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面对幼小衔接,孩子们在家可以准备些什么?

教育部去年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身心准备。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三是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是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幼小衔接怎么准备?

心理准备——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心理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等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乐于主动表达等。教师、家长需要帮助孩子:

一、向往小学生活

  

愿望与兴趣,是做好事情的首要前提。好奇与好问,是孩子主动学习的独特方式!

让孩子知道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为自己的成长自豪。

 帮助孩子了解附近的小学,与熟悉的小学生交流,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入学愿望。

父母心态平和,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避免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请家长注意莫用负面的话来吓唬孩子(如 “你就淘吧,过些日子上学了让老师治你!”之类),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压力感和抵触情绪。

二、乐意主动表达

用尊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多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培养孩子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如“我想要上厕所”“我的书找不到了”。

三、学会情绪调控

进入小学,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同伴间容易出现矛盾和分歧,积极的情绪表达、良好的沟通、应变能力对他们尤为重要。

 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如:开心、生气、难过等。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可和孩子一起阅读情绪类绘本,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帮助孩子适应小学集体生活。

特别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也受到积极情绪的带动。

生活准备——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安全防护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劳动。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

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爱运动

  

独立和自主,是孩子顺利开启小学生活的必备能力!也是孩子自信心的来源!

 父母有意识调整作息时间,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帮助孩子逐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睡觉、起床的习惯。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影响幼儿。

 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例如“1分钟挑战”游戏、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等),学会按时作息,做到守时不拖沓。

 建议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运动(如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拍球、跳绳等),可根据幼儿个体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升动作协调能力,增强体质。

二、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服务讲卫生

建议家长引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自觉洗手,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注意用眼卫生等等。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包办代替,可通过语言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

三、收拾整理好习惯

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父母可为孩子提供专用的个人物品存放设备或空间(如设置专用的物品、空间和抽屉让孩子收纳整理),引导幼儿自己分类整理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学习准备——激发兴趣,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

学习准备,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

一、阅读倾听能力

  

做孩子的好榜样,少看手机多阅读,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不对阅读成果有过高要求,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愿意当孩子的“听众”,多鼓励孩子把喜欢的故事讲给家人、同伴听。

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习惯,经常询问孩子“你听懂了吗?”“有什么不清楚吗?”

二、动手操作能力

关注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鼓励孩子学习系鞋带、扣扣子,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型乐高、拼图、拼豆、折纸等玩具,在游戏中锻炼手部小肌肉。

引导孩子做一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

三、思考想象能力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耐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提问,能够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和孩子一起留心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利用生活用品做科学小实验……

特别关注:

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力”。

到了大班后阶段,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画画等。

此外,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契机去考虑、讨论和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同时,引导孩子有计划地做事,鼓励他们自己制定一些活动计划,如尝试安排周末的活动或日程等。

社交准备——社交适应,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

社会准备,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特点的团体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如: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并尝试自己解决矛盾和冲突;通过游戏活动,树立规则意识。

一、喜欢同伴交往

 

  

 多组织社交活动,帮助孩子多认识伙伴,消除孩子易怯、易畏惧的心理。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遇到困难会互帮互助,会协商解决问题。

二、具有规则意识

 

 父母能够言传身教,自觉遵守各项规则。

 让孩子知道常用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则,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教会孩子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求救。

三、萌发责任感

 

 

小学生活需要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父母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如帮忙取快递、和妈妈一起折叠衣物、帮助倒垃圾、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等。

同时,注意引导幼儿尊重生活中身边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来源: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幼教苑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