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课上,音频《大灰狼和小红帽》播放完毕,教师问:“故事里有谁?”幼儿逐一回答:“有妈妈、小红帽、大灰狼、外婆和猎人。”教师又问:“故事里的小红帽要做什么事?小红帽为什么去采花?猎人怎么救出小红帽和外婆的?小红帽最后学会了什么?”幼儿的回答声七零八落,而且开始出现吵闹声。教师又问:“如果你是猎人,你会怎样帮助小红帽?”此时,吵闹声完全升级,幼儿的注意力不再放在故事上。教师只好自己说:“如果我是猎人,我还会把小红帽送到家里。”
虽然孩子的知识、经验比成人贫乏,但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教师要根据幼儿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合理地进行引导。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丰富生动的画面都是抓住幼儿兴趣、激发幼儿丰富想象力的利器,教师需巧妙运用。上述案例中,《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本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是教师突兀生硬的发问却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产生了厌倦情绪。我们该如何避免上述状况的出现呢?
第一,结合幼儿已有生活经验,避免封闭式提问。教师一味地提问幼儿已知的故事内容,幼儿的思维只能处于回忆阶段,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如果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提问,便能激起幼儿的兴趣。例如,问题 “故事里有谁?”可以改为:“小朋友,你觉得故事里的人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会想出很多情节:大灰狼和小红帽做了好朋友;妈妈带着小红帽去探望外婆等。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