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当孩子的玩具被抢,是帮他夺回来还是不管?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这样一件事:
两名4岁左右的小女孩在游乐园内玩耍,其中一个女孩抢了另一个女孩的玩具。被抢玩具女孩的妈妈看到后,二话不说,走过来就开始打抢玩具女孩的脸。
游乐园的工作人员过来劝阻。趁着工作人员不注意,这位妈妈又上前扇了抢玩具女孩一巴掌。
即便孩子们在玩耍时,女孩有做错的地方,但这位凶悍的妈妈,却更像位“熊家长”。
有人说,孩子的玩具被抢,就该帮他抢回来。也有人说,孩子们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事情,大人不应该插手。
孩子的玩具被抢,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事,那到底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
一:不要给孩子树立骂人、打人的形象
就像上面提到的这个妈妈,她帮孩子出气一时爽,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孩子失去的比一个玩具更多。
从小受这样教育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形成以下三种心态:
●第一种:“受害者”心态。
如果父母习惯性替孩子出头,遇到什么事情,都一时间帮孩子解决。那孩子无形中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每次在与人交往中,他总是“受伤”的那一个。
这种“受害者”心态,会让孩子没有勇气,并且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公平,长大后不仅怨天尤人,还总觉得别人欠他的。这样的孩子,以后很难处理好社交以及亲密关系。
●第二种:“习得性”无助。
孩子一遇到问题,父母马上帮他解决,这会剥夺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他无法从实践中,获得思考问题和保护自己的能力,“习得性”觉得自己无能,总想着等别人来帮忙。
●第三种:“暴力”解决问题。
如果父母总是用动手或者骂人的方式解决问题,那孩子自然就学会了,原来只要使用“暴力”,就能解决办法。于是孩子在以后的社交中,只要遇到不顺的事,他就想着动手来解决。这样的孩子,以后步入社会,遇到更强的人,吃亏的只是他自己。
帮孩子“打回去夺回来”,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如果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介入孩子们的冲突,那该怎么办呢?
二:分清楚抢玩具的情况
只要有一群孩子在一起,那抢玩具、告状,几乎时不时会上演。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
先观察。如果玩具被抢后,孩子表现得无所谓,那他可能根本不在乎。我们不要把心疼“投射”到孩子身上,觉得他很“可怜”。因为你一旦介入,孩子本来还没什么,但被你这么一影响,他立马也觉得自己“可怜”起来。
一般来说,冲突刚发生时,我们不要马上介入。这是孩子学会处理社交冲突的好时机。若我们介入得太早,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会习惯性依赖大人帮助,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当冲突升级,孩子们有打架、吵闹、大哭时,我们就可以介入了。
如果你要介入,也千万不要当“裁判”。我们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是,介入孩子冲突时,帮他们判断,谁对谁错。这样,弱小的孩子更爱哭,惹大人怜悯。而强壮一点的孩子,总是喜欢霸道行事,因为反正没有人帮他,那就形成霸道的性格。
我们要做的,是教孩子如何处理,而不是告诉孩子,谁输谁赢。
三:如何介入?
孩子在2-3岁时,会发展出“自我”。这时候,他会觉得什么都是“我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要我分享?那不行,这是我的。你不想分享给我?那也不行,你的就是我的。不给?语言发展能力还不够他摆事实讲道理,那就只好动手抢了。
6岁前的孩子,基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无法换位思考,也不能体察到别人的情绪。所以,动手抢东西这事,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常态。
虽然有这样的发展特征,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放任他们去“抢”或者“被抢”。当我们介入冲突时,可以试着按照以下这些方法来做,亲测有用。
①一种情况是,两人抢同一个玩具。
两个孩子都看中了一个玩具,并且都想玩,谁也不让谁。我们把玩具判给自家孩子不对,判给别人家孩子也不对,那到底该咋办?
不妨问问孩子们的意见:“你们都想玩这个玩具,那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两个人都能玩呢?
或者你们一人玩一段时间好吗?是想要我帮忙计时还是爸爸计时呢?”
不要小看孩子的思考能力,他们会自己想出办法,做好分配。或者在你给出的选择中,达成一致。
②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孩子抢另一个孩子的玩具。
比如布妞在那玩洋娃娃,邻居小孩豆豆也想玩,但布妞不愿意分享,于是豆豆动手抢。
我会问布妞:“你为什么不愿意给豆豆玩呢?”如果布妞表达能力不够,我会继续询问:“是你还想再玩一会吗?是担心豆豆拿走就不给你了吗?”
如果布妞说是,那我会给她一个时间,问她是否可以玩过这个时间点后,就分享给豆豆玩,她去玩别的。当然,也要让他们达成一致,豆豆不会拿走不还,并且玩一定的时间后就还给布妞,大家一起分享。
另外,我还会引导豆豆:“如果你的玩具被人抢走后,你会怎么办呢?”如果她说会哭,那我会继续引导:“对啊,你看布妞哭得多伤心啊。如果你的玩具被人抢走,是不是也会像布妞这样哭得很伤心呢?”
我还会继续给出意见:“咱们一起向布妞道歉,然后把玩具还给她,并且问一问她,你什么时候能玩这个玩具好吗?”
如果孩子们最后达成一致,和平共处,那千万不要忘记给予认可:“看你们玩得多开心呀,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玩具,轮流玩才能快快乐乐对吗?”
正面的肯定,会让孩子们觉得自己做对了事情,并且有价值感,这会让他们更愿意做出这样的行动。
③教孩子说“不”的同时,也教他学会分享
我们既不希望自家孩子成为“熊孩子”,也不希望他成为被欺负的“怂孩子”。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教孩子说“不”的同时,也教会他分享。
孩子有权决定要不要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他不愿意,我们要教会他大声说“不”,拒绝别人。这样,当别的孩子来抢玩具时,他才有勇气反抗,并且保护好自己的玩具。
当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时,我们不要碍于面子,强行要求孩子分享。尊重他的意愿,毕竟,我们也不喜欢把自己珍爱的物品让给别人。
同时,多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不要养成“自私”的性格。比如告诉孩子分享的好处,或者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玩具。又或者,和孩子共情,让他体会别人的心情。
布谷妈妈说:
父母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
其实孩子们打闹、抢玩具,真的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不要太紧张。如果孩子们只是发生小争执,我们完全没必要介入,让他们自己解决就好。
如果非要介入,那也不要一味偏袒自家的孩子,毕竟,我们不能保护他一辈子。我们要做的,就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和发展社交的能力。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遇到孩子抢玩具,你会怎么处理呢?
来源:布谷妈妈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