

这位家长一直对孩子的安全问题高度紧张,看到孩子受伤,心急如焚,情绪难以控制,不停地数落老师,让老师不知所措。

再如大班准备文艺表演时,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分配角色。有个孩子没有被选为主角,孩子回家后向家长哭诉。

这位家长平时对孩子期望很高,觉得自己孩子很优秀,不理解也难以接受老师的安排,便气势汹汹地来质问老师,要求给孩子更换角色,认为老师不公平,让老师十分头疼。

面对这些‘不讲理’家长的状况,幼师们着实需要一些有效应对之策,不妨参考以下方法。

小班孩子年龄小,行为习惯大多还在养成阶段。

受家庭环境影响,部分孩子行为习惯欠佳。像吃饭时,部分孩子总爱乱跑,把食物撒得到处都是。此时,老师需耐心引导,蹲下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孩子坐好吃饭,并多次重复强化正确行为。

同时,运用正面强化方式,孩子表现好时及时表扬并给予奖励。此外,老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携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小班家长面对孩子问题,可能会因爱子心切情绪激动。例如孩子磕破皮,家长就来园大吵大闹。这时老师要先安抚家长情绪,表达理解与关心,接着客观说明情况,最后邀请家长参与改进措施。

中班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不过仍需老师引导与监督。

以保持环境卫生为例,有的孩子会随地丢垃圾。老师可采用启发式教育,引导孩子思考正确做法,让孩子亲身实践捡垃圾,体会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还可通过规则约束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要是遇到家长因孩子间抓挠问题而质问老师时,老师要先倾听家长诉求,随后给出解决方案,强调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共同引导孩子友好相处。

大班孩子即将步入小学,需要养成良好纪律习惯。

部分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频繁说话、做小动作。老师可在课后与孩子谈心,引导其认识错误,制定小目标激励孩子,还能安排同伴互助。

如果有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未被选为活动主持人而质问老师时,老师要保持冷静解释原因,提供其他参与机会,强调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园老师面对 “不讲理” 的家长时,不能只是一味地抱怨家长,而是要依据实际情况,深入洞察家长的性格特点,从而采取相应且恰当的策略,始终保持冷静和耐心。

比如,面对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老师需在第一时间安抚其情绪,待家长稍作冷静后,再详细、客观地阐述事情的经过和处理方式,以平和的态度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理性看待问题。

而对于溺爱型家长,老师要多强调孩子的独立性培养,用实例向家长说明过度溺爱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在家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建议,逐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要是遇到挑剔型家长,老师要更加注重细节,主动且全面地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园的情况,包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对于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并及时反馈改进措施,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重视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通过针对不同性格家长采用这些沟通方法,能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

在此基础上,借助家园共育、启发引导、规则约束等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同时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与合作关系,共同助力孩子成长与发展。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